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秘境之旅(云冈石窟)

原标题:山西——秘境之旅(云冈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目前我去过其中的前三个。虽然麦积山在我心里神秘感排行第一,争取今年去一次吧。

简单叙述一下对我个人而言第一感官上前三处石窟的不同。

敦煌莫高窟号称是中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目前看来应该也是保护的最精细的一处。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民间工程。敦煌莫高窟以壁画、泥塑著称。这里的壁画有4.5万多平方米,其内容除了佛经故事外,还有大量的人类渔猎、耕作、制陶的生活场景;也描绘了当时的生产交通工具,如车船、农具、织机等;还保留了大量的亭台楼阁、塔寺店铺、桥梁水榭等古建筑形象。

莫高窟出于保护的角度,对外开放可参观的石窟不多,隔一段时间就循环换一批。平时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敦煌题材的图画等,所以不陌生。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非常有佛性的,与政治相关的意味不浓,所绘所画的人物飘然欲仙,可能是平时经常见到这类题材,并不觉得很异域风采或者很新鲜,更多的是一种终于朝拜到真面目的赞叹。在画工上也堪称一绝。

莫高窟内完全不许拍照,没有自己拍的图。图片来自网络。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是皇家钦点的工程。它是历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公元493年,时白寤帝北魏孝文帝入主中原,迁都洛阳。此皇帝极为开明,除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处,还尊崇佛教,发愿营造已初步开凿的古阳洞——这是龙门石窟最早开凿的洞窟。继孝文帝之后,历代皇室纷纷效法,北魏隋唐长达400多年的连续大规模营建开始,“皇窟”遂成规模。

也就是说,云冈石窟早于龙门石窟,北魏文成帝先在此开凿,后来迁都洛阳之后才开凿的龙门石窟。这时候经过一段时间汉化,造像风格明显更柔和,更清秀。另外从山体上来讲龙门属于石灰岩,细腻、紧密、生动。造像的面部服装与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汉唐时期风格更接近。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是北魏迁都以前的皇家作品。总的来讲风格就像介于莫高窟和龙门石窟之间。云冈同样以壮观的石刻闻名,可能这么一说让人第一反应就是像龙门石窟一样的石刻,其实精彩的部分完全不同。

云冈石窟有很多精美的泥塑。云冈属于砂岩,所以艺术表现更加粗糙、大气。风化非常严重。石刻艺术线条粗犷、硬朗、简洁。面部特征具有比较明显的印度派系。少数民族特点更鲜明。一脚踏进泥塑殿内,整个人被震撼的恨不得扑上去。泥塑有别于石刻的简洁风格,非常繁复,从花纹到佛像,填满了整个空间,但非常和谐有序,颜色运用浓烈而活泼,面部刻画虽然不追求精细但非常有神。

相比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保存的更好一些,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所以参观的面积比龙门石窟小不少。

总之经历过无数次损伤重建,见证过无数次繁华衰败。目前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

声明一下,为了保护古迹的颜色,拍照不可以用闪光灯,另外,本文中出现的图片都是在可以拍摄的洞窟内拍摄的。有几窟极其精美的是不允许拍照的,在这里也没办法向大家展示,快快去实地看吧。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

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大自然风化的纹路也非常美。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我去的时候在维护无法参观。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精美无比,不允许拍照。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后面~~若干窟~~~~~~~~~云冈佛像的眼睛经过一次再加工,最原始的风格是一条细线的,后来把眼睛放大,镶嵌上琉璃宝石的眼珠,现在都已脱落。另外,在石窟内有些石刻上添加泥塑,为了更好地附着在佛像上,会用木桩打在石头内起到支撑作用,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石刻上有一些方孔的原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