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国内科幻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想必混迹科幻圈的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刘慈欣。他的作品——《三体》的第一部被翻译为英文在美国出版后,引起国内外科幻迷的广泛关注,由此也促使他成为问鼎世界科幻界最高奖项——雨果奖的亚洲第一人,从此他跻身全球一流科幻作家之列。
《三体》的海外出版,并最终摘得雨果奖的桂冠,可谓享誉盛名。然而,这过程中离不开一位贵人的相助。他就是《三体》美国版的封面上推荐语的撰写者——金·斯坦利·罗宾逊。金·斯坦利·罗宾逊当代科幻小说无可争议的大师,多次获得科幻小说界最高荣誉雨果奖和星云奖,更曾前无古人地六次摘取轨迹奖桂冠。代表作有《2312》、《火星三部曲》、《海岸三部曲》等。
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书籍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火星三部曲》,这部著作中《红火星》曾荣获1993年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1993年英国科幻协会奖最佳长篇小说、1999年日本星云奖最佳引进版长篇小说;《绿火星》荣获1994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1994年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小说、1998年西班牙奇幻小说奖最佳引进版长篇小说;而《蓝火星》则荣获1997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1997年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小说、1998年法国OZONE奖最佳引进版科幻长篇小说。
这部曾获得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等多项大奖的作品,被称为科幻史上火星移民作品的奠基之作。刘慈欣曾对这部著作也有过很高的赞誉,他说:“《火星三部曲》把人类最空灵的想象写得有如新闻报道一样真实。罗宾逊仿佛历史的见证者,忠实地记录下了一部未来必将发生的史诗。它不是《星球大战》那种杂耍式的科幻,而是考验真正科幻迷的试金石。”
以下是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生——刘博洋为本书写的书评。相信会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火星三部曲》的精彩之处。
一场关于火星的思想实验
文 | 刘博洋
“我们真的到了。它曾经是一种力量;如今,它只是一块土地。”——题记
美国科幻作家金·斯坦利·罗宾逊的代表作“火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便是《红火星》。火星总是与红色相联系,这是不足为奇的;不过如果知道后两部的名字分别叫做《绿火星》和《蓝火星》,大概即使没有读过这几部小说,你也能想见它们想要讲一个什么故事——对,正是自21世纪上半叶起,人类在火星进行殖民开拓、星球改造宏大历史。首部曲《红火星》,开篇便讲述了以“火星首百”为先导的火星初代居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辟新世界的几十年间的种种物事,随之引出《绿火星》《蓝火星》这此后几百年的人类太空史诗。
▼ VS《临高启明》
初读《火星三部曲》,我条件反射的联想到了一部风靡中国网文界的鸿篇巨著《临高启明》。后者讲述500个被读者戏称为“临高五百废”的现代中国人,穿越回明末的海南岛,在中古社会发展近代工业、进行社会改造,开辟别样历史的故事。作为一部由众多同人小说作者共同贡献内容的巨著,《临高启明》以对明代历史、地理、社会及国际政治等各方面的真实还原,以及对科技和社会各个学科领域的细致描摹著称,人称“穿越种田文的说明书”。
类似的,《火星三部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火星版的“种田文说明书”,营造了前所未有的火星临场感。那颗曾被人类千百年久久凝视的荧荧惑星,在书中不再只是“遥远”“寒冷”“危险”的不毛之地:横亘半个星球的高原塔尔西斯穹顶承载着“火星首百”的开拓基地,呈T字型棋布于上的四大火山是不远处地平线上的航行地标,南方温暖的希腊盆地是新移民向往的居所,水手谷里遍布着艰难求生的地衣。自然的力量千万年来形塑的火星瑰丽地貌,成为角色们垦殖、游嬉、恋爱、斗争乃至革命的舞台背景。就像所有你曾经幻想过的目的地,一旦你亲身抵达那里,“如今,它只是一块土地”。
与《临高启明》相比,《火星三部曲》没有进行过于冗长的“流水账”、“说明书”式的技术细节展开。这除了受限于篇幅(即使它的篇幅已经绝不算短),恐怕还有一个原因是,前者是在笔下重建人类既有的科技树,相较而言更有据可循,而后者是在科幻想象中开拓近未来的新科技树,作者能以书中的详实程度对火星“种田”过程和科技发展趋势做出预言已实属不易:
“火星首百”们在火星就地取材,制造水泥、炸药、燃料、“橡胶”、玻璃等基本化工产品;火星上金属镁的蕴藏量巨大,而材料性质优异的镁合金就成为了“火星之钢”;他们在火星表面施放了几十万个“气球”,提高利用太阳能加热火星大气的效率;他们在火星地表钻孔至含水层、把富含水冰的小行星引导坠落到火星,润泽火星干燥的地表和大气;他们利用火星更低的重力,建成人类梦寐以求的太空电梯,以维系火星对地球的资源经济;他们甚至发展出能对DNA进行修复改造的基因工程技术,延缓了火星移民的衰老……在成书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看来,这些设定背后的科学论据仍然扎实、技术想象仍然前卫。
但如果只是关于愉快的种田开荒、星辰大海,《火星三部曲》绝不可能取得其现在的地位。这套巨著更为高瞻远瞩之处,在于对“火星殖民”这一时代背景下,殖民社群的社会、人文、政治与法律的未来史的细密推演。
在书中我们能看到诸如“阿拉伯人希望在火卫一上建设一座清真寺”这样由地球人类社会现象直接投射的桥段,也能发现作者对一个全新人类社群滋生独特文化的有趣想象:“火星首百”中的一名日本生物学家创制了属于火星的本土泛灵论秘密宗教,他们崇拜火星的奇伟大地,用赤裸相拥和吞食火星泥土来表达对火星的颂赞。在另一个章节中,作者还杜撰了一篇关于火星的“创世神话”:火星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山川盆地的创造,被以盘古开天地、共工断天柱的叙事风格书写成“保罗”与“巨人”的一场恶战,颇为有趣。
而将本书故事情节向前推进的最大矛盾,则是一个根植于人类现有的太空伦理博弈与空间法律体系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对待火星?是像书中“绿党”那样主张尽快进行行星改造,使火星尽可能适宜人居,还是像“红党”那样主张尽量少的破坏和改变火星原有环境,将其建成一个大型“国家公园”?
▼ VS南极
在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注意一个有趣的事实:近未来人类对火星的开拓,将会与近代以来人类对两极、尤其是南极的探险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种相似首先是基于自然条件的相似:南极是地球上最孤立无援的大陆,每年有一半时间处于黑暗之中,最低温度动辄达到零下几十摄氏度。早期的极地探险家们需要航行数月以抵达南极,而在南极滞留过冬意味着前后长达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独自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这是对探险者后勤准备、应急自救能力与精神力量的极大考验。火星亦然:它与地球的会合周期接近两年,单程旅行需要数月之久,那里除低温、无氧外,更受到来自宇宙的高能辐射的威胁。正是基于这种相似,《红火星》开篇有“火星首百”在南极接受训练的段落。
南极与火星的相似更是法律意义上的。1959年,旨在规范各国南极活动的《南极条约》由12个国家联合缔结。当时已有多个国家对南极的部分土地提出了主权要求,《南极条约》通过创造性的模糊,保护了已经、潜在及尚未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的各国利益,事实上冻结了南极洲的主权纷争(颜、朱2008),为人类在接下来几十年间和平利用南极进行科学研究事业打下了基础。
而在拟定过程中参考了《南极条约》的联合国《外层空间条约》随后在1967年由各国缔结。这是规范各国在宇宙空间,包括其他星球活动的基本国际法文件。由于尚未有国家对太空提出主权要求,《外层空间条约》在避免主权争议方面比《南极条约》更进一步,其根本原则即是“不占有原则”,规定各国不得对宇宙空间和其他天体提出主权要求;同时,它允许对太空的“自由探索和利用”,这个“利用”被一些法学家诠释为包括科研和商业两方面(Stems & Tennen 2003)。事实上,正是基于此,2015年美国已经通过了《美国商业太空发射竞争力法案》(U.S. Commercial Space Launch Competitiveness Act),“允许美国公民占有、持有、运输、使用和售卖小行星资源和其他太空资源”。
▲ 南极条约组织徽章
在《火星三部曲》中,作者虚拟了一个参考《南极条约》、依据《外层空间条约》起草缔结的《火星条约》,该条约延续了“不占有”和“可自由探索和利用”两个原则,同时规定虚拟的“联合国火星事务委员会”成为火星殖民事务的管理者。
然而,这样根植于现有法律和国际政治架构的合理设定,让一个在2017年的当下还没有成为问题的矛盾凸显并愈演愈烈:科学家们寄望于在火星科研基地自给自足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火星环境的改变——以便为从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等视角研究火星的原始状态争取时间——遑论改造;而殖民主义者则相反,他们希望用最高的效率增厚火星大气、提升火星温度、让火星泛起江河湖海,同时充分开采利用火星的矿产资源,造福于火星的殖民地经济与母星地球的发展。科学和商业使用,都是一个合理的《火星条约》所将允许的,却是在执行策略上处处矛盾的,这让故事中的红、绿两党明争暗斗不断。
▼ 思考与启示
而在火星殖民地缺乏有效主权存在的结果是,一方面,一些火星移民想要再来一次“美国独立战争”,求得自己的国家;另一方面,一些跨国企业巨头在联合国虚弱的管理体系中,借用某些小国的名义,打着“方便旗”参与到火星的开发中,甚至在挟持联合国火星事务委员会之下,派出了私人武装,成为殖民地事实上的奴役者。这引发了火星殖民地上的一阵阵血雨腥风。
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空间法学基础构建的火星国际法秩序,就这样事实瓦解;反过来,地球上的人口与环境压力的持续增加与火星环境、政治情势的演变,让地球上的一些国家再难以坐视南极的资源宝盆被闲置,《南极条约》体系也遭到破坏。火星开发活动,不仅创造了新的人类社群、新的人类文化,更对地球的人类社会秩序造成反噬。《火星三部曲》对这一反馈逻辑的揭露和思考,是相当深刻的。
回到现实,目前以美国航天局(NASA)为代表的火星及其他太阳系探索活动,都将科学作为绝对主要的考量,在处理可能对其他行星造成污染的活动时,都相当小心——“红党”暂时占据上风。虽然不乏罗伯特·祖布林、埃隆·马斯克这样鼓吹火星殖民的狂想者,但事实究竟会否大踏步的朝向《火星三部曲》勾勒的混沌未来演进,归根结底还要看小说中最薄弱的两处设定能否成为现实:火星真的存在足以支撑殖民地经济的稀有矿产吗?资源外运的技术瓶颈太空电梯真的可以在火星顺利建成吗?
三五十年之后回看,我们可以再行玩味,金·斯坦利·罗宾逊大师是否一语成谶。
(图片源自网络)
《火星三部曲》
作为关于火星移民的奠基之作,《火星三部曲》堪称一部史诗般的巨著。
书中的故事跨越百年,讲述了从2026年到2128年之间,首批地球移民在登陆火星之后,是如何突破种种困境,将火星改造为适合居住的家园。
它不以刺激情节取胜,只凭硬知识烧脑;它包罗万象,从自然百科到高新科技,从火星地理到地球哲学,从政治到宗教,从人性到数学;火星的自然景观、开拓者的雄心壮志,人与人的纷争,天和地的巨变,通过作者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一一展现。
作者简介
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生于1952年,美国科幻小说大家,作品曾荣获近百项各种提名,并最终赢得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等二十余项世界级科幻大奖。
戳原文直接购买《蓝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