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为何钟情古建筑的“窗”?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

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李白《赠崔秋浦三首》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窗”的出现频率是极高的。

  这一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实体要素,为何频频出现在古诗中?

中式建筑中的花窗

  更为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窗”按照朝向可以分为北窗、南窗、东窗和西窗,据统计,在《全唐诗》中,共有129首诗写到“窗”的朝向问题,其中“北窗”(或“北牗”)出现了73次,大大超过了南窗、东窗和西窗这三者的总和。

  作为建筑构件,为何“北窗”在古诗中备受青睐?

  及至到了宋代,文人更喜欢写“窗”,21085首宋词中,写到“窗”的就有1879首!但是在宋词中,“西窗”代替“北窗”成为文人们情有独钟的用词,“北窗”的出现次数是34次,而“西窗”则多达92次!

  为什么在宋词中,“北窗”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自然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文人心理的分析,但引入古建筑的角度,也是一个非常有趣与有意义的视角。

PART I

为何窗频频出现于古诗中?

  “窗”,古字作“囱”,本义是天窗。《说文》曰:“囱,在墙曰牗,在屋曰囱。象形。”所谓的“在屋”也就是在屋顶,这说明“窗”的本义其实指的是天窗。不过在后世文献中,“窗”“牗”往往不加分别,属于同义词。

  窗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建筑中的呢?

  这其实是难以考证的。不过根据西安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当时房子顶部已经开洞,大约是为了排除住宅内燃火产生的烟气,因此我们大致能够知道,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窗”的雏形。

西安半坡遗址2号圆形大房子,已经出现了“窗的雏形”。

  到了西周,从当时的青铜器“兽足方鬲”中,已经可以看到窗的原型。

西周青铜器“兽足方鬲”上的“窗”

  这可能就是“窗”在此时开始进入文学视野的原因之一。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经》,就第一次有数篇作品出现了“窗”的意象,如“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牗户”(《豳风·鸱鸮》),这里的“牗”即是窗。

  不过此时“窗”还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体现的只是实用功能,尚没有承载文化审美的深层内涵。

战国漆器上的建筑,上面有“窗”的形象

  在汉代明器中,已经可以看到有棂的窗格,至此,窗已经完全成型了。

广西馆藏汉代明器,上面已经有带棂的窗格

  尤其是汉魏六朝以后,古典园林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花窗、半窗、隔扇窗、漏窗等多种形制的窗子,窗越来越被装修得华美绮丽。

明清时期汉魏风格的花窗

  可以想见,随着窗的完全成型与发展,这也是汉魏六朝以后,以“窗”为题材的诗歌开始增多的原因之一,“窗”也开始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和审美价值。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牗。——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

  这些诗歌内涵相对还比较简单,艺术表现还不够丰富,是诗人通过“窗”的意象,将人与景、内与外联结起来,营造出的初步的空间美学。

  到了唐代,“窗”的意象才真正被注入了开阔、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唐代的诗人通过“窗”感受到的是壮阔的山水、无限的江山和浩渺的宇宙。

  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李白《过崔八丈水亭》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

  此时的“窗”承载的已不仅仅是实用功能,还具有传统文化的深刻审美意义。

  宗白华先生曾从中国哲学的高度,对中国诗画中“窗”的独特审美意义进行过论述,指出中国诗人喜欢从门窗之中吐纳广大世界的空间意识。

宗白华

  这一点在唐人诗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古人具有这样自由奔放的文化精神,通过“窗”这一建筑构件来抒发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窗”本身所具有的建筑特性分不开的。

  中国的古建筑以木构建筑为主,在结构上属于框架结构,是用柱子来承重的,因而“窗”的大小和位置比较自由。有的窗用于建筑的两面或四面,而且木架构的结构形式,使得窗能够连续组合,形式自由,富于变化,有的甚至可以在面向主要景观的整面墙上开满窗,创造出开敞通透的空间、化实为虚的空间。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

  西方的建筑样式,由于大多是石质建筑,在一个个窗洞中安装窗扇,因此相比较中国木构建筑整片连续地组合成通透的“幕式墙”一样的长窗,西方建筑中的窗陷于厚墙之中,大大小于中国建筑中的窗,室内采光受到限制,式样与图案变化也要单调得多。

巴黎圣母院之窗

  文化性格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作为建筑实体要素的“窗”自然也是其中之一。正如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过的:“古希腊人对宇宙以外,自身周边的自然世界好像并没有发现。他们更多地把建筑孤立起来去欣赏。而古代中国人就不同。他们总要通过建筑的门窗接触到外面的自然界。”

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

  因此,中国古人将“窗”作为与天地对话的行为模式,通过“窗”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自身心灵的拓展,故而在诗歌中对“窗”情有独钟。

中国古人将“窗”作为与外界自然对话的渠道

PART II

为何“北窗”在古诗中备受青睐?

  “北窗”在古诗中备受青睐,除了《全唐诗》的统计,在《先秦魏晋南北朝诗》与《全宋诗》中也有体现,两者之中,“北窗”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3次和190次,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4.2%和57.0%。

  房屋坐北朝南,“北窗”即是房屋后墙上所开的窗户。梁萧琛在《难神灭论》中说:“东阁延贤,南轩引景,北牗招风,西棂映月。”反映的正是北窗良好的通风功能。

  因此,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北窗可以说是夏日住宅中最重要的建筑元素,承担着古人消暑纳凉的重要功能,在没有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古代,“北窗”在夏日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莲塘纳凉图》,明·仇英

  古人的很多诗句体现的就是“北窗”的通风消暑功能:

  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孟浩然《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韦应物《夏景园庐》

  斋后将何充供养, 西轩泉石北窗风。——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

  ……

  当然古人也写出了“北窗”在冬日招寒缺阳的劣势,南窗冰雪消融之后,北窗还寒气逼人:

  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杜牧《西山草堂》

  已尽南檐滴,仍残北牖堆。——齐已《春雪初晴喜发生至》

  但古人仍是把“北窗”作为重要的建筑元素,灵活运用于夏日纳凉的。

  只是夏日消暑的实用功能,仅是古人对“北窗”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古人对陶渊明隐士风采、傲世高蹈之风的向往与赞许。

五代·白釉镂雕宫殿人物枕

  这事和陶渊明有什么关系?

  起因在于陶渊明写了一篇被认为是遗言的训诫文《与子俨等疏》,其中写道:“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古人北窗下卧

  陶渊明在此处使用的仍是“北窗”的通风消暑功能,但是由于其本人在中国后世文人中所具有的巨大文化影响力,“北窗下卧”不再仅仅作为夏日消暑的功能,而是被看作隐逸之风、超然洒脱的人格表现,引历代诗人追慕效仿:

  谁将五斗米,拟换北窗风。——李商隐《自贶》

  归来北窗下,复采东篱菊。——吴均《高士咏·陶征君》

  微风北窗卧,真可上羲皇。——米芾《山林堂》

  ……

  “北窗”已经由作为建筑要素的消夏实用功能,演进为文人墨客的美学和象征意义。

  在当代,“北窗”被使用得最明显的地方,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先生为《建筑师》杂志所做的专栏“北窗杂记”,一直写作了将近20年,并出版了《北窗杂记》图书。其中仍不乏有借用“北窗”美学和象征意义的地方。

陈志华教授所著《北窗杂记》

PART III

为什么在宋词中,“北窗”的吸引力被“西窗”取代?

  虽然宋诗中“北窗”的出现频率依然大大高于其他朝向的窗,但在宋词中,“西窗”已经取代“北窗”,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窗的朝向。

  为什么?

  在宋代之前,唐代主流的窗式样有可能是直棂窗,现存建于唐代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及佛光寺东大殿,使用的大都是直棂窗。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的直棂窗

佛光寺东大殿的直棂窗

  在唐代壁画建筑群中,主要建筑物也多是直棂窗。

  

敦煌唐代壁画里的建筑群也多是直棂窗

  这样的窗的式样,从外观看去是比较单一的,这与当时的工艺与材料对建筑的限制有关。而且直棂窗本身就是固定在建筑的墙体之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固定无法开启的。

山西明代阳曲大王庙也是直棂窗

  到了宋代,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建筑技术和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李诫奉旨编修了《营造法式》,明确将大木作与小木作进行了区分,木构架的柱、梁、枋、额、斗拱、椽等承重结构属于大木作,门、窗、藻井等装饰结构属于小木作。

大木作,古建筑的承重结构

小木作·花窗

  这样的区分和独立,使得窗的形制更为丰富发展,可开启的窗被大量应用,装饰的灵活度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出现了巨大变革的格子门,在建筑外立面木构墙面形成了美观的装饰效果和良好的采光功能。从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到窗的类型与外观的发展。

《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之窗

  “窗”作为建筑构件,其审美意义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此时文人心态上不再有唐人策马扬鞭的激情,转而流连于幽窗小阁之中,在浅斟低唱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因此宋词之中不再以气魄见长,而是更为凸显细腻的心思、绮丽的特点与感伤的情怀。

  香阁深沈,红窗翠暗。——李之仪《留春令》

  柳困玉楼空,花落红窗暖。——周紫芝《生查子》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张炎《月下笛》

  ……

  至于为何宋人喜用“西窗”而非“北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宋人喜爱化用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意。

  李商隐使用“西窗”的原意,是由于“西窗”在中国建筑文化中,指的是妇人所居之室的窗子。

何当共剪西窗烛

  唐人受陶渊明“北窗下卧”的影响,在诗歌中对“北窗”情有独钟;宋人受李商隐“剪烛西窗”的影响,在词中频频提及“西窗”: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

  西窗自剪寒花,沈吟暗数归期——方千里《四园竹》

  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王沂孙《三姝媚》

  ……

  同样的,这里的“西窗”也已经没有了李商隐诗中的温馨之感,带上了凄冷、阴郁的色调。

五台山延庆寺大佛殿:破子棂窗

  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的重要元素,“窗”在古人心中除了具有消暑纳凉的实用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面向外界的“取景框”,使自然风景经过“窗”的过滤后,成为人格化的风景。

  “窗”、“北窗”、“西窗”等等,无非都是这人格化的风景的体现与表达。

-END-

  来源: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ID:SJTU-IRCAHC)|编辑:俞菲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