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总说我想太多?| 研究显示,男性的情商的确比女性更低

昨天又听到一个朋友说和男朋友吵架了。她问他,感觉最近你对我有些心不在焉,是有什么事烦心么?还是太忙了?结果他说,没有啊,你是不是想太多了。我的朋友试图罗列出一些她感受到他情绪不正常的瞬间,他却几乎没有什么回应。朋友于是变得大为光火。“每次试图跟他沟通,都只有我一头热,他只会说一句,没有啊,然后就是嗯嗯哦哦。”

我在很多女生朋友口中都听到过类似的故事。她们觉得委屈、不被重视、觉得无法沟通。也有男生朋友跟我抱怨过,女生“事儿太多”,总是琢磨不透她们的心思;还是男生之间互相都很好懂。一位双性恋的男性朋友也曾告诉过我,和男性发展亲密关系与和女性发展亲密关系的感受是很不同的。这个情境看似日常,实际上却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它之所以会反复出现,有着很多原因。我们今天就要冒着讨论性别的风险,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男女在情绪智力上的差异表现

在亲密关系、人际关系中的种种表现,其实都和我们的情商相关。心理学博士Dan Goleman指出,情商主要表现为四种能力:对情绪的管理能力,对情绪的觉察能力,共情能力,以及一些社会技能。在生活中,被吐槽“情商低”的大多是男性,我们似乎总是有女性更善于管理、利用和表达情绪的印象。事实上,在诸多的情商研究和测试中,女性的确显现出了比男性更高的情商。

那么,女性是真的比男性拥有更高的情商吗?我们来看一些心理学研究:

女性在情绪管理上的能力优于男性

Farrelly与Austin(2007)邀请了199名大学生(137名女性,62名男性)参与研究,并使用了情绪智力测验(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MSCEIT),其中包括了看图识别情绪、根据颜色或味道回忆相关的情绪、识别一种涵盖不同情绪的复杂情绪等任务,以此测量男性与女性在四个方面上的表现(Brackett & Salovey, 2006; Farrelly & Austin, 2007)。

结果发现,其中,女性在“管理情绪”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也就是说,在有需要的时候,女性更能够克制第一反应,让自己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有选择地做出对目标/结果更有利的其他反应(alternative actions)。

此外,这些女性参与者们在主观报告中也表示,自己对情绪有更好的控制力,以及能控制情绪以便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等。

女性比男性有更强的情绪觉察能力(emotional awareness)

Barrett,Lane和Schwartz (2000)的一项研究发现,男女在对自己情绪体验的分辨和表述能力上也有着显著差异。为了提高结果的普适性,该研究的上千个志愿者来自于在年龄、受教育背景、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这几个方面有很大差异的7个样本人群。

在研究中,志愿者们需要完成一个情绪觉察力水平量表(Levels of Emotional Awareness Scale, LEAS),这个量表包含了20个情景题,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情景去揣摩和分辨当事人此刻的情绪。

比如,量表中的其中一个题目是:“你和你最好的朋友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你们单位有一个年度的最佳表现奖,你和对方为了拿到这个奖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年末的一天,这个奖项的得住宣布了——你的朋友。此时你会感觉如何?”

而测试得分则是基于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用更加细致和精确的词,去描述自己处于那个情景中的情绪。比如,一个非常简单且不具体的答案——“我会感觉很伤心”,可能会比一个更加详尽、复杂的答案得分低——“我会在为自己没有得到想要的奖项感到失望和可惜的同时,也对拿奖的人产生一丝嫉妒——因为我也是那么的努力。不过,因为这个人是我最好的朋友,所以我内心对他的祝福可能是更多的。总是,我的心情会比只是一个普通同事拿奖要更加五味陈杂。”

结果显示,在所有样本中,女性志愿者都在LEAS上取得了更高的分数,体现了更强的情绪觉察能力——比起男性,她们更擅长于辨识不同的情绪体验,并将它们以更加复杂和有层次的方式描绘出来。

并且,在研究者控制了男女志愿者在语言能力上的差异后,结果依旧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这种情绪觉察能力的差异并非是由于女性更擅长运用文字,或是知道更多表达情绪的词语,等等,而的确是在对复杂情绪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上的差异。

所以,当女性在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其中包含的意义可能远远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有时候,女生也会选择非常简化的表达,比如男生问女生“要选什么?”,女生只说了“随便”两个字,但是此时,女生的心中可能已经经过了一万次对情绪的觉察、识别,最终才做出了这样的表达。但是男生则可能会觉得,她真的是觉得“随便”。

另外,这种对情绪的觉察能力,也与共情能力亲密相关——你是否能够设身处地地共情那个情景中的自己。

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共情”(Empathy)

在Goldenberg等人(2010)对223人的研究中,他们还使用了另一种自评式(self-report)情绪量表(SREIS),试图从不同角度来理解男女在“情绪智力”上的差异。

结果发现,女性在情绪识别与情绪使用方面的表现也显著优于男性。其中,情绪识别指的是“我能够理解别人所传达的非语言信息”,“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我能知道他们当下的情绪感受”等;而情绪使用则指的是“当别人告诉我Ta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时,我能仿佛自己也正在经历这些事件”

Goldenberg等人研究中所涉及的“情绪识别”与“情绪使用”其实反映的正是人们的共情能力。

Roger等人(2007)将人们的共情能力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维度,包括:

  • 认知共情(cognitive empathy),即一个人能够从他人的视角去理解和看待他人正在经历的事件;研究显示,男女在这个维度上的差异不大。

  • 情绪共情(emotional empathy)(也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种),是指人们能够感同身受他人所感受到的情绪;

  • 共情担忧(empathic concern),又被称为同情心,指的是一个人时刻准备着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在后两个维度中,女性的表现都显著地更加优秀。

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够更好地识别情绪,反应了Ta拥有更好的情绪共情能力,而一个人更擅长使用情绪,则说明了Ta善于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他人的经历,反应了Ta的认知共情能力。所以,可以说,更善于识别情绪、使用情绪,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一个人更好的共情能力。

看了这些研究,你可能会明白,为什么在亲密关系的相处和沟通中,男性和女性总会表现出那么多的差异。

那么该如何在长期相处中

弥合这些差异呢?

你们现在的种种摩擦、不适配,首先是因为你们身上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是各自在过去漫长的人生中被形塑出来的。你首先要意识到,你们对同一外部刺激的解读和回应可能都是截然不同的,你们对同一种行为的解读可能也天差地远。

我们总是会惯性地用自己的体验解读其他人在这个世界中的体验,这是必须的;但如果我们不能对差异抱有足够的预期,矛盾就会不断出现。不是每个人都是和你一样的人。对差异有着预期,能够让你有可能抛开自己的感受,站在全新的角度倾听和理解对方,进而学习用对方能更好接受的方式去对待对方。

而对于异性恋情侣来说,不同的性别身份所带来的,在先天的生理体验和后天的社会塑造上的差别经历,往往是两个个体差异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推崇男女平等,并不是说要无视和否认这些差异的存在。

在成长过程中,多数父母、老师,都在处理女性的情绪上,更加细致和小心。人们害怕抚养出一个情绪“细腻敏感”的男孩子。期待对个体的塑造,早就被大量心理学研究证明。无论是来自自己还是他人,期望都往往会让现实朝着那个方向发生。男孩子感受到的社会对男性的期待,就是不要太细腻敏感,于是我们才有了现在这么多对情绪低知低能的成年男人。

而社会对于女性更擅长处理情绪的期待,包括今天这篇文章本身,也对女性形成了一些影响。例如,研究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陷入反刍思考(rumination)(Nolen-Hoeksema & Jackson, 2001),即反复回想一些负面的体验和经历,反复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实验者通过更加具体精细的量表调查发现,在“感到焦虑和压力”这一项中,男女两性并不因为性别有着显著差异。而在“自己是否可以控制情绪”、“自己是否要为处理关系中情绪基调负责”、“自己能否掌控负面事件”这三项中,女性明显表现出,比男性更担心自己无法控制情绪、更担心无法掌控负面事件、以及更觉得自己应该为关系中的情绪基调负责。

这些事可能也是社会告诉女性的。包括让女性感到更多的无力,以及觉得自己更有责任处理关系中的情绪问题,也包括了觉得关系中如果情绪基调不好,女性往往觉得是自己的错更多。这些都给女性带来了直接的痛苦。比如,她们可能会在亲密关系的处理时更加小心翼翼,即便有小心思也会藏着掖着,不会清楚地沟通或者表现出来。

而我们讨论的目的在于,意识到前文中提到的这些差异的存在,同时意识到这些差异是被塑造出来的,也就意味着,这些差异是可以通过较为长期的双方共同努力去弥合的。

在这里我们要再次强调,本文中讨论的所有基于性别的差异,都是群体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是一种大概率事件,无法用来预测个体的具体情况。作为个体的男性完全有可能是情绪智力非常高的。

首先,你们双方都要承认差异存在,且承认弥合差异会让你们的关系更加顺畅。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有在情绪相关方面改变的意愿,因为他们意识不到提升情绪智力对他们而言的好处。他们害怕这种改变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烦恼,而不是快乐。如果他愿意因为爱你,为了让你的感受更好而尝试改变,恭喜你,你很幸运。

你们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都要加入更多的情绪分享的小环节。情绪觉察和表达力好的一方,可以经常用自己的行为为对方示范。比如,主动分享自身的情绪感受,用共情的方式说出对方的感受,让双方都体会到情绪相通那一刻的震撼性的美妙感受。如果你是双方中情绪智力更强的一方,你不能指望平时不做任何投入,而在问题出现时,对方突然就具备了和你一样的能力。也不必因为对方无力与你开展你渴望的沟通而愤怒。这样的差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而当你想要和对方沟通你感受到的,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情绪问题时,如果对方的能力无法一朝一夕提升,你可能需要改变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比起一定要让对方说出他完全意识不到的情绪和情感,不如直接告诉对方,你在哪些情境中、对对方的哪些行为感到了不满,并提出你期望的对方能够做出的改变,与对方进行协商。当然,暂时地跳过情绪,只能是一时的应急策略。但它至少可以避免矛盾无谓的升级,也能够避免对方说出那句最让你怒火中烧的“你想太多了”。

原谅并体恤ta的无知。情绪觉察能力低下已经被实验证明有一些列的负面影响,男性的抑郁问题甚至身体上的不适感都与之相关。爱ta的你,要长期慢慢地帮助ta觉知,而在那之前先用更加直接的方式沟通你自己的需求,照顾好自己在关系中的感受。这可能就是我们能给出的一点建议。

以上。

以下是今天的广告时间:

今天我们冒着巨大的风险来探讨了下男女差异。对于自己的男朋友,女生似乎总有吐不尽的槽点,记得之前在微博上还有一个专门的话题,来吐槽男友给自己拍的照片可以难看到什么程度。

不过吐槽归吐槽,根据今天文章的主题,还是要去帮助你的男友进步,首先得学习拍出一张好看的照片!就在10月19日,荣耀9#男友训练营#第二季摄影分享会开讲,把女友也能拍出女神范儿。

Tip1:好眼光,好构图

摄影师首推黄金分割点构图,即主体在长度为全长的约0.618处位置,这是最舒服的构图方式。而要想主体更突出,可以选择中央构图,主题拍摄目标位于画面中央。对角线构图,则更增添故事性。

Tip2:你有Freestyle吗?

要擅于从生活中挖掘Freestyle姿势,除了最为人所忽视的抓拍之外,要学会与街头背景趣味互动。比如靠在墙上,站得向外侧大概四分之三多一点的角度,就会显得高挑。是女神就要仰视,拍摄时还可放低角度,半蹲下来拍摄,这时候如果打开荣耀9黑白模式,会显得更有韵味。

Tip3:开启人像模式,探取美脸秘笈

拍摄面部时,打开荣耀9人像模式,提升肤质表现,其他品牌手机使用了滤镜仍然看起来略粗糙。另外试着做一下这几个动作,如单手反方向拂面,随手取物遮住半边脸,借助头发遮挡部分面颊,让你瞬间变得美美哒。

References:

Barrett, L. F., Lane, R. D., Sechrest, L., & Schwartz, G. E. (2000). Sex differences in emotional awarenes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9), 1027-1035.

Brackett, M.A. & Salovey, P. (2006).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ith the 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Psicothema, 18, 34-41.

Farrelly, D., & Austin, E. (2007). Ability EI as an intelligence? associations of the MSCEIT with performance on emotion processing and social tasks and with cognitive ability. Cognition and Emotion, 21, 1043-1063.

Nolen‐Hoeksema, S., & Jackson, B. (2001). Mediators of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rumination.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5(1), 37-47.

Goldenberg, I., Matheson, K., & Mantler, J. (2010). The assessmen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 comparison of performance-based and self-report methodolog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86(1), 33-45.

Rogers, K., Dziobek, I., Hassenstab, J., Wolf, O.T., Convit, A. (2007). "Who cares? Revisiting empathy in Asperger syndrome". J Autism Dev Disord, 37 (4), 709–715.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