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产准妈必须知道的6件事情!每一件都很重要!

原标题:待产准妈必须知道的6件事情!每一件都很重要!

每个准妈妈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命都充满期待。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多数准妈妈往往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入院,不知道该准备什么物品,结果导致孕晚期过度紧张手忙脚乱。

1.见红不要急

大部分孕妇在临产前24-48小时内,阴道内会排出少量血性黏液,我们称之为"见红",如出现"见红",这通常是准妈妈分娩即将开始的比较可靠的征象。但这时的准妈妈们不必过于紧张和焦虑,需要做好随时入院的准备,等待规律宫缩出现后立即到医院待产。但是如果阴道流血量超过月经期量,就很有可能是异常情况(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2.腹痛辨仔细

妊娠晚期,准妈妈会对久仰大名的"宫缩"紧张而兴奋。但是一定要学会辨别宫缩和其他腹痛。首先要区分真假宫缩:妊娠中晚期,许多孕妇就会出现宫缩,表现为下腹部的紧缩感,小腹出现一个较硬的包块,会让孕妇感到不适,但多数没有疼痛感,且不规律——这种情况是"假宫缩",就是不会引起宫口扩张的,宫缩临产前,由于子宫下段受胎头下降所致的牵拉刺激,"假宫缩"的情况会越来越频繁。

临产的宫缩一定是规律的,每3-5分钟一次、每次持续半分钟以上,宫缩时小腹包块变得像石头一样硬,并伴有强烈的下腹痛感,有的孕妇则以腰痛更突出。也有的孕妇会感觉疼痛不明显,但是这种情况实在太罕见了!辨不清是否规律宫缩的准妈妈可以耐心地做个宫缩记录,在观察中如果出现"见红"或是阴道粘液状分泌物增加就可能是宫口开大的表现,可以毫不犹豫地办理住院;如果宫缩时伴有明显便意,那则是胎头下降造成的,就要尽快入院了。

当然,对于居住地离医院比较远的孕妇,或者自己感觉把握不好规律宫缩的孕妇也可以提前来医院就诊,让医生帮你拿主意。对于经产妇,即使宫缩间隔大于5分钟,只要很规律,并且程度较强也要及时入院待产。

宫缩的时候,丈夫或者是产妇周围的人们要让产妇放松情绪,有规律的深呼吸,这样可以缓解疼痛,并且延缓宝宝的出生。还可以使用注意力转移的方法使产妇消除紧张,使其全身放松,给产妇一个放松的姿势,放松的环境。如果刚好在外面不要让人群围堵着,这样会让产妇更紧张。

3. "破水"需小心:

"破水"在医学上称为胎膜早破,表现为阴道突然流出淡黄色或白色的液体,带点腥味,不能控制,先是大量液体流出,随后是慢慢地渗出。(有一些准妈妈不能够区分是尿液还是破水,从流出液体的形状上上看,很难区分是羊水还是尿液,如果是漏尿的话,产妇是可以控制尿的流出,但是羊水的流出是无意识的,不能控制的)。如果出现了"破水"不论是否临近预产期,是否有宫缩,都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防止引起细菌感染。就诊途中,一定保持平卧位,把臀部稍微垫高。一是可以减少羊水流出量,二来可以防止脐带脱入阴道内导致胎儿死亡。

4.胎动很重要:

孕晚期,准妈妈还要学会计数胎动:规范的计数胎动的方法是每天早、中、晚各计数胎动1小时,胎儿连续动到不动记为一次,正常每小时胎动3-5次。如果胎动与平时相比异常活跃或减少,则可能是胎儿宫内缺氧的信号,就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必要时还要住院观察。

有些准妈妈工作比较忙或者比较粗心,没有按时计数胎动,那也不必过度担心——只要注意到宝宝按照平时规律活动就好;有的宝宝在计数胎动的这个小时可能睡觉了,没有明显胎动,遇到这些情况准妈妈就可以继续观察1小时,或者想办法唤醒宝宝,再计数1个小时。总之,胎动是准妈妈感知宝宝宫内安危的最直接而又最容易实施的方法。准妈妈即不能对宝宝的胎动不理不睬,也不要稍有胎动改变就坐卧不安,过分焦虑。

5."过期"不过期:

如果到了预产期还没有临产,不要太担心。真正的"过期妊娠"是指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仍未临产的情况。其发生率占总数的5%-12%,但若过预产期将近一周还没有分娩迹象,就应及时入院,加强监测,并听从医生安排接收相应的催产措施,防止过期妊娠和胎儿意外。

及早确定分娩医院,最好选择一直做产前检查的医院,便于医生更好地了解个人情况,及时对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正确诊断。尽量不要在临产时临时改变分娩医院。 住院后有一些医院一般不允许陪护,所以不要忘记随身带好手机,并且充好电,这样可以方便和家人通报情况。

6.待产装备要备好:

刚生产完的孕妈妈相对对卫生环境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准备产妇衣物时,一定要有相当高的要求,最好以纯棉为主,使用同时保持清洁卫生。

咨询

&

预约

①下拉到任意一篇文章底部,点击“阅读原文”方可“在线咨询/预约”

②拨打咨询/预约电话:028-87633999

(图片来自网络)

(此文整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版权,除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出处。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

成都市西区医院(产科)关爱母婴健康,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如想获取更多健康资讯,请到本文最上方点击"成都市西区医院产科"并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直接“在线咨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