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落叶缤纷也是一种美

日前,“生命教育与死亡辅导”清明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授田松、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教授胡宜安、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伊华、陆军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端祺等专家共话生命与死亡,为中国当代社会的生死教育、生死观念提供借鉴。

张克伟 绘

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好的死亡”

田松

死亡不是疾病,而是人生的一部分。就像怀孕生孩子不是疾病,是生命的一个过程,是人生的一部分一样,死亡不应该成为意料之外的事。

我们现在只有人生观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人死观”。我们经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们诅咒一个人的时候会说“不得好死”,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死亡有好的也有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浑身插满管子躺在医院里,在临死前见到的是一些戴着口罩的陌生人,而不是自己的亲人,这样的死亡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

在传统文化中,死亡是非常严肃的,不是草率的、无奈的,死亡是有陪伴的,不是孤单的。在这种状态下,生和死是渐变的过程。

根据纳西族人的传统,当老人病危时,应及时通报至亲成员前来守护。村邻、好友、亲戚也会主动前来关心守护。在纳西族人看来,人到老年辞世顺乎自然规律,是正常的人生历程,所以一个人的死亡是被接受的。死者个人知道他要死亡,而所有的人也都接受他的死亡。弥留之际的人在床上逐一和亲朋好友告别,一个个交代后事。死者死亡的过程,是由全村人一起陪着的。

丧葬仪式,同时也是死亡文化传承的过程。在葬礼中要唱诵经文,然后送别死者,把死者的灵魂一步步引向以前生活过的地方。这时候全村人,尤其是孩子们,目睹了、参与了、陪伴了老人的死亡,这个死亡就给他立了一个榜样,他知道什么样的死是好的,他知道自己将来怎么样去死,这时候死亡并不完全是神秘的、畏惧的,这样他将来面对死亡时才可以坦然接受。

在作家丁宗皓的散文集《阳光照耀七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祖父是躺在他生活了一辈子的茅屋的中央等待死神降临的。那时姑已拿出她20年前缝制的殓衣放在旁边,棺材也准备停当。我是亲眼看着他离去的,起初能坐起身,后来只能动手,再后来只能用眼睛说话。我由此知道一个人是怎样消失于这个人世的,我仿佛看见祖父的灵魂正一点点地走开。”

这个过程中老人知道他什么时候死,知道他生命的过程,死亡对于他来说不是完全被动的,他自己是有清醒认知的。

一些动物也具有认知死亡的能力,比如大象知道自己要死了,它会自己离开象群,走到墓地。

死亡是一种能力。当年弘一法师临终前写下绝笔“悲欣交集”,然后以涅槃卧,安详圆寂。

其实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这种能力。比如临死的老人一口气一直吊着,因为小儿子还没有回来,等儿子回来了,老人才死。在这个过程中,死亡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然而,现在的科学技术在某种程度上阻拦了主动的死亡,把死亡的能力破坏了。

北师大一位院士曾经立下遗嘱,他不接受临终抢救,不愿意插管。但这让他的家人和医院陷入两难境地,最终他的家人仍然觉得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医院也不愿意主动放弃抢救,这显然违背了院士当初的意愿。

死亡的场景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社会的死亡发生在自己的家里,死者是家里的主人,家里是他熟悉的环境,亲朋好友在这里和他一一告别。可是到了医院,是他的客场,他是这里的病人,主动权不在他手里,所以这个时候他的自主能力也丧失了。

现代的死亡仪式千篇一律。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都是整点开始,通常两个小时内结束,两边挽联换掉,又是下一个人的葬礼,整个过程是商业化、技术化的。很多时候,葬礼的主持人并不是死者的好友或亲属,他和死者是陌生人关系,是没有感情的。

传统社会可以在家停灵几天,那种温柔的过渡现在已经没有了。告别仪式的整个过程,缺少对死亡的尊重。似乎这事赶紧了了,了了之后该干嘛干嘛,生和死之间就像隔着一个闸门。而死亡没有得到尊重,恰恰是人生没有得到尊重的表现。

我由此产生了疑问:死亡能力的丧失,与社会整体的死亡文化的丧失是否存在关联?死亡文化的丧失是现代技术强制干预的后果吗?

讣告上常常写着“因病医治无效”,因病医治无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医治有效,就不会死亡,至少还能再活几年。由此我们会产生一种幻觉,对科学和技术的无限信任,让我们觉得现代医学无所不能,甚至可以对抗死神。

生态文明需要重建死亡文化,其中最核心的是我们要坦然面对死亡、接受死亡,这才是对死亡的尊重,也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到头这一生,难逃那一日。在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讣告里,写着“寿终正寝”几个字,这就是传统文化中好的死亡。

喜欢鲜花烂漫,也应该静待花落

胡宜安

2000年,学校里搞教育改革,我决定开设生死学这门课,没想到学生们很感兴趣,从那时一直坚持到现在。2016年,我的在线课堂上线了,效果也挺好。

虽然我上生死学这门课有十几年了,但是我内心对死亡那种莫名的恐惧还未排解。我上这门课,一方面是为了和学生探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我救赎、自我解脱。

为什么要开设生死学这门课?

第一,它是生命进程的内在需要。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解决温饱问题,中国人处于求取生存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之后,很多中国人不再追求大鱼大肉,我们的生命进程进入到追求品质的阶段。追求生命品质,就是要把生和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不是消极防御性的,而是一种内在的积极进步的东西。

第二,它是对生命悖论的思考。在科学昌盛的今天,现代科学可以延长人的寿命,但是它最终未能真正克服疾病,免除死亡,生的希望和死的绝望形成一种极度的紧张。因为老龄化等原因,我们更要直面衰老和死亡的危机。

第三,它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突破与创新。在过去的生活方式下,我们中国人用一种不言而喻的方式把生死问题缓解了。比如,农村的老人满60岁了,就开始暗示儿子得把自己的后事准备一下。儿子非常自觉,把棺木打好,放在旁边的偏屋里,老人家茶余饭后会踱步走到停着棺木的小房子里去看一看。这背后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研究生死,既要传承又要发展,因时势而变化。

目前,对于生死学的研究,大多是以死亡研究为主体,比如关于殡葬、临终关怀、死亡本质与心理、脑死亡、安乐死、自杀等,而较少研究关于生的问题,表现出“以死观生”的主旨。

此外,关于生死学,研究的大多是作为危机状态的生死问题,而很少给予人们正能量的东西。前不久,成都有一个姑娘,她爷爷80多岁了,身体不太好,这个女孩就想,怎么留下爷爷美好的瞬间呢?最后她决定和爷爷一起拍婚纱照。其实,这就是常态下的生死问题,人们可以以非常积极的态度把生与死柔和地放在一起。

我们总以为生死学是负面的,可是,死亡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恐怖。我们喜欢鲜花烂漫,但我们也应该静待花落,落叶缤纷也是一种美。从正面来疏解生死,这是生死学需要探讨的话题。

让告别变成一种艺术

伊华

去年有一部电影叫《寻梦环游记》,讲的是墨西哥的亡灵节,它让我们重新思考生死的距离、仪式的价值和意义。

殡葬从古到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的是生命的传承,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表现。而殡葬的社会价值,正是通过仪式感来呈现的。殡葬服务的仪式或庄重或寂静,在每一个细节之中,让死也可以矗立起来,和生一样有尊严。

我们每个人都参加过追悼会,中国殡葬协会会长陈群林先生把常规的追悼会归纳为“131”模式,即“一枝花、三鞠躬、绕一圈”。显然,这样程式化的过程,很难唤起人们心中的温情和归宿感。

于是,上海福寿园率先尝试殡葬礼仪改革,并在2008年面向社会,成立了“白色天使”礼仪策划团队。著名导演谢晋的追思会,地点出人意料地设在社区里,仪式环节包括天堂来信、电影回顾、角色人生,层层递进,从事业和生活各个层面展现了谢晋导演精彩的一生。媒体对此报道后,市民反响强烈,新华社的报道中更是赞誉这次追思会是“让告别变成了一种艺术”。

殡葬礼仪师或者策划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位编导,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将逝者的生命之美浓缩、演绎,这绝不亚于任何一场精彩的剧目。

一位留美的女士叶落归根,回到故乡安葬。告别仪式现场,由白色和紫色两种色彩构成,浪漫而神秘,那是这位女士生前最喜欢的颜色。仪式上没有哀乐,而是选用了优雅的爵士乐,因为她上世纪30年代生活在上海,最喜欢老上海的爵士乐。虽然家属和亲朋好友们都流下了眼泪,但是这与传统概念中的哭天抢地完全不一样。这场生命的告别,对亲朋好友来讲,是一次温馨的回忆,是一次生命的洗礼。

我从事殡葬行业22年,几乎每天都在触摸那些鲜活的生命故事。在我看来,生命的离开并不是生命的句号,它应该是人生的破折号、惊叹号和省略号。

我曾经接待过德国著名摄影师劳尔先生,他在中国举办一个民间文化摄影巡展。当时我问他:劳尔先生,为什么在你的清单里有一个现代墓园的拍摄任务?结果他的一番话让我非常震撼,他说:“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如果连死都能做好,生将不是问题。”

殡葬究其根本,正是为生者建立起一个心灵层面的意义世界。每一场仪式不仅是对逝者生命的浓缩,也是让更多的生者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修正未来的人生方向和生命轨迹;而这种体悟,更可以从小家到大家,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真正做到让生命影响生命。

我们为什么提倡生前预嘱

刘端祺

推广生前预嘱,是要让更多人知道,按照本人意愿,以尽量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世,这是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生前预嘱不涉及财产继承、婚姻情感、亲朋关系、医患利害、治病花费,也不涉及安乐死。很多人认为签了生前预嘱,就是准备在某一天给自己实施安乐死,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安乐死在目前的医学界是不赞成、不提倡的,因为安乐死直白说就是“辅助死亡”,违背了医生救死扶伤的最基本的宗旨。所以,生前预嘱和安乐死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在提倡生前预嘱以前,我看到很多病人在亲属的坚决要求下接受了各种抢救,最后非常痛苦地死去。所以签订生前预嘱,可以让人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事先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

阿尔伯特·史怀哲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医生,曾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在德国开始行医,后来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非洲广袤的土地。他曾经这样谈到死亡:“我们终将面对死亡,但如我能使患者在死前享有片刻的安宁,将是我神圣而崭新的使命。”他把死亡前的片刻安宁看得至关重要。

90多岁的王女士是我国第一位执行生前预嘱的人,她也是第一批填写生前预嘱的人。她曾说,自己的几位老战友在去世前都遭受了很多痛苦,国家花了很多钱,家属费了很多心,她坚决不要这样,最后她在医院里非常安详地去世了。

我们到一些养老院去推广生前预嘱,无一例外都被负责人一口拒绝。他们觉得和老人提这事就是咒老人死。但实际上,我们每次宣讲的时候,周围都会有很多老人主动围成一圈来听有关生前预嘱的事,这说明老年人需要了解这些。

不只老年人需要,其实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和老人以及子女、兄弟姐妹一起谈论这个事,大家就会直面死亡,明白父母、家人的陪伴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走到人生的终点,从而使人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解放周末”)

这是“朝花时文”第1528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