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谕吉《劝学篇》: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的教诲

汉译名著700种之第101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这就是说天生的人一律平等,不是生来就有贵贱上下之别的。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本应依凭身心的活动,取得天地间一切物资,以满足衣食住的需要,大家自由自在、互不妨害地安乐度日。但如环顾今日的人间世界,就会看到有贤人又有愚人,有穷人又有富人,有贵人又有贱人,他们之间似乎有天壤之别。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理由很明显。

—— 《劝学篇》

福泽谕吉(1834~1901),日本近代教育家、思想家。出身于下级武士家庭,曾三度游历欧美,一生积极从事翻译和著述,进行出版和教育活动,介绍先进国家的情形,促进日本的“文明开化”。

1.假如人民的品质比今天还要差,而且陷于不学文盲,那么政府的法制就会比现在更为严厉。又如人民都有志于学,明白事理,并能趋向文明风气,那么政府的法制就会达到宽厚大度的地步。可见法制的宽严,只按人民的德与无德来自然伸缩。没有人喜欢苛政而嫌恶仁政,也没有人不愿本国富强而甘受外国欺侮,这是人之常情。

2.生于今世,具有报国之心的人,谁也不必身心交瘁,忧虑不安,只要他的主要努力方向是基于人情,首先端正本身的品行,笃志博学,并具备适应其身份的智德,则政府施政即易,人民也不会以受其统治为苦,从而各得其所,大家同心协力来维护全国的安宁秩序。现在我们劝学的宗旨也就在于此。

3.一个青年学生只读了几本书就想做官;有志经商的人仅只有几百圆资金,便想假借官府的名义来做买卖。设立学校要官许,传教要官许,甚至牧羊养蚕也要官府允许,大概民间事业中十之七八都是与官府有关的。因此,举世人心风靡,羡慕官,依赖官,害怕谄媚官,丝毫不能发挥一点独立的真精神,其丑态实在是不忍睹。

4.从前有的人口头上说“贫者士之常,尽忠报国”,却贪婪地吃光农民生产的大米,而面有得意之色。时至今日,生活实际困难,却不知有输入的枪支而购进刀剑,结果为着博取一时小利,却因存货不能销售而后悔。

又有人专门研究中日古籍,不管日新月异的西洋学术,过于信古不疑,这就像念念不忘过去的夏季盛况的商人到了严冬来临,还买进大批蚊帐。

还有些青年学生学问尚未成熟便遽然求作小吏,以致一生沉沦于微职,就像把做成一半的衣服押在当铺里赎不出来一样。

也有人尚未具备史地的基本知识,连写普通的信都感困难,却妄想阅读高深著作,开卷不到五六页,又改求他书,这就像手头并无资本就做起买卖来而又不时改变行业样。

又有人虽然读过许多中日两国与西洋的书籍,但不知天下国家的大势,不能解决个人与家庭的生活,这就像连算盘都没有购置,就经营起杂货生意来一样。

还有只知治天下面不知修身的人,就像建议邻居算账,却不知盗贼已进入自己的家里。再如有人口头高唱进步而心中无底,不去考虑自己究竟是何种人物,就像仅知售品的名称而不知其价格。

以上种种不合理的现象,现今社会上触目皆是。追溯其根源,就是由于人们与世浮沉,不注意自我检查,对于从前干过些什么,现在正干什么和今后应干什么自己均未加以检查所致。所以说为着了解商业经营的情况,树立今后的计划,就必须作账目的结算;为着了解本身的情况,建立今后的努力方向,则须作智德事业的检查。

猜你喜欢: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纪念版 分科本 哲学255种

(陆续更新中)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