比《战狼2》还要燃的爱国情怀?6首短诗演绎唐代真铁血汉子!

  

  

王之涣:流失于黄河白云的诗行

萧树

盛唐诗人中,有一个忒哥们,忒豪放,忒雄奇,被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之一,可没人请楚他凭啥就让人们众口一词点这么大的赞。因为,新旧《唐书》都没为他立传,《唐才子传》上的记载也非常简单,更大的问题是,他存世诗作仅六首,比较要好又有影响的哥们也就高适、王昌龄而已。即使这样,大家就是异口同声地说他好,一代接一代,一说就是上千年。

这人就是王之涣。

王之涣的出塞经历已不可考,能知道的只是他“歌从军、吟出塞”,“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而且他写的诗,当时几乎都成为歌词,“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可见当时的声名相当响亮!

一旦诗响亮,接着便是到官场找地位。王之涣没参加科考,就没有功名出身,但也许是诗名太过响亮再加上一点小运气,在他三十八岁那年,竟然让他捞了个冀州衡水主簿的小官,但干了不到一年,由于他官小脾气大,同僚容不下他,便小小地给他设了个套,于是,诬陷诽谤的勾当就像一件囚衣,死死套在王之涣身上,让他脱身不得,身骨架都傲成钢的王之涣哪受得了这个!一气直下,把官帽往房梁一挂,屁股一拍就出了大门,找了个地方躲起来过他的闲适日子去了。

这样一闲适就是十五年。陪着他一起闲适的,是他在三十五岁娶的渤海李氏。这李氏是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比王之涣整整小了十七岁,当时王之涣既无功名,又早就有了妻室,身为衡山县令的李涤让正值妙龄青春的小女儿如此下嫁,只能说,李涤是王之涣铁上加铁的铁粉,实在是太崇拜太服气王之涣的惊人才华了!

渤海李氏年纪虽轻,却特别能体贴人,把王之涣服侍得妥妥帖帖,让王之涣闲适到无所闲、无所适时,便研墨铺纸写诗。他留存于世的六首诗歌,都是在这个时期写的。

说不了王之涣太多的故事,不如直接把他留存于世的六首诗研摩一番。

先看《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诗已经好到无以复加了!真正的好诗,其实都是不可评,也不可说的。它的功能就是在你看了之后,眼前如果没有杯酒让你一饮而尽,便是猛地一拍大腿,大赞一个“好”字!

但如果这首诗一定要说的话,先要说的是它大气磅礴,气势如虹;第二要说的,是王之涣用最简单最直接最质朴的语言,刻画的是最鲜明、最壮观的浩瀚画图;第三个要说的,是画图之外的内容,比矗立在我们眼前的画图更丰富。除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百年来给人无穷的提示和联想,更重要的一点,是王之涣写这首诗的时候,是避开了官场幽居闲适地过日子的!在闲适得树叶落头上都会疼的日子,他竟然写出如此奔腾豪迈的诗行,这是什么问题?什么心态?惆怅有吗?不甘有吗?热血有吗?这个人哪里是静哟!分明是热血奔涌、激昂的要命!这才是王之涣当时名义上不理睬那些鸟人其实内心狂吼着一万个草泥马劳资何日能出头东山再起的真实心态!

再说《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一首又是好到无以复加!但这两个好并不能并成一个好。雄阔的后面好一个苍凉啊!苍凉得心里面能“嗖嗖”起疹子。诗中,羌笛吹的曲子叫《折杨柳》,用于送别之际,而且通常是得折下杨柳枝相赠,以示离别依依之情,但在塞外连送别都无杨柳枝可折,苦寒凄凉之情,自不待言。明代杨慎认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是暗指朝廷的春风雨露到不了边塞,我非常赞同此说。这何尝又不是王之涣怀才不遇、心有不平的真实写照呢?这首诗同样写于王之涣和渤海李氏一起躲着过漫长小日子的那个时期,所以我们又可以看到王之涣在那个并不光风霁月的时期,不仅有热血奔涌、磅礴如洪的心态,也是凄楚苦寒、苍凉如黄河白云的时辰!哎!这样的诗歌,分明就是诗人心情的复印机!

《凉州词》一共写了两首,其二是——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这首诗有一点小小的技术问题:单于北望,显然望的是他的故乡,那么,此刻他是身处中原,干什么来了?结合后文看,来和亲!仰幕我大汉风物人文嘛!杀马登坛,这是突厥之流兴兵犯唐前的祭奠仪式,看来那个时候,气焰还是很嚣张的!可是,今天已非从前,大唐天子英明神武,不肯与突厥和亲,所以单于北望的时候,实乃和亲不成,灰溜溜北归,窘迫丢人之态,让人莞尔一笑。由此可见王之涣立足边塞,心怀家国,有情怀,好汉子!

再看王之涣的《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就是王之涣,连送别也是王之涣式的。生生把一件小事情搞成了大事,把一首小诗写成了大诗!如果有人硬是搞不懂什么是诗歌的以小见大,把这首诗看个一百遍,差不多就能明白了。在东风中摇曳多姿的杨柳树,郁郁葱葱在御河夹岸而立,望不到边,很美很美,可是,尽管有这么多杨柳树,要在树上折下一枝杨柳送给临别的友人,却高高的不容易攀折到,看来是离别的人太多,把低处的杨柳枝都折完了!王之涣把笔锋只是那么稍稍一晃,就把个人的体验,个人的遭际,马上转变为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了!这是一个离别的季节?还是一个离别的时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络绎不绝地匆匆离去?折杨柳送别的,应该都是文人之属,士大夫之流?为什么要离别的偏偏是他们呢?

这首诗显然是王之涣的重要作品,但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论怎么说,它都应该列入绝妙好诗的队列。

《宴词》是王之涣在送别朋友的酒宴上即席写下的一首诗——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这首诗简单,就是舍不得与朋友分别的离愁之忧。王之涣的能力在于,即使是离愁别绪这样的并非特别有个人色彩的情绪,他也可以用一幅鲜丽的山水画,把他的情绪既鲜明又准确地描摹出来,把一种普遍性很强的情绪印上鲜明的个性标记,成为“王之涣”情绪。末一句“桃溪浅处不胜舟”这一句很有意思,有没有启发四百多年后的李清照写出“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心人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

第六首名叫《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这首诗写于九月初九重阳节,故名《九日送别》。王之涣们的送别,仪式感总是那么强,不是折杨柳,便是登高送归。如此注重仪式感的唐朝诗人们,送别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芳菊酒宴,而是此次一别,今生很可能不复相见的最后一晤,生离便犹如死别!能不庄重,能不浓浓的、肃肃的、沉沉的吗?这些情义满怀的唐代诗人们,绝对配得上千年之后千千万万现代人一个大大的赞!

说王之涣就不能不说“旗亭画壁”故事,他与王昌龄、高适在旗亭(酒馆)打赌,四位歌妓,前面三位,两位唱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和《长信秋词》,一位唱的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最后一位出场时,王之涣不慌不忙地说:“唱你们诗作的,尽是些潦倒乐工,只会唱些下里巴人,我的诗是阳春白雪,俗物敢近哉?”他指着身着紫衣将要出场的漂亮歌女,说:“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诸子争衡也!”果然不出所料,这位歌女出场,开口便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声遏行云。这故事让人们看到了王之涣对自己作品的深度自信,这是她精神世界的又一个侧面。

十五年的幽居生活虽然闲散自由,但沉于下层,食其旧德,日子只怕也难以为继。再说,像王之涣这样的不世之才,终究梦想般潜藏着济世之志,所以,他在亲友的劝说下,重新谋求入仕,总算又谋得一个文安郡文安县尉的小官。干了不到一年,便广受百姓称道,不料竟染病不起,卒于官舍,葬于洛阳,年55岁。

- END -

编辑:江心语

本文 由“法科奥夫”原创,如需转载,请登录新榜网站版权频道(http://cc.newrank.cn)。

或返回公众号主页“联系我们”获取转载授权。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