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科幻小说并不需要在现实中行得通,但它却使现实变得更加清晰。——(英)布赖恩·奥尔迪斯
刘慈欣《乡村教师》
“他用尽了一生在娃们的心中燃起科学和文明的火苗,但它明白,同笼罩着这偏远山村的愚昧和迷信相比,那火苗是多么弱小,就像这深山冬夜中教室里的那根蜡烛。”
『乡村教师在生命最后撒下的知识种子,会成为人类文明生存的依托。』
韩松《天涯共此时》
“闵之磷常常觉得,正是时间的力量使得文化和政治的基础更加牢固起来,而科教兴国的重要性也便愈发彰显了。试想一下,如果地球上的中国人要到四百年后才能收到昴星团的中国人仍在吃饺子的信号,又会怎样呢?那些批评在时间领域上投巨资的人实在是幼稚。
‘天涯共此时。’主持人唱歌一般地叨出了这么一句话。
闵之磷记不起,是谁写出的这句诗词了,而他也不太喜欢诗词。但他还是比较欣赏这一句,它很好地表达了闵之磷此时的心情,也是众人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它十分符合时间政治力学的原理。 ”
『跨越千万年时空的一场春节联欢晚会』
何夕《伤心者》
古希腊几何学家阿波洛尼乌斯总结了圆锥曲线理论,一千八百年后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将其应用于行星轨道理论。 数学家伽罗华公元1831年创立群论,一百余年后获得物理应用。 公元1860年创立的矩阵理论在六十年后应用量子力学。 数学家J.H莱姆伯脱,高斯,黎曼,罗马切夫斯基等人提出并发展了非欧几何。高斯一生都在探索非欧几何的实际应用,但他抱憾而终。非欧几何诞生一百七十年后,这种在当时毫无用处的理论以及由之发展而来的张量分析理论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基础。何夕提出并于公元1999年完成的微连续理论,一百五十年后这一成果最终导致了大统一场理论方程式的诞生。
世界沉默着,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为了这些伤心的名字后面那千百年的寂寞时光。“
『孤独的、不被理解的求知者们,穷尽一生无法获得当代的承认。漫长的时光过去,时代终于得以与他们并肩。』
艾萨克·阿西莫夫《最后一个问题》
人的最后精神在溶进前停顿了一下,巡视这个太空。太空中空空如也,仅剩下最末一个黑暗恒星的残渣,其中也只剩下难以想象得稀薄的物质被行将燃尽的余热胡乱搅动着,逐渐趋向绝对零度。
人说:“埃克!这就是末日吗?这无底深渊不能再倒转成宇宙吗?”
埃克说:“目前还无足够资料作出有效回答。”
人的最后精神溶进去了,于是只剩埃克存在——存在于超空间中。
物质和能量消灭了,空间和时间也随之结束。甚至埃克也只是为了那最后一个问题而存在。自从十万亿年前一个半醉的电脑技术员提出这个问题以来,它始终没有得到解答。
『宇宙末日是可以反转的吗?下一个宇宙的“创世神”会是怎样的存在?』
罗伯特·海因莱因《你们这些还魂尸》
“蛇吞吃了它的自己的尾巴,周而复始,何谓始,何谓终……我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了——可是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你们这些回魂尸?”
『“我”无处不在,“我”无时不在,“我”是衔住了自己尾巴的蛇,“我”握着自己因果链的两端。』
阿瑟·克拉克《星》
“千古之谜终于揭破,不容我们质疑。然而——神啊!宇宙中有千亿星辰,你为何偏选中这颗?你用天火断送了整个世界的人,就只为照亮伯利恒的早晨?”
『以旧约式的优美语言,叙述了一个反传统宗教“神爱世人”的故事。』
特德·蒋《巴比伦塔》
“他们几个世纪的辛勤劳作不会揭示出比他们所知道的更多的创造,他们最后所看到的只是上帝无比杰出的艺术才能。
通过这种才能,上帝的存在才被证明,而又被隐藏起来。
而人们就知道了他们应该待在本应该待的地方。”
『人类不断向上攀登求索,为了确认自己的位置,也许最后只是更进一步意识到了宇宙的深不可测。』
汤姆•戈德温《冷酷方程式》
“她冒犯了人制定的一条要求不得入内的法律,但是这种刑罚不是人制定的,也不是出于人的意愿,这是人无法取消的一种刑罚。一条物理定律早就规定:总量为h的燃料将赋与质量为m的应急快递飞船以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动力;第二条物理定律又规定:总量为h的燃料将无法赋与质量为m+x的应急快递飞船以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动力。
应急快递飞船只服从物理定律,人对她的同情再大也无法改变第二条定律。 ”
『当猿从树上迁徙地上那个时代,自然界曾经惩罚过无数以攀援为准则的类人猿;而今,人类从地球飞向星际,宇宙又用冷酷的方程式来筛选人类。』
对于宇宙的好奇似乎是深藏在我们基因之中的本性,科幻文学作为一种描写“What if”的文学,也可以说一种“推测性文学”。它的一切惊奇、魅力与震撼都来自于从现实跳跃到“空灵”或“惊悚”的那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