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说 | 我们出发:跨界艺术的非跨界表达

  集团副总经理曹宇用手机拍摄制作的深圳书城等系列作品,在其朋友圈发表后受到好评。近期,曹宇以集团发展为主题创作了12幅手机图像作品,本刊为此先行专访,以飨读者。

  “我们出发”:

  集团发展的艺术注解

  今年初,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集团副总经理曹宇办完登机手续后走向安检区,准备进入候机厅,却突然被地上一块长长的不干胶路标吸引住了。他掏出手机,把这条印有“出发”二字的通道拍了下来。

  “拍的时候并不知道要用来做什么,但咱集团是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不是常简称为‘出发集团’吗?我预感,拍下来一定会有用的。”

  最终,这条通道出现在了“我们出发”系列作品中,而且还配了一句与机场非常切合的分标题,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草雨手机图像作品《在书业挑战中腾飞,我们出发》。

  

  “我们出发”是曹宇为其近期创作的12件手机图像作品起的总标题,其下还有12个不同角度的分标题。与图片内容紧密关联的视觉表达与文字注解,从不同侧面精妙形象地展现了集团的迅猛发展,可以视为是对集团发展的一次新媒体艺术表达。

  

  

  与深圳机场的“出发通道”一样,这12件作品绝大多数都并非专程“命题”拍摄。它们源自集团的日常生活点滴,也因此可以看作是集团在近半年成长发展过程中自然沉淀的结果。而“我们出发”四字,正是对这一过程最为贴切的描述:

  2017年1月,海天出版社的《中国花文化史》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3月,深圳书城龙华城土地顺利摘牌,新一代书城文化综合体将在深圳北部中心城区崛起;5月,集团数字化转型成果亮相文博会新闻出版·媒体融合馆,以“全民阅读APP”为代表的数字出版分众平台和以“掌上书城APP”为代表的数字书城项目受到热捧;6月,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战略的第27家特色书吧“绮云书苑·简阅书吧”在西湾红树林公园正式开启,深圳首家公园书吧就此诞生;7月,深圳书城新华书业连锁总部有限公司、深圳书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集团书业迎来改革发展新时代……

  

  

  “我们出发”系列作品里,有磅礴大气的地标建筑,也有温润动人的文化景观。这些带有集团鲜明色彩的元素,在曹宇的编排调配下,焕发着强烈的光影效果,具有格外的美感与视觉冲击力,不仅能从中窥见集团在内容出版、出版物连锁经营、资产运营、文化创意等全产业链上飞速前行的巨大能量,更能感受到集团坚定不移又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

  

  

  “比如说‘以书筑城,以城筑梦’这件作品,灵感就源自去年中心书城举办的十周年纪念活动。我以深圳中心区的高楼大厦为主视觉,其中最妙的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上有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市民中心,利用这种镜面反应体现出深圳元素,主要是想阐述深圳书业人员的理想,即通过阅读服务,用书来铸就一座城市,并实现城市人的梦想。”

  

  艺术源于生活,集团的成长与发展为曹宇创作手机图像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除了“我们出发”系列,在即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手创意:手机时代的跨界艺术》一书中,曹宇也用整整10页的篇幅登载了那些源自集团旗下深圳书城的作品。而这些创意图片所传达出的惬意愉悦,正与深圳书城打造城市文化生活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的追求相互辉映。

  图手创意:

  综合素质的积累与“爆发”

  曹宇开始手机图像创作,不过是年前的事儿。不知何时起,他对这项艺术的状态竟已上升到了 “痴迷”的程度。现在他无论到哪儿,都会拿出手机有意无意地狂拍一气。

  不过,拍摄在这项艺术中顶多算是“热身”,真正让曹宇费尽心思的,往往是图像处理工作。这也是为什么他更喜欢将自己的作品称为“手机图像作品”而非“手机摄影作品”。

  “手机摄影更多地以客体作为审美和创作的对像,新闻摄影更是强调忠实客观;而手机图像则更多地强调主体意愿的表达,客观对像无非只是主观表达的一个载体而且并非唯一的载体。”

  

  

  表达,是手机图像作品的核心。这意味着,创作者需要充分调动创意思维与知识底蕴,让摄影对象辅佐于思想与心绪的表达。既然表达是多样的,那么手机图像的创作便是多样的:

  有时需要创作者在拍摄过程中人为地创造构图、光影条件;有时需要创作者剪切、拼贴,颠覆拍摄原貌;有时需要创作者通过精准巧妙的文字,挖掘、延伸、甚至创造意义……图像不再拘泥于像,而成了施展“十八般武艺”的跨界艺术。

  从技术上看,这种表达似乎是“低门槛”的:它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人人都能通过手机进行操作;但从内容上看,要称得上真正的手机图像创作也非易事。它要求作者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幽默的性格,必须掌握摄影知识、图像处理技巧和给作品起一个好名称的能力;它要求作品要有知识点、创意点等内在核心以及将其表达出来的外在形式,从而具备构成作品的要件。

  也因此,这本《图手创意:手机时代的跨界艺术》,这些琳琅满目、创意十足的图像,其实是曹宇七年新闻业务专业教育,以及多年印刷设计历练以及深圳宣传文化界、中国出版发行界从业历练累积而成的综合素质的一次“爆发”。

  手机时代:

  读图需求与庞大受众的艺术对接

  “当一个武装到牙齿的手机党与你比试时,你真的发现并不占优。你比他设备好吧,他比你设备全,因为围绕着手机的外置产品多到就怕你想不到的程度,既便宜,也不差,至少应付手机那巴掌大的画面完全足矣;你比他干得好吧,他比你做得快。当你用“长枪大炮”拍完,准备回到公司用专业设备后期处理时,他早已在一边几分钟就在手机上完成了图片处理,然后就在微信微博还有啥的众媒体和自媒体上发出来了。”

  谈起“手机时代”,曹宇感受颇深。手机的便携性、智能性本就足以让人“依赖”,移动互联网的盛行更是推动形成了一个以手机为核心的传播圈:人们用手机创作,用手机分享,用手机交流,创作-欣赏,循环的“性价比”越来越高。

  

  

  这其实为曹宇坚持甚至“沉迷”手机图像创作提供了莫大的动力。一方面,完全在智能手机上进行拍摄和图片编辑,不仅不受时空限制,还能通过移动互联网即时调取所需素材,赋予了他极大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手机展示平台聚集了大量受众,朋友圈分享便足以带来及时的关注与鼓励。

  毕竟,创作源于内心的召唤,是任何创作本身的原动力,而获得认可与欣赏,则是对心灵的一种慰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