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规划》,谱写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时代乐章

  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谱写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时代乐章

  今年5月,文化部颁布《“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群众文艺工作方面的首个五年规划,对解决制约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瓶颈问题、繁荣群众文艺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自《规划》颁布以来,各地文化厅局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学习《规划》精神,明确根本要求和重点任务;以学习贯彻为契机,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努力促进群众文艺的发展繁荣。

  统一部署,系统学习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表示,《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指导全国群众文艺发展的规范性、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是公共文化领域重要的顶层制度设计,为群众文艺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对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繁荣群众文艺、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川人多地广,多民族聚集,群众文化生活丰富。《规划》的出台,对于推动四川群众文艺广泛开展、完善群众文艺工作机制、培育和壮大群众文艺力量、推动各民族间群众文艺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赵红川表示,“《规划》出台后,我省就学习宣传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各级文化部门率先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文件精神,认真研究《规划》内容,在全省掀起了学习《规划》的热潮。”

  “自《规划》发布以来,上海市文广局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讨论。近期,我们将结合年中相关工作会议的召开举办培训班,组织各区分管局长、市及区文化馆(群艺馆)馆长进行专题交流讨论。”上海文广影视局副局长王玮表示,创新工作机制是《规划》的一大亮点,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承担“落实主体责任”,要求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群众文艺工作”、搭建“专业文艺帮扶机制”、健全群众文艺创作机制等。“这些工作机制的创新,从上海看,有的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有的还需要努力探索与实践。”

  勇于担当,成绩斐然

  近年来,各地各级文化部门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勇于担当、积极作为,通过不断完善群众文艺工作机制和出台相关扶持措施,催生了一批接地气、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同时,坚持重心下移,组织开展人民群众乐于、便于参与的文化服务和活动,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完善机制,推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近年来,四川以“四川艺术节”“少数民族艺术节”等为依托,组织举办音乐、舞蹈、戏剧等展演活动,以展演促创作,打造群众文艺作品孵化机制;通过举办全省群文艺术创作会等活动,搭建艺术创作平台,不断激发群众文艺原创活力。近年来,四川先后有音乐作品《川北婚嫁》、舞蹈作品《老俩口的菜地》、戏剧作品《两个人的车站》、曲艺作品《中华医药》等获得群星奖。在上海,群众文艺2016年被上海市委宣传部纳入上海文艺创作的六大板块之一;今年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群文推进小组组建成立,对全市的群众文艺创作工作进行统筹规划。

  加强扶持,强化繁荣群众文艺的政策保障。今年5月,山东省文化厅制定印发《山东省群众艺术优秀作品创作及评奖办法》,这是山东在群众文艺领域出台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评选每三年一届,希望通过发挥文艺评奖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群众文艺创作。此外,2016年底,山东省委宣传部印发《全省性文艺评奖改革方案》,在其他各类艺术奖项大幅压缩的情况下,增设群众艺术奖项,明确每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将评选群众艺术优秀作品,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门类共20个奖项。山东还通过建立群众艺术创作经费保障机制,每年从艺术创作专项资金中列支500万元,用于全省群众文艺作品的选拔、打磨、提升和奖励,充分调动全省群众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多方联动,打造品牌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培育参与度高、影响面广、深受群众喜爱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如安徽省“六一”少儿文艺调演已开展32年,成为全省少儿展示才艺、追逐梦想的舞台。今年,该活动通过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以及国家数字文化网同步播出,在线点播量达16.5万次,30余万观众通过微信平台签到点评。在上海,连续成功举办4年的上海市民文化节,已成为当地群众进行文化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继续以“文化引领市民素养”为主题,推出系列赛事。同时,积极推动市民文化节走进全市各区及校园、广场、楼宇、商圈、地铁五大城市公共空间和网络空间、移动平台,真正达到“市民文化市民办、市民文化市民评”的目标。

  制定方案,稳步推进

  各地文化厅局围绕《规划》的落实,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经费支持、加强资源整合、强化责任落实等方面明确繁荣群众文艺的保障措施,力争将《规划》规定的各项任务和项目落细落实。

  王玮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将群众文艺和专业文艺作为上海文艺工作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从政策、机制、平台、资源等各方面给予保障,尤其是近年来依托上海市民文化节、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文化上海云三大平台,上海的群众文艺工作亮点频现,取得新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现实题材、家风家教等开展专题创作活动;依托6个群文创作基地和示范点,以及挂钩的6家国有文艺院团和院校,加强创作队伍建设,并重点加强对青年群文创作力量的关注和培养,开展‘扶青计划’。同时,通过推动设立群众文化发展基金,引导、催生和打造一批新创作主体。上半年,我们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上海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163个作品中不乏实力冲刺‘十二艺节’的作品。”

  为加强群众文艺骨干队伍培训,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整合群艺馆(文化馆、站)的培训资源,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等开展各类艺术辅导培训;通过成立志愿者服务部门,鼓励和动员专家学者、专业艺术工作者参加群众文艺工作,通过传帮带,提升群众文艺工作水平。

  “互联网+”时代,文化馆行业亟须融入公共数字文化体系,提升文化馆服务效能。江苏省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曹俊表示,2016年,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实施“品蘇——首届苏州名人名篇网络诵读大赛”,关注浏览人次达500多万。“遵循《规划》要求,未来我们会继续运用互联网思维,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出公共文化机构应有的作用。”蓸俊说。

  本报记者 李 静 王学思 胡克非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