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领导干部国学论坛发言精选⑨侯才

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哲学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尊敬的与会领导、专家、同仁:

  大家好!

  首先,衷心感谢会议的盛情邀请。我想藉此机会,围绕“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主题向大家汇报一点自己的粗浅体会。我把汇报的重点放在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哲学,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思想前提。

  第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哲学。

  哲学对于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就精神文化或者观念形态的文化而言,不论何种文化,哲学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黑格尔把哲学称为“世俗的真理”。与此相类似,马克思把哲学称为“现世的智慧”。哲学作为“世俗的真理”和“现世的智慧”,凝结和体现整体形态的精神文化,并且引领精神文化从而引领整体文化或文明的发展,这突出体现在它为文化或文明提供根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定向。

  第二,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哲学,其主要内容、对象应是传承和发展“心性”之学和“为政”之学。

  《庄子·天下篇》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精华概括为“内圣外王之道”。借此说法,相对来说,“心性”之学关乎主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乎所谓“内圣”,其功用是安身立命。“为政”之学关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乎所谓“外王”,其功用是治国安邦。

  就“心性”之学传统而言,与西方哲学较为重视对外在自然或世界的征服、改造和占有,从而主要以一种外部的方式来寻求和实现人与自然或世界的统一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更重视内在的反省和心性的澄明,更重视人自身的“内圣”,关注和追求从人自身内部来探究和实现人与自然或世界的统一。这样,就使它创建和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或世界相统一的内在的路径和模式。这无论是在老子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孔子的“明明德”,《易经·说卦》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慧能的“识心见性”,还是在程朱理学的“穷理、尽性、至命”、阳明心学的“尽性至命”等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这使它成为一种心性之学,德性之学,或道德之学。因而,也成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对于这种心性之学,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其判定为“主观唯心主义”。其实,这种评判没有看到,“心”或“性”作为“道”这一世界终极本原在人身上的体现,已经超越了物质和精神两者本身的对立。从而,对它的理解,也逾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所能指涉的范围。

  就“为政”之学的传统而言,老子的“以正治国”、“为无为”,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仁政”,荀子的“隆礼至法”等都是应予重视的基本遗产,这些思想构成了为政之学传统的根基,并成为我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和方略。在今天,这些思想对于治国理政、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就“心性”之学与“为政”之学两者的关系而言,正如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前提,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心性”之学是“为政”之学的基础。

  第三,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哲学,需要提升方法论的自觉。

  为了更加有效地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哲学,需要探寻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哲学的内在机制,加强有关方法论的研究。

  在此方面,冯友兰曾作过有益的探索。他在1957年撰写的《关于中国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和《再论关于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两篇文章中,提出所谓“抽象继承法”,即将哲学命题区分为抽象意义与具体意义或一般意义与特殊意义,而取其抽象意义或一般意义(冯友兰在这里所说的“意义”,实际上指的是“涵义”)。这一观点实际上具有某种合理性。遗憾的是当时却受到了错误的批判,而冯友兰晚年也基本上否定和放弃了这一见解,认为将哲学命题区分为抽象意义与具体意义或一般意义与特殊意义不能成立。

  实际上,由于事物具有类、种、属的差异以及具有不同层次的质,作为反映事物类种属以及不同层次之质的哲学概念和命题,其内涵必然包含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基本的方面。因此,对其加以区分是完全合理的,也是所谓批判继承的必要前提。据此,有理由认为:所谓哲学概念、命题的继承或创造性转换,实际上就是在区分一般涵义与特殊涵义的基础上,在坚持其一般涵义的同时,扬弃其特殊涵义,即根据新的具体实际、历史条件和境况,对特殊涵义进行创造性的转换,赋予其新的内涵。以“孝”的概念为例。孝顺、尊敬、爱戴乃至奉养父母,这是“孝”的一般涵义,这种一般涵义超越了时代和民族的界限。而“父为子纲”、“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则是中国传统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孝”的特殊涵义,这种特殊涵义体现了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只与建立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的特定血缘宗法制度相联系。而我们今天传承发展“孝”的概念,显然应是在保留其一般涵义的同时,扬弃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特殊涵义,赋予其人格平等的现代内涵。

  

  百年国学,沧海桑田;沉浮升降,几盛几衰。国学之知识,不可不知;国学之魅力,不可不悟;国学之精髓,不可不察。学国学,可明得失、鉴是非、知兴替、辨善恶,提高人文修养和德性素养。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国学,特建此公共平台,旨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国学的温情、敬意、尊重和认同,知古鉴今,温故知新,彰往察来,见微知著,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尽绵薄之力。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