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心中的文化场馆是什么样子?
您下班后是否有强烈的文化需求?
您认为公众的文化权益有哪些?
面对这些问题,您一定有很多想说的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公共文化设施的选址,应当征求公众意见,符合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和特点,有利于发挥其作用。”《中国文化报》消息:近日,四川宣布,将对四川省图书馆等4家文化场馆实行延时、错时开放,这4家文化场馆在正常开放时间外,将把馆内部分热门区域的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左右。
小编发现:在此之前,很多地区也曾对文化场馆做过延时开放的尝试。
例如,上海在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期间,对全市30家博物馆计划明晚延长开放到21时;四川在“丝路之魂”文物特展期间,博物馆延时开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延时开放”,更好的满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从照本宣科地执行规定到以人为本地探索创新,这一举措无疑会增加文化场馆的温度,彰显了文化场馆的诚意,赢得市民点赞!
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目前在我国多数地区,多数公共文化场馆已实现免费开放。免除收费门槛,极大的激发了民众参观体验的热情。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开放时间如何更人性化。因为多数场馆的开放时间与民众工作时间“神同步”,即早上9点开馆,下午5点闭馆,有的场馆中午还闭馆。也就是市民上班,场馆上班;市民下班,场馆也下班。
这样一来,如果不是周末,一般上班族很难有时间走进文化场馆,市民往往有很多文化需求不能够得到满足。
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呢?
市民需要“文化夜市”
我们看到,很多场馆免费开放后,很多公共文化场馆虽然进馆人次有所增加,但仍未达到预期。其中,除软硬件设施、馆内活动、对外宣传力度不强外,与免费开放时间长期以来的“循规蹈矩”有很大关系。
目前正值暑假,是旅游旺季,往往很多本地或者外地的市民都会到博物馆去参观,夏季昼长夜短,很多市民也希望夜生活除了餐饮娱乐,还可以有更多的阅读或者健身的活动。
公共文化场馆实行免费开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旨在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延时开放”可能并不算多大的创新,但反映的却是文化服务理念的更新和对文化场馆定位的进一步明确。
公共文化场馆就是为民众服务的,场馆要做的就是让服务更贴心、更受欢迎。
免费开 延时关 市民赞
社会上有一部分呼声,呼吁文化场馆夜场常态化。当然,这其中需要求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但是,适当延长公共文化场馆的开放时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希望,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各地区的相关部门能够多倾听群众的呼声,力求通过得力的措施,让公共文化进一步贴近大众、服务大众!
参考来源:《“延时开放”彰显诚意》、《川博试点夜间延时开放让公众的文化嗨起来》、《免费开延时关 热情相邀 日间来夜里走 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