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大美青海、畅谈“汉学与当代中国”,海外汉学家不虚此行

  近距离触摸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印记——“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学者赴青海考察侧记

  

  撒拉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韩占祥向中外学者讲述骆驼泉的传说

  7月24日、25日,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会的中外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主题,从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中国方案和全球治理、共同的发展和共同的价值观三个层面展开探讨。随后,中外学者一行30多人赴青海省访问考察。

  虽时值盛夏,位于高原地区的青海却凉爽宜人。绝大多数汉学家是头一次来到青海,该省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及其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情况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7月26日晚,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西明介绍了青海省情,用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和事例展示了青海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以详实的数据说明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多方面的新变化、新进展,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青海是古代中西交流大通道上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中转站,多民族聚居、文化多元是这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自古以来就与中亚、西亚地区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与众多丝路沿线国家文化相通、习俗相近。考察过程中,中外学者到访了塔尔寺、青海湖、十世班禅大师故居、骆驼泉等地。闻名遐迩的“塔尔寺三绝”、写在羊皮上的《古兰经》、被称为“西北之魂”的非遗项目“花儿”,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古意,感叹不虚此行。

  在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骆驼泉边,中外学者近距离触摸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历史印记。撒拉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占祥讲起了遥远的故事:“相传,800年前,撒拉族的祖先尕勒莽原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为了逃避统治阶级的剥削,他带着百姓,骑着骆驼,驮着土壤和泉水,千里迁徙至此。”来自中亚地区的汉学家听得格外认真。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东方学系汉学教研室主任纳比坚·穆哈穆德汉说:“‘一带一路’倡议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意义。在哈萨克斯坦,在青海,都能深切感受到这一点,希望有机会在这里开展文化人类学方面的研究。”记者了解到,目前,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正着手利用撒拉族与中亚地区的历史渊源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面向中亚地区的经贸文化、民间外交和人文交流。

  青海的自然风光和生态文明建设也给汉学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了,那里的藏羚羊保护情况如何?”“青海湖的水量这些年有变化吗?”一路上,汉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在青海湖畔举行的“大美青海·多元文化”论坛上,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政府参事赵宗福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田俊量分别作了《“大美”视野中的青海多元文化》《青海省生态省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言,详细回答了汉学家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汉学家们得知,青海正在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发挥多元包容的文化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作用,与其他省区协同配合,共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将自身打造成为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

  为期3天的考察很快结束,此行给中外学者带来的思考仍在发酵。法国文化部原文化事务总监吉耶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等中外学者抽出时间专程前往青海省博物馆参观。在他们看来,青海底蕴深厚的多民族文化所生发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将在推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和“文明之路”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同时,青海的生态资源得天独厚,要更好发挥这一比较优势,推动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据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朱琦介绍,“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先后邀请了百名中外学者围绕国际汉学和当代中国研究的前沿话题展开研讨,已成为中外高端思想文化对话的新平台。此次座谈会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之后召开,各国汉学家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主题展开研讨、交流和考察,有着重要意义。

  张西明表示,世界范围内的“汉学热”说明当代中国正越来越深刻地融入世界,世界也越来越渴望了解中国。“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为各国汉学家用深厚学识、独到视角和本土化语言更好地介绍中国,同时把本国优秀文化介绍给中国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这次多国汉学家的青海之行,将进一步深化专家学者对中国发展的全面了解。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