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旗帜飘扬

  原标题:乌兰牧骑:文艺旗帜在草原飘扬

  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如怒放的鲜花点缀着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这就是被誉为“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内蒙古优秀民族文化品牌”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是蒙古语,意为“红色嫩芽”。1957年6月17日,第一个“红色嫩芽”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破土而出。60年来,乌兰牧骑始终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茁壮成长,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玛奈乌兰牧骑”——我们的乌兰牧骑。

  忆往昔,峥嵘岁月分外稠

  今年7月16日至22日,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举行。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年过七旬的歌唱家拉苏荣和金花身着蒙古族盛装在开幕式上深情高唱《草原牧歌》,感染了在场的每一名乌兰牧骑队员。金花说,对老一代队员来说,乌兰牧骑已不是文艺团体的名称,而是“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

  1964年底,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北京举行,刚建立5年的乌兰牧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会演,首次亮相全国舞台。当年12月28日,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这支队伍;12月30日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乌兰牧骑的演出,并指出: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你们要走向全国,到全国各地去巡回演出,宣传毛泽东思想,把乌兰牧骑精神带到全国去!

  为贯彻落实周总理的重要指示,1965年6月,内蒙古组建了3支乌兰牧骑巡回演出队,从北京出发奔赴全国,历时7个多月、行程5万多公里。内蒙古乌兰牧骑协会副主席、今年76岁的朱嘉庚是当年受到毛泽东接见、聆听过周恩来教诲并参加全国巡演的亲历者,那段往事他至今历历在目。

  当年,乌兰牧骑全国巡回演出队在井冈山连演7天,演出之余,队员们还为老区人民挑水、做饭、扫院子、打猪草……在大庆,乌兰牧骑队员牧兰在钻井旁为铁人王进喜和工友们演唱《石油工人之歌》,工人们每鼓一次掌,牧兰就再唱一次,最后,工人们的巴掌拍红了,牧兰的嗓子也唱哑了……去往延安的火车上,朱嘉庚满怀激情创作出了《草原儿女爱延安》,队员们在车厢里开始排练,一踏上延安的土地,这首歌便在延安上空回荡……

  全国巡演回到北京后,周恩来又先后6次接见乌兰牧骑。得知《草原儿女爱延安》这首歌的创作情况和引起的热烈反响,周恩来饶有兴趣地向队员学唱了这首歌。“学唱两遍过后,周总理就能自己完整地唱下来了。”朱嘉庚回忆说。

  看今朝,服务人民不松懈

  今年8月6日,苏尼特右旗旗委、政府召开乌兰牧骑建立60周年表彰大会,授予83岁的伊兰和81岁的荷花两位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终身荣誉奖,授予巴图朝鲁等5人“乌兰牧骑突出贡献者”,授予达布嘎扎木苏等16人“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授予呼木吉勒图等9人“30年以上乌兰牧骑队员”,授予索日娜等6人“乌兰牧骑培养优秀人才”,授予赛西雅拉图等12人“乌兰牧骑优秀队员”。

  记者了解到,这支乌兰牧骑年均行程2万多公里,足迹遍布全旗农村牧区的每一个角落。另据不完全统计,60年来,这支乌兰牧骑深入农村、牧区、厂矿、部队演出达1万多场次,累计创作文艺作品3900多部,其中有900多部作品获奖。

  苏尼特右旗旗委书记佈仁自豪地说,这支乌兰牧骑走过的60年是植根基层、情系群众的60年,是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60年,是执着追求、发展创新的60年。苏尼特右旗副旗长娜日娜说,在乌兰牧骑建立60周年之际创作的蒙古剧《生命之树》讲述的就是四代乌兰牧骑队员对“服务人民”信念的不懈追求。

  额济纳旗在内蒙古最西部,望不尽的是沙漠和戈壁,额济纳旗乌兰牧骑几十年如一日,行走在沙漠里、戈壁上,把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优秀文艺作品送到蒙古包里,送到农牧民的心坎上。“农牧区是我们的家,农牧民是我们的父母。”额济纳旗乌兰牧骑队长雷东香说,“乌兰牧骑必须跟着时代走、跟着生活走、跟着农牧民走,这是我们的根本,也是我们的方向。”他们创作演出的情景剧《姥姥的喜悦》、群舞《胡杨汉》、歌曲《生命绿洲》等节目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尤其是以全国劳动模范、阿拉善盟退休干部苏和为原型编创的话剧《西风烈》,虽然演员只有6名,且多为舞蹈、声乐、器乐等的非科班队员,但能将老人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乌兰牧骑队员一专多能的本色。

  如果说最西部的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是在沙漠里舞蹈,那么最东部的额尔古纳市乌兰牧骑则是在界河边上放歌。

  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界河,额尔古纳市有两个对俄罗斯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6年前,额尔古纳市委、市政府和俄罗斯普里阿尔贡斯克区、涅尔琴斯克扎沃德区达成共识,搭建中俄界河大舞台。额尔古纳市乌兰牧骑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入民间采风,编创了舞蹈《欢腾的巴斯克节》《深情的额尔古纳河》,小合唱《白桦林》《额尔古纳的夏天》等一批富有俄罗斯风情的节目,每年七八月在界河大舞台演出。“同饮一河水,演绎两岸情。”如今,中俄界河大舞台已成为额尔古纳市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路径。

  从1957年的第一支队伍到现在的75支,从第一支队伍的9名队员到现在的3000多名,乌兰牧骑已成为内蒙古建设文化强区的生力军,已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如今,75支乌兰牧骑每年深入基层活动4个月以上,年演出7100多场次,各族观众达数百万人次。

  望未来,任重道远须绸缪

  作为我国文艺战线的特殊队伍,乌兰牧骑已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社会在发展,乌兰牧骑也面临着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的时代命题,在发展中也同样遇到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新问题。无论是新命题还是新问题,都需要科学理论给予引导。有鉴于此,在今年7月举办的第七届乌兰牧骑艺术节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院长刘春良宣布,从本届艺术节开始,把从1992年第一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开始设立的乌兰牧骑建设理论研讨会提升为乌兰牧骑论坛,以扩大乌兰牧骑理论研究的范围,提高理论研究的水平,并且变三年一次为一年一次。

  在回顾了1957年的《乌兰牧骑工作条例》和1985年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工作条例》出台情况后,朱嘉庚认为,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应尽快出台《新时期乌兰牧骑工作条例》,使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乌兰牧骑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并给予积极支持。赤峰市文广局艺术科科长杨亚宁建议,应将乌兰牧骑的“演出、宣传、辅导、传承”功能,转变为“演出、传播、辅导、继承、创新”功能,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更贴近群众需求。

  此外,对于乌兰牧骑业务骨干所呈现出的断档趋势,有专家认为,应该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上给予适当倾斜,以激发乌兰牧骑队员的荣誉感,保证乌兰牧骑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驻内蒙古记者 阿勒得尔图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