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故事 | 挑战偶像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被国学大师王国维称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其诗词造诣之高令后人叹为观止。纳兰文化研究中心的微信群群主刘子菲每天晚上带着兰迷们一起诵读一首纳兰诗词,而我则每次日早上跟随她的步伐写一篇关于这首诗词的赏析,和大家一起品味纳兰文字的魅力之所在。8月4日这天我们品赏的纳兰作品是四时无题诗》。

  

《四时无题诗》

(清)纳兰性德

凝阴容易近黄昏,

兽锦还余昨夜温。

最是恼人弄风雪,

睡醒无事总关门。

品赏这首诗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小问题,觉得纳兰有个地方的用字值得商榷,于是斗胆提出了一点修改建议。这首诗的尾句睡醒无事总关门其中“睡醒”二字我认为有些随意,一个“醒”字完全可以表达出“睡醒”两个字的含义。七言绝句总共28个字,炼字要精,每个字都应发挥其更多更深刻的含义。于是我提出,是否可以去掉“睡”换做一个“梦”字,变为“梦醒无事总关门”。形容风雪夜里睡的比较轻。

  

写品赏的时间有限,又忙着去上班,虽然我提出了“梦醒”的修改建议,但自知考虑不周全,“梦醒”多有大梦初醒、醒悟的意思,表达现实与虚幻的跳脱,用在这首诗中有些牵强,因此换字这件事一直萦绕在我脑子里,整整一天。这一天当中我又反复想了很多字,比如“频醒”、“忽醒”、“常醒”但都不满意,后来又想到了“屡”这个词,换做“屡醒无事总关门”似乎好一点,来表达天寒风大睡不安稳。晚上回家以后,我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再次分享到纳兰群里,寻求大家的探讨和指点。

过了一会子菲@了我,她对“屡醒”这个提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写诗作词本是用来抒发情感的。苦吟诗人贾岛僧敲月下门之典虽被传为字斟句酌的佳话,写诗炼句的过程也会自有其乐,但这字必定不是纳兰当时所思所写,纳兰词的特点便是直抒心意,自然真切。子菲觉得“睡醒”就十分自然恰当,不需要刻意更换。她又说:“其实写诗词、书法、绘画……甚至做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一气呵成。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在那样一个醉酒的状态下,神来之笔,一气呵成。这也正是为什么流传至今的天下几大行书,都是草稿的原因,即使让他们再写,恐怕也未必写得出了。她又提到自己的真实经历,那首最被大家喜爱歌曲《织女心丝》,作曲填词前后不过二十分钟,《宠儿》的曲子甚至是在梦里完成的。她觉得说不定纳兰这首诗的可贵之处,正是一气呵成、自然吐露。

  

看了子菲的回复,我内心是十分认同的。如果放在早上刚刚提出意见的时候,或许还不这么确定,但是经过这一天的思考我的想法也一直在变化,到最后所换的这个“屡醒”,我自己也不十分满意。我甚至觉得或许真实的状况并不如我所想象的那样,说不定纳兰就是那样自然的就睡醒了,而我在炼字过程中却不小心加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和想象。但是我依然愿意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拿出来分享给大家,一方面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一种古典诗词写作的方法和理念,另一方面在我看来从质疑作品到炼字思考的过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我和子菲说:“其实你说的没错,我写诗也是感动的一刹那思想火花的迸发,写出来诗虽然自己很得意,但只能算作草稿,一般不敢直接拿出手。如果真要在方家面前展示,我还是会从各个方面对作品进行雕琢打磨,尤其是在格律上、炼字上,躲不开地要去带着镣铐跳舞。

看到我和刘子菲讨论的热烈,群中的另一位老师叶言材先生也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诗词及其他文艺创作确实需要一气呵成。但有些名人作品在后世流传或出版过程中被「推敲」改动,以致成为我们今天的「定本」---比如:日本中学课本教授的李白《静夜思》「牀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郷 」,用的是截止到明代《唐诗选》的版本,应该是最接近李白原作的。但我们中国今天最广为流传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版本则是出自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当为后世之人的推敲之作。所以叶先生认为:文艺创作既需要一气呵成,也需要有后来品赏之人的推敲打磨锤炼;前人的作品是可以改的。

  

对于叶先生的说法,我和子菲表示认可。子菲讲,她所说的“一气呵成”是一种创作境界,而非简单的创作过程。即使同一个伟大的诗人或书画家,也不可能时时处于这种境界之中,大多数还是处于“推敲打磨”的状态之下。

  

我觉得子菲所言的这种境界以及神来之笔便成佳作的情形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像李白那样的天才诗仙几千年或许也只出一位。于大多数人而言,一首好的诗歌作品创作出来的过程往往并不容易,虽然读者读起来甚是优美顺畅,令人玩味,可创作过程可能比写一篇文章还费神思、费时间,每一个字都要用心雕琢,苦也炼字,乐也炼字”,最后找到最合适的那个字就是最大的满足。

  

经历了这一天对偶像纳兰性德诗中一个字的“挑战”让我觉得收获颇丰,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自己从提出质疑到推敲分享,以及最后和兰迷们一起探讨启发,令我和朋友们觉得甚为欢喜。我自己也仿佛真的经历了一次从“睡醒”到“梦醒”到“屡醒”又回归到自然醒的状态,这或许是品诗的最高层次的乐趣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懂的。

2017年8月5日

  

图文丨网络

  排版丨纳兰雪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