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川七级以上地震有过10多次,且看先民们防震抗震的智慧

  

  凯风清韵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授权 。

  2017年8月8日,立秋第二日,依然酷热。当晚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截至8月9日13时10分,经初步核查,九寨沟地震已致19人死亡,247人受伤。

  地震是极其复杂的一种自然现象,很难做到准确预测和预报,不过中国的地震预报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据新京报报道,在地震发生前数十秒,四川省多地启动了地震预警系统。有视频显示,在地震刚刚发生时,同属阿坝州的汶川县电视台提前40多秒弹出预警画面。

  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据《竹书纪年》记载,早在帝舜时期,就有过“地坼及泉”;夏桀末年有过“社坼裂”。据解放后科学家对历代累积的地震记录的考订,我国从公元前 1177 年到公元 1955 年,有过记录的地震有8100多次,其中7到7.9级地震11次,8级以上地震17次。四川地震尤为频繁,震级在七级或以上的有过10多次。

  几千年以来,我们的祖先在与地震灾害的斗争中,观察记载了大量地震前兆现象,在地震的预测、预报以及防御等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地震发生地

  古人观测地震

  地声、地光、前震、地下水异常、气象异常、动物异常等都是古代中国人判断地震前兆的重要依据。

  史书里有很多关于震前地声情况的记述。比如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山西雁门崎城听到像打雷一样的声音,声音听了之后地震就发生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秦州地震前,秦州百姓则听到西北的地下“殷殷有声”。

  震区上空还往往出现灼亮的闪光,这种发光现象叫地光。据《明武宗实录》记载,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五月湖北地震前,“武昌府见碧光闪烁如电者六七次,隐隐有声如雷鼓” 。又有正德八年(1514年)十二月四川越隽县地震的头一天,“有火轮见空中,声如雷”。

  强烈地震发生前,地下水位往往发生异常变化。例如清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郯城大震,好几个地方河水突然干涸。江苏赣榆则先是干旱几乎一个月,地震当天突然城南渠“暴涨忽涸,见者异之”。此外有的井水还会忽然变浑浊或者变味。

  震前出现高温酷热、雷雨骤烈、飓风大作、阴霾昏晦、干旱水涝等气象异常情况,在史书中屡见不鲜。例如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八级大震前,出现了“特大炎暑,热伤人畜甚重”;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五月十九日四川射洪县地震前,先是霪雨不休,后是暴雨倾盆,紧接着地震就发生了。

  地震前,许多动物出现异常反应,比如老鼠成群鸣叫、鸟兽一起鸣叫以及“水陆间生物顿有异象”等等。嘉庆二十年(1815年)山西平陆强烈地震后,山西《虞乡县志》中明确指出“牛马仰首,鸡犬声乱,即震验也。”

  根据天象、动物异常等前兆,古代先民成功地预报、预防了一些地震。清咸丰五年(1855年)辽宁金县地震前,听到了像雷一样的地声,百姓们就有了预防,纷纷走出屋子,所以最终没有因为房屋倒塌而死太多人。

  嘉庆十四年八月(1809年)贵州正安地震前,小溪里、 罗乾溪忽然山动石坠,当地居民迅速把器具牛羊转移到安全地方,之后就地震了,房屋倒塌,连田里的土翻了出来。嘉庆二十年(公元 1815 年)山西平陆地震前,“八月六日阴雨连绵四旬, 盆倾檐注,过重阳微晴,十三日大霁”,有见识的百姓认为霪雨后天大热,提醒大家预防地震。

  先民们还根据经验,对地震前兆作了概括。乾隆年间编写的《银川小志》,认为宁夏地震多半发生在春冬二季,并且震前会有“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围吠”等现象。

  观测地震的仪器

  在历代累积的地震记录和知识的基础上,东汉时自然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观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张衡是河南南阳人,又久居首都洛阳工作。在张衡生活的年代,洛阳和陇西发生地震二十次,其中约有六次是破坏性地震。所以张衡对地震有许多亲身体验。

  另外,张衡任太史令多年,掌管天文,地方上发生地震上报以后,也都由他记录。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关于这架仪器,《后汉书》中记载:“地动仪以精铜制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仪器里面结构精巧,利用惯性原理设计制成。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地动仪的主要功能并非记录,更不能预测地震,它是世界上第一架观测地震的仪器。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能够让人们及时知道地震的发生,并确定大体位置,也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京城的决策层,有了地动仪,能够比驿卒更早地得知消息,从而为部署救灾工作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地动仪制成以后,安置在洛阳,观测到了永和三年(公元 138 年)陇西发生的一次六级以上的地震,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

  房屋建筑抗震

  除了预测地震,古人在在房屋建筑的抗震上也充满智慧。

  首先是注意使用抗震的建筑材料。比如云南经常发生地震的地方,常采用荆条、木筋草等材料编墙,其性质柔韧、质轻、耐震性能高。

  再来就是抗震的建筑设计。前几日,英国一部纪录片中,咱们的故宫模型在10级地震的测试中屹立不倒令人惊叹。其实,“墙倒屋不塌”本就是古建行当通行的谚语,意思是说在遭遇强烈地震的时候,古建筑的墙壁倒塌了,但木构屋架依然屹立。

  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以斗拱和榫卯结构,巧妙地抗震。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

  大震之后,还要防余震。先民多以木板、席、茅草等物搭棚造屋或趋避空旷地方(现今都用帐篷代替了),以减免伤亡和损失。例如清宣宗道光十年(1830年)四月河北磁县的7.5级大震,震后余震不止,五月初七日又发生了一次强余震,所剩房屋全行倒塌,幸好居民们都露宿在空旷处或搭席棚栖身,所以没有伤毙人口。

  此外,强震时的应变措施也有很宝贵的经验。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一月陕西华县大地震的生还者秦可大,在其著作《地震记》中提出,如果地震突然发生,来不及跑出屋外,就躲在坚实的家俱下,以免砸伤压毙。

  古代中国人的防震抗震经验,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考验,流传至今,成为了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其中有些不乏科学的成分,更为未来我们与地震的继续斗争,提供了科学研究依据。

  (参考资料:唐锡仁《中国古代的地震测报和防震抗震》、赵珍:《从古代史籍看前人对地震征兆的认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