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打造多元化公共阅读模式

  

  今年初,国务院法制办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促进阅读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促进数字阅读和阅读便利化。”

  今天,小编带您一起看一下,“图书馆+”模式,为提高“全民阅读”的多元化、便利化带来了哪些促进作用。

  

  什么是“图书馆+”?

  “图书馆+”,就是将图书馆借阅书籍等业务与其他实体场馆业务融合的多元化服务体系。例如将图书馆与鲜花店、咖啡屋、茶楼、银行、商场、酒店、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和组织结合,跨界打造多元化公共阅读体验的新模式。

  

  案例分析——“牧城书驿”阅读点

  1

  简介

  江苏省靖江市有12家“牧城书驿”阅读点,已经形成“牧城书驿”城市阅读联盟。

  例如在:在咖啡馆“牧城书驿”阅读点里,市民们正伴着咖啡的清香安静地阅读;在银行“牧城书驿”阅读点里,市民们在排队等号的间隙,就可以读到一本好书;在鲜花店挑选鲜花的同时,还可以现场翻看插花、种植、生活类的图书……

  “牧城书驿”阅读点的特点:

  阅读环境:更多市民生活场景,更具特色,更有体验感;

  书刊设置:种类齐全,包装精美,阅读体验感更强;

  借阅系统:自助式借阅系统,更方便,更智能,更快捷;

  阅读体验:碎片化时间的合理利用,体验更加丰富,更加人性化。

  2

  模式分析

公共资源与商业服务相结合

  “牧城书驿”城市阅读联盟是靖江市探索“城市阅读社会化”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与服务品牌,通过公共资源与商业服务相结合的形式,采用公私合作(PPP)模式,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选择城区经营规模较大、经营质态较好、经营环境典雅舒适、客流量较大的社会服务机构,与市图书馆结为阅读联盟,履行图书分馆的职能,纳入全市总分馆“一卡通”体系。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必备的借阅设备,结合书驿设置点的人员特点,“量体裁衣”定制配送图书,并定期对书籍进行流转更新。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场地以及日常服务人员。市图书馆对合作联盟的阅读服务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定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3

  运营成效

  市民随时随地能读书,读好书。这些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和组织,织密了服务网点,扩大了覆盖人群,缩小了服务半径,使“全民阅读”真正有效“嵌入”了公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读书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在政府及各机关单位建成“牧城书驿”阅读点、伴读角。通过开展图书漂流、图书共享活动,图书捐献活动。以书友会为依托,成立机关分会,组织读书沙龙、读书论坛、读书征文、读书演讲等机关读书交流活动,推动机关阅读活动经常化、规模化。

  不断构建完善“图书馆+”模式。依托城市图书馆总馆阵地,着力构建“图书馆+”的图书阅读服务模式,包括“图书馆+机关事业单位”“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与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流动图书服务车”“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机”“图书馆+马洲书房”“图书馆+牧城书驿”“图书馆+牧城伴读角”七类模式,构建图书阅读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通过构建“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打造全新的多元化城市阅读联盟。让更多的人读到更多更好的书,不仅完善了图书馆总分馆网络体系,更加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希望未来,“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到全国更多地区,让市民们真真正正的享受到全民阅读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参考来源:《靖江:构建“图书馆+”阅读服务模式》、《“图书馆+”模式促进全民阅读》、《“图书馆+”模式让阅读无处不在》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