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雷同化”“成人化”是少儿舞蹈大忌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九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以上百支舞蹈,尽情展示了他们的童心童趣、校园生活。小朋友们可爱机灵的神态、活泼自然的表演和稳健大气的台风,让评委和观众为之赞叹。不过,一些作品中出现的“雷同化”“成人化”现象也引起了业界专家的担忧。
“雷同化”仍待解决
“雷同化”,这是舞蹈作品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如有些编导将别人的创意“借用”在自己的作品里,有些编导干脆直接照搬他人作品中的大段舞蹈动作。
“舞蹈当中最要命的、至今我们难以完全突破又最渴望攻克的问题,就是‘雷同化’。”长期从事舞蹈理论研究以及创作工作的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表示,“看看现在中国的舞剧,大体上都差不多——剧中的女孩永远是羞答答的,而男孩永远是傻呵呵的;剧情进展总是设定两人之前不认识,瞬间就一见钟情了;定情之后,立即‘上下翻飞’,进入高潮状态;然后,基本上女孩子最后都会死掉……”冯双白毫不客气地说,这样毫无新意的作品实在是不胜枚举。
最近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的舞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极具特色的少儿舞蹈精品力作,如《多了一个你》《快乐的小脚》《孩子和光》《吃吃吃》《影子》等,为业界带来了惊喜。然而,很多评委专家也坦承,少儿舞蹈作品“雷同化”的现象也确实存在,或创作思路类似,或主题重复,或舞蹈动作太过相像。
“少儿舞蹈和成人舞蹈有差异,但因为编导都是成年人,因此在呈现上也有了雷同感。”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校长李莹认为,导致“雷同化”的原因,一是编导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去“体验他们的体验,去感受他们的感受”,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二是编导的视野和境界还不够,作品的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更没有连通孩子的情感,缺乏生命力。
“以孩子的生活为蓝本进行创作才更有说服力。应该多角度尝试,将同样的题材发掘出不同的美。”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幼儿艺术团艺术指导、舞蹈编导曹磊建议,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可尝试将“最时尚、最当下的概念和事物”放到作品里。如少儿舞蹈作品《压力山大》的创意就来自孩子在学校时爱玩的一种活动——撕名牌。“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了,他们想释放自己的情绪。这些名牌化作压力粘在孩子身上,当孩子撕掉它的一瞬间,心情也放松了。”曹磊说,“题材源于生活,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成人化”倾向需纠正
记者发现,总有些技术要求很高、主题“高大全”,但大人、孩子都看不懂的少儿舞蹈作品充斥舞台。专家们认为,此类过于“成人化”的作品一方面削弱了少儿舞蹈作品中本应展现的童真、童趣,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舞蹈主体——“少儿”的缺失。
“所谓‘成人化’,是指现在成人舞蹈创作当中‘只要技法不要形象’的创作倾向,就是常见的‘大晚会范儿’,那种作品令人生厌。好在现在这个问题正在慢慢得到改正。”冯双白说。
天津市舞蹈家协会秘书长程伟航指出,现在不少从事少儿舞蹈创作的编导习惯用成人的眼睛看世界,只追求技术,“我们必须要返老还童,用一颗童心感知孩子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符合少儿特点的舞蹈作品。”
“少儿舞蹈最令我感动的,就是一个‘纯’字。”中国儿童歌舞学会理事曹尔瑞说,儿童舞蹈应该是“戏包人”,而不是“人包戏”,不要指望孩子像成人一样,完成那么难、那么多的技巧。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孩子的舞蹈能力至关重要。“孩子没有太多的自主性,他们的成长与进步需要成人的帮助。”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舞蹈系主任田培培说,在进行少儿舞蹈艺术创作时,编导除了要从儿童视角出发,还要观照社会视角和艺术视角,童真童趣、舞蹈能力、艺术水准,缺一不可。
最有价值的是真心
少儿舞蹈中,什么最有价值?是真心。在诸位业界专家看来,编导要尽可能地去呵护、鼓励孩子的这一宝贵品质,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舞蹈当中获得真正的成长、获得真善美的体验。
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手拉手艺术团团长陆燕卿认为,有责任心的少儿舞蹈编导在创作时,首先应考虑作品要能带给孩子启发,让其有所感悟,而不仅仅是单纯地表演。陆燕卿说,一件小事让她意识到以往少儿舞蹈中美育的缺失。那是2015年重阳节前夕,她想组织孩子们去敬老院慰问演出,但想法并没有得到响应。“看到孩子们不乐意的表情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甚至想批评他们,但我随即意识到,美育就是从孩提时代开始启蒙的。于是,我就耐心地用他们能明白的方式去解释活动的意义。最后,他们欣然接受了。”孩子们在敬老院演出时,陆燕卿说,她看到了老人眼里的热泪。“少儿舞蹈教育要深化到孩子的心灵和行为中去,不光让孩子体会到艺术的美,也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的洗礼,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舞蹈老师要引导孩子成长。要知道,我们所做的每一部舞蹈作品,都会在孩子的心灵埋下种子。我们让孩子演雷锋,就会埋下‘从小做好事’的种子。”中国舞协中小学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赵士军说,他发现,孩子们通过长时间的舞蹈学习,提升了团队意识,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大有益处。
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副教授韩瑾把少儿舞蹈创排视为难得的培养文化自信的课堂。“孩子们在学跳民族舞的过程中,会自然地了解到民族文化和历史,这能够引导他们思考‘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等。长期坚持下来,这种艺术形式最终能够塑造孩子们共同的文化自信。”韩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