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如何,就看这三点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电影叫《29+1》,一部剧情平淡的小成本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即将步入三十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大部分同龄女性都会面对的困扰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个是即将踏入三十岁的林若君,面对压力升级的工作挑战、双亲病重、仿如鸡肋的爱情关系......突然来袭的这些不安,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另一个同样是即将迎来三十岁的黄天乐,却永远乐天知命,不为生活所困扰,身患癌症却坚持环游世界,寻找爱情,甚至从未因为微胖身型错过美食。

两位女主的性格让画面色调成为鲜明对比,前者灰暗阴郁,后者明亮温暖。

因缘际会林却搬进了黄的家,看到了黄的自传式日记。慢慢的了解了这样一位可爱的胖胖的女生,也慢慢的被她乐观的生活态度所影响。

影片最后,导演借黄天乐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生命的每一天都在倒数,剩下多少时间都好,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让我想起《造物有灵且美》这本书,里面讲述了一群做自己想做的事、从容而专注的造物者们。

01

深山里的造纸人

有一对夫妇,住在山中峡谷的大自然里,耕田、造纸、听音乐、打理房子,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生活过得朴素又自在。

他们用用手耕田种稻,亲手种植用来造纸的楮树,亲手造纸。

虽然造纸得来的收入有限,使得他们生活拮据,但夫妇的神态气质、家居细节,却毫无贫瘠之气。简约而清逸。

他们造出来的纸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大特色,但却让人感到特别优美。

是什么造就了他们造出的纸具的特别之美呢?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在触摸着楮树皮时,她就是楮树皮,上浆时她就是浆,刷制时她就是刷子,每条楮树皮都各有不同,她会化身成她手中将要变成纸的楮树皮,她会化身成那楮树皮想变成的纸。

所以,她做出来的每张纸都各异。

由此看出,他们在造纸的过程中一直都很享受过程,同时将“自我”融入到了这个过程中。这才是他们的特别之处。

这大概就是造物的精髓所在,全身心的投入自己正在创造的事物中。试问,我们在做一些事的时候能否做到全身心投入?

大多数的人都变得越来越浮躁,只想着快速得到好结果,而没有想在过程中实打实的去做。

奚梦瑶在上海的维密秀上献上该秀的史上第一摔,有人为她开脱,有人认为她不够专业。其实在我看来,她的确是心态“飘了”,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更多地去展现其他的东西。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用心”两字。

你有没有用心,结果都会显现出来的。



02

古老瓮器的保护者

韩国的传统住房里,院落墙边或者角落里,总会有一个瓮台,专门摆放大小瓮器。

现如今,在生活现代化的迅猛潮流中,瓮台不知不觉被淘汰,消失不见了。

有一对韩裔夫妇生活在日本,在一次韩国的旅行中偶遇了一件传统瓮器。他们觉得它很美,便带回了日本。之后,他们用十年的时间收集各种瓮器,至今数量已超两千。

为了让更多的人鉴赏收集来的瓮器,这对夫妇将旧屋改造成一件艺廊,每月初开放十天,同时也会举办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展。

这让本来即将淘汰、无人问津的日常用品,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与欣赏。

就像夕阳一样,我们总觉得即将消失的东西格外有美感。

然而我们忘记的是,其实从一开始,美一直都在,只是无人注意到,一旦即将失去时,才会想起它们的万般好。这个道理,于人与物都是如此。

我们常常会感到生活无趣,但其实是自己忽略了身边细微的美好。

心态决定一切,你想看到什么,世界就会让你看见什么。

03

玻璃工艺作者的独白

有一位名叫荒川尚也的玻璃工艺作者,手工制作吹制玻璃。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飞速跃进,玻璃制品行业被大厂商垄断,玻璃工匠们不得不在炽烈的行业竞争下找活路生存,被迫与机械比手艺,努力试图做出生产线一样的质感。

即便如此,无数手工作坊还是败下阵来关张倒闭,但荒川找到了另一条活路——制作民艺风格的玻璃制品。

什么是民艺?荒川认为:

只是将材料作为加工的物质,用技术做控制管理的,是工业;用材料去表现人的自由意志的,是民艺。

他体会到,材料即是一种自然,某种意义上说材料本身带有生命力,造物的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造物是与自然的对话。

小玻璃工坊靠制作模仿生产线风格的制品早已无法生存,唯一的出路是发挥个性做手工玻璃。

荒川每一件作品都需要极为复杂的工序制作,但当每一件作品完成时,一种超越玻璃本身的美倏然而生。

人生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我们也会有觉得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时候,觉得自己坚持的事情、拥有的信念无法与更多的人产生共鸣的时候。特别是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时,孤单、无力感席卷全身。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你做的事是值得做的,只要你有足够的信念做下去,你就可以有无数的办法将它做好,哪怕没有人理解你。

与“匠人”相比,我更喜欢“造物者”这个称呼,因为它看起来平凡了点、自由了点。这些造物者们,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造物,往往能够让你完全关注于当下,整个造物的过程,因为你打心底的热爱和创造的自由让你可以心无旁骛

你在不自觉间表达自己的心境,从心底享受制作它的过程。当物体从零散杂乱变得美丽有形,就会有一种满足的成就感产生。

其实我们都可以称为造物者,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也都是在创造,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从心底里享受这个过程。

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太平静,一个造物者一旦变得急功近利,他就再难享受造物的乐趣。

金钱具有魔力,它常常可以让一个人完全忘记初心,虽然忙碌却并不清楚自己究竟在追逐什么。

所以,真正的造物者往往是安静的,他们从容而又专注,不为本身以外的东西驱使。

希望我们也能成为这样的造物者,为各自的人生信念而活:

我只是在做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

不勉强自己,不为难自己,慢慢地一心一意做好当下力所能及的事就好。

参考书籍:赤木明登《造物有灵且美》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何似,精读主创。平凡生活中,有暗香盈袖。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