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兵曾保家卫国上战场 说“穿上军装很神圣”

原标题:85岁老兵曾保家卫国上战场 说“穿上军装很神圣”

抗美援朝老兵江安福

江安福讲述过去的故事

江安福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复员军人证

看看英雄当年的照片

弟兄踊跃赴国难

舍生忘死斩楼兰

命殒青山山常在

胜利归来享丰年

青葱岁月里,他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离开家乡,走出国门,奔赴战场;枪林弹雨中,他不惧生死勇敢杀敌。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说起自己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仍然激情飞扬。他就是抗美援朝老兵江安福。7月16日,记者来到正阳县陡沟镇常闵村江安福家,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

老人接受采访很激动

当天上午11时记者才打听到这位老人的联系方式,原本上午约好的采访,由于要赶约100公里的路程,到了下午才赶到。在家等候的老人很着急,电话中,他的大女儿江桂兰告诉记者,老人把复原军人证、身份证、抗美援朝纪念章拿了出来。

记者到达常闵村时,老人早早地在门口迎接。江桂兰笑着说,父亲听说记者来采访,特意换了一件干净衣服,精神特好,吃过午饭就坐在门口等候记者的到来。

见到记者,江安福老人非常激动。他拿出两枚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枚上面写有:和平万岁,一枚上面写着:抗美援朝纪念章,还有一个复原军人证明书。

“以前有很多证书,由于多次搬家遗失一部分。”江桂兰说,只有这三样东西父亲把它们当宝贝珍藏起来。他们家本来在四川省金堂县,因为父亲当兵时到过河南郑州,了解到河南物产丰富,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初,把家迁到了河南正阳。采访中,江安福老人带着浓浓的四川口音,时不时需要他的女儿江桂兰“翻译”一下。

江安福老人虽然已85岁,但身体硬朗,思路清晰。谈到抗美援朝,他很激动。

兄弟俩同时奔赴战场

“当时是响应国家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兄弟俩才去的。”江安福老人说,当时声势浩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天天动员,大会宣传小会讲,让他们这些热血青年保家卫国的热情更加高涨。

“那年我21岁,弟弟才19岁。”江安福说,1953年,他首先报名参加志愿军,弟弟看到他穿上了军装很羡慕,就和他商量也要报名参军,怕爷爷奶奶和父母不同意,就偷偷地报了名。他还清楚地记得临走时,奶奶抱着他哭的场面。奶奶抹了把眼泪说:“好孩子,一定要打胜仗!好好地去,好好地回来。”奶奶的这句话至今让他记忆犹新,也激励他在战场上勇敢杀敌。

“弟弟忽然穿上军装要离开家时,我父亲发现了,说什么也不让他走。”江安福说,父亲哭着拉住弟弟的手说什么也不愿松开。但弟弟执意要参加志愿军,他说:“穿上军装很神圣,我就要保国杀敌,等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再孝敬你们。”

弟弟不顾家人的阻拦和大家一起离开家乡,从四川出发坐了半个月的车才到达鸭绿江边。在鸭绿江边,他与弟弟分手。后来,弟弟被编排到步枪连,他被安排到机枪连,从此再没有见过弟弟,直到有一次在战斗中,连长告诉他,他的弟弟江安德牺牲了。讲到这里江安福老人的眼睛湿润,声音哽咽,说爷爷因为弟弟的牺牲痛不欲生,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随时准备牺牲

“我是幸运的,很多去的人都没能活着回来。”江安福说,有的人结婚三天后就参加了抗美援朝,有的在老婆怀孕时就走了,很多人在朝鲜牺牲了。

他们是夜里跑步过江,怕敌人发现轰炸。一过鸭绿江就听到飞机的轰炸声,他们在山里作战,山被炸得千疮百孔,地上到处是牺牲的战士和美国鬼子的尸体。连长告诉他们树下就是他们的家,大地就是他们的床。

60多年过去了,江安福老人还清楚地记得,到朝鲜以后,他们白天挖山洞,晚上行军。因为白天不能行军,白天敌人的飞机飞得很低,发现他们就会轰炸。

“只能向前冲不能后退。”江安福说,每天晚上都走路,白天头上还要戴个树枝圈,身上也要插上树枝,这样在山里行军和挖山洞时不易被敌人发现。

“走着走着,发现哪里有敌人说打就打。”江安福说,到处都是尸体,他们踩着敌人的尸体前进。不知道自己哪会儿就死了,他也不惧怕,时刻准备着牺牲。他说,为国牺牲是光荣的。

“我们在朝鲜都是靠山地。”江安福说,敌人靠飞机大炮,他们只能靠挖战壕,挖山洞,看见敌人就打。一次,部队休息时,遭到几十架敌机的低空轰炸。幸存的战士用毛巾包裹着战友的头,用被褥包裹着遗体,就近埋在半山坡中。说起这些事,江安福眼泪汪汪的。

山洞遭轰炸战士被埋

为躲避轰炸,部队分别驻扎在不同的山洞中。一天夜里,江安福所在的部队在山洞中休息时,敌机开始进行超强度轰炸,山洞中顿时尘土飞扬,洞口被炸塌,一部分战士被埋不幸牺牲,场面惨不忍睹。幸存的战士背起背包继续行军。

江安福说,有时一连打几天仗,感觉到处是枪林弹雨,晚上天空是通红的,每天敌机的轰炸声不断,他的耳朵就是在战场上被炸聋的。

“只要战旗一挥,我们就立刻向上冲,向前冲。”江安福说,手里的机枪不停地扫射,他的枪法很准,扫射美国鬼子很过瘾。看到美国鬼子他就撵着打,直到他们投降。有一次,他们几天几夜连续打仗,打死了多少敌人也无法计算。那一次,他们端着枪撵着敌人打,敌人不但死伤惨重,还被活捉了一部分,成了我军的俘虏。他们还在战场上捡敌人的枪,捡了一天。他分了三杆枪,背着三杆枪和行李继续行军。

“我们整天住在山洞里,敌人封锁了下山打水的道路。由于喝不到水,我们都渴得满嘴起泡,吃炒面都咽不下去。”江安福说,“当时的生活非常艰苦,战士们每人背着一个又细又长的布袋子,里面装点炒面,饿了就抓一把吃。”

“我们打起仗来非常勇敢,有一次我们就把敌人撵到飞机场上打。”江安福说,一直打到敌人缴枪投降。

“敌人打不过咱们,只好通过谈判来解决争端。”江安福说。

全家从四川迁到河南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江安福和参战官兵一起坐上了回家的列车,大家特别高兴。他虽然也很高兴,但想到同来的弟弟永远留在了战场,就抹起了眼泪。回到祖国后,他怕没法向父母交代,不敢直接回家,又到江苏、郑州等地学习,直到1957年复员,才回到家乡。

“回国后,有一次我到郑州学习,得知河南物产丰富。”江安福说,又听战友讲,河南省正阳县产花生,家家都用炒熟的花生招待客人。

回去后,他给孩子们讲述河南的富裕,孩子们羡慕不已。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经人介绍,他把自己的大女儿江桂兰嫁到了正阳县陡沟镇常闵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携全家迁移到正阳,户口也迁到了正阳。他的五个女儿全嫁到了正阳县的农村。

如今,江安福的老伴已经去世,五个女儿在正阳县有的承包土地、有的开办稻米加工厂等,生活得都很幸福。每个月,正阳县陡沟镇会准时把他的抗美援朝福利待遇打到银行卡上。

“在朝鲜战场上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对我的一生影响深远。”江安福的脸上满是自豪。他告诉记者,多年来,自己一直叮嘱子孙后代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踏踏实实地做人,听党的话。

“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付出。”江安福说。(供稿:正阳县委宣传部 作者:李玉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