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然 | 米罗:谋杀绘画!我一把火把它们给烧掉了

  

  他们·我们

  这期,我们来聊聊这个像孩子一样的米罗。

  

  我在我的洞穴里,就像孩子在他的洞穴里一样。

——胡安·米罗

  

  

  

  

  

  (下滑查看更多图片)

  像是抽象主义,却又带点超现实?

  色块明朗,线条简洁,又有点脱不掉的孩子气?

  他和是老乡、世交,为他办过画展。

  他的前半生,统统在动荡乱世中颠沛,但他不画这些;

  他画女人妖娆身体的曲线,却从未有过绯闻;

  他画星空、小鸟、梦境、希望——画布上的世界太简单,哪怕生活不是,人生不是。

  这都是他的作品——胡安·米罗(Joan Miró)。

  卖不出作品的画展

  1921年,28岁的画家胡安·米罗,终于在巴黎一家名叫麒麟的画廊,举办了个人首次国际性的画展。

  但是不幸得很,这次展览空前地门庭冷落,毫无收获。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展览失败了

  三年前的第一次个展,米罗参展的64件作品无一售出

  接连的打击和经济的压力,让米罗不得不重新回到老家巴塞罗纳的蒙特洛伊去另谋出路。

  

  胡安·米罗,《里卡尔特肖像》,1918年米罗参展作品之一

  1923年夏天,米罗回到老家的农庄,重新拿起画笔。可是画什么呢?

  现实主义的画风虽然安全却毫无新意,而自己模仿野兽派的画又太生硬。

  米罗觉得,如果想要出人头地,还是应该找新的途径。

  不如还是画童年就熟悉的一切,画自己的感受和梦境。

  他不再盲目模仿了。

  

  胡安·米罗,《农庄》,1921-1922年

  

  对我来说,一棵树并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一种有人性的东西,某个活生生的人。

  

  艳阳下的农庄,烫得蜷曲的枝叶,

  仔仔细细,实实在在,米罗新的绘画词汇诞生了。

  “谋杀绘画!”

  回到老家作画的这段时期,他完全不能靠卖画养活自己,甚至必须忍饥挨饿才能省下钱来画画,但自尊却让他从不向父母低头。

  现实和梦想一次次撞击,他执笔画了更多的幻想,画了梦境中的狂欢——

  

  胡安·米罗,《哈利昆的狂欢》

  这是米罗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在这幅画里,圆锥、圆柱、圆球,带着不规则的线条和几何形,像古怪的生灵聚集在同一个房间。

  终于找到了个人绘画语言的米罗,他的画越来越抽象,也越来越荒谬。

  随后,他公开宣布自己“谋杀绘画”的意愿,并且寻求进一步纯化自己的风格。

  

  当我想要谋杀绘画时,指的是那些油画或“醋画”,是学校里学的所有花样,那种陈旧过时的绘画观念。

  

  两年后,他再度开了画展,当晚的开幕人数就要可观得多了。

  正在米罗为之高兴,期望以此作为收入来源的时候,命运在这时又和他开起了玩笑——经济危机来了。

  风雨飘摇,画作是我随身的行李

  那时米罗刚和妻子皮拉尔新婚不久,十分拮据,没有画室,米罗只能在家里作画。

  与同时期的毕加索不同,米罗虽也爱女色,却从来没有绯闻——皮拉尔是他第一任妻子,也是他终身的伴侣和爱人。

  

  米罗和他的妻儿,1931年

  幸福的家庭虽然带给了米罗情感上的支持,但动荡的时局并没有给米罗的艺术一条生路。

  1940年,西班牙政治骚动,法国战乱了。二战开始了。

  

  《星座》组画其中1幅

  物资稀缺的乱世,油画布和颜料很难买到,米罗只能在纸上画画。

  因为随时需要准备撤离和逃难,画幅也不得不裁剪到能塞进手提箱里的尺寸——38*46厘米。

  对于一副画来说,它实在小得有点委屈。

  但是米罗不这样觉得。

  星空是偌大的天然剧场,让他震撼不已。

  

  我想《星座》是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尽管是小尺寸,但他们给人的印象却是大壁画。您可以用这组画办一个非常非常漂亮的画展……

——米罗写给马蒂斯

  

  身处乱世的米罗没有被时局威慑,他就像个孩子,灾难来了,仿佛静下心来画画就能退居到自己的小洞穴里,对外筑起一道道藩篱。

  藩篱之外,是风雨飘摇,哀鸿遍野;藩篱之内,却是天高海阔,童心飞扬。

  1945年,马蒂斯展出了米罗这系列的作品。这次的展览,终于成功了。

  火烧,解放,“去他妈的!”

  战后,米罗回到法国,他的艺术变得自由而抒情。各种像儿童画一样的涂鸦:点、线、面,蓝、红、黄,在画面上被涂成一个个的色块——这些,成为了画作中的主角。

  

  胡安·米罗,《一天的诞生》,1968年

  在这时,米罗终于有了自己的画室,终于能够不再躲避炮火而安静作画的时候——

  金融投机者来了。他们指望着米罗的作品成为艺术商品,想要以此升值炒作。

  但米罗当然不同意。

  他甚至愤然反击,一气之下就放火烧掉了他一些画作的中心部分他不要当别人口中的“肥肉”。

  画,应该是干干净净的,不能用来炒作交易。

  

  我从造型艺术和职业上考虑毁掉这些画,因为这样产生了一种非常美丽的物质内容,另一方面,是为了对所有那些认为这些话值一大笔钱的人说声“去他妈的”。

  我呢,我一把火把它们给烧掉了!

  

  

  被米罗烧空的画芯,1973年

  当人人都妄想通过画作捞金的时候,米罗反其道而行之。

  美丽的物质、偶发的性质,还有种种不确定的可能性,这些在他看来都和画画创作本身无异。

  也许对米罗来说,比画本身更重要的,是画试图传播的东西,是它抽象的形状,它的精神和意图。

  1983年12月25日,米罗因心脏病发离世。

  他的最后一个动作,是划出一条地平线——如同他的启蒙老师对他做的那样。

  像是世界的尽头,又似一切的开端。

  

  胡安·米罗,《死刑犯的希望》,1974年

  

  加入三千年后有人与我的绘画不期而遇,我希望他们了解:我不仅仅有助于解放绘画,也有助于解放人的精神。

——胡安·米罗

  

  系列阅读:

  参考资料:

  1. 《米罗:星星画家》[西]Juan Punyet Miro 著,杨光正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 《胡安·米罗——跟着大师学画画》[法]阿娜·萨尔瓦多 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

  3. 《米罗》[英]罗兰德.彭罗斯 著,李方林 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

  责编:陈元

  版式:CY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