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忠山:爵士乐的一切,都允许即兴

  

  

  

  顾忠山被爵士乐迷亲切地称作老顾,或是另外一个也许更贴切的名字—— Mr.Cool。他的履历耀眼:华裔美籍吉他演奏家、作曲家,中国爵士乐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教育家,Red Groove Project(红节奏乐队)领队,与顺子、莫文蔚、那英、李荣浩等知名歌手合作。当身材高挑,举止绅士温柔的老顾,略带腼腆地聊起音乐时,你会慢慢发现,他的酷似乎和音乐共生,浑然天成。文/杜梦茜

“乐队第一次表演,台下只有四五个人”

  

  从小在洛杉矶长大的顾忠山,并非出身于音乐世家,他对音乐最初的爱是从听迈克尔·杰克逊早期音乐开始的。和大多ABC家庭不同,父母没有逼迫他像同龄人那样,学一门在别人看来更“高大上”的乐器,比如钢琴,而是送了他一把吉他。12岁的顾忠山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从此沉迷于六根琴弦,最猛的时候每天练琴10小时,平均每天也要练4到5个小时。青春期时代的他,更偏爱的音乐风格是Alternative Rock(另类摇滚)、朋克音乐和Classic Rock(经典摇滚),拜同为左撇子的Jimi Hendrix为吉他偶像,爱听The Smith,Joy Division,The Doors,David Bowie,如此看来,顾忠山当年的音乐口味和现在他玩的爵士乐风格很不一致。面对这种反差,老顾认真地想了想,答道:“差别是挺大,不过都是音乐,我现在也还经常听The Smith和David Bowie呀。”

  

  高中的最后一年,顾忠山和朋友们组起了乐队,除了担任乐队里的吉他手,他也开始尝试写点自己的东西。聊起自己十六七岁的乐队经历,老顾笑得很开心:“那天我们在好莱坞演出,台下的观众数目跟乐队人数差不多吧,四五个人。”这次玩乐队,一个很大的收获来自于跟队友音乐世界的碰撞,“我们都是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只有鼓手年过三十。他在音乐上的见识比我们广很多,是他向我介绍了各种各样类型的音乐,尤其是爵士乐”。让他印象最深的,是那张由三个伟大的吉他手Paco de Lucia,John McLaughlin,Al Di Meola合作的吉他专辑。“我听了这张专辑才知道,哇,吉他竟然还可以弹成这样!从这以后,我听摇滚听古典也听爵士,音乐世界才真正打开了。”也是从这时起,顾忠山开始练习爵士吉他。爵士乐对每种乐器表现空间的容纳性,以及对音乐本身强有力的诠释方式吸引了他。

  

  在洛杉矶就读音乐学院爵士乐演奏研究生毕业后,顾忠山来到波士顿继续攻读作曲和爵士演奏的硕士课程,在求学的过程中他师从于一系列国际知名音乐家。1997年他来到中国,定居北京的同时开始在迷笛音乐学校和北京现代音乐学院任教,并组建了中国第一支Funk大乐队—— Red Groove Project(红节奏乐队)。2005年,他定居上海,开始在如今著名的中国爵士乐地标上海JZ Club驻演,并担任JZ School音乐学校校长。这些年中,他领队的Red Groove Project横扫各大爵士现场和爵士音乐节,首张专辑《浮Flow》一经发表就荣获台湾金曲奖演奏类最佳专辑、最佳专辑制作人、最佳作曲人三项大奖提名。在爵士乐之外,他开始与众多知名流行音乐人共事:担任顺子的音乐总监及专辑制作人,莫文蔚演唱会音乐总监,与那英、李荣浩、陈楚生等歌手的合作,逐渐打开了他在音乐中的新领域。

“十多年前的北京很好玩”

  

  艺术的创作与生活经历有关,在洛杉矶、波士顿、北京、上海四座城市生活过的老顾,体会到这四座城带给他的不同灵感。在他心里,十多年前的北京很好玩。“空气干净,我那时没车,天天骑自行车出门。北京地势平缓,自行车道又宽,特别适合骑车。”老顾有点怀念当时生活节奏还远没有今天这么夸张的北京,年轻的他演出赚的钱已足够花销,有时间就骑着自行车去朋友家喝茶聊天。现在,他很少再有这种轻松喝茶的时间,就像现在如刚出站火车般的北京,节奏越来越快。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他所成长的洛杉矶和波士顿,那里似乎永远稳定安逸,生活如一片平静的海。对顾忠山而言,要说真正的刺激来源,还是在中国。

  

  “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创作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感觉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你生活在北京或上海,这里的生活就会不断给你刺激。当然了,好的坏的都有。中国城市的变化非常快,我如果现在回洛杉矶,那里不会和我童年时有什么差别。但是,北京每隔一段时间就不一样了,比方说,现在的东直门,和十年前的东直门差别太大了,我都完全不认识了。”外界带给顾忠山一些创作灵感,但是另一方面,创作还是来源于自我的把控和同行间的推动。“来自同行的推动力在美国的感受更大些,毕竟美国高水平的乐手太多。在纽约,感觉谁都比你弹得好!在中国,你更需要用内在推动力来督促自己,否则容易懒惰松懈。不过现在中国的乐手水平在上升,我开始有危机感了。”

  

  这些年,穿梭于中国各大爵士乐现场和音乐节,顾忠山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节奏,他强调热爱爵士乐的人一定要去看现场演出。毕竟爵士乐的灵魂在于现场,魅力在于即兴。“爵士乐的现场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虽然听录音也可以感受到音乐中情感的撞击,但总没有现场更能带给人感动。即兴是爵士的魅力所在,很多音乐类型都有即兴的空间,但我认为爵士乐的即兴更宽广也更自由。或者说,爵士的一切都允许有即兴的存在,哪怕连演奏者与台下观众的交流,其实也是一种即兴。”音乐占据了顾忠山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音乐,顾忠山平常喜欢看书和看电影,不过仍是与音乐有关,比如Miles Davis的传记片。连交友,他都可以用音乐来感应判断:“如果我跟一个人在舞台上合不来,那台下基本也合不来。人和人如果能在音乐上联结,那么其他交流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中国爵士音乐人的水准在往上走”

  

  和顺子、那英、莫文蔚、李荣浩等知名流行歌手的合作,让顾忠山在流行乐界也占有了一席之地。对他来说,做流行乐是和做爵士很不同的体验。“以前觉得,我做爵士乐这么些年,做流行应该挺容易吧?开始做才知道,它的高标准体现在其他方面——你必须弹得非常精准!”爵士乐弹一段Solo,可以自由地玩上5分钟,偶有错音也不算事故,重新组合反而能玩出新的灵感。但流行乐手必须弹得完美无缺。“否则这段就过去了,你就搞砸了。”2006年,顾忠山第一次与流行歌手合作演出,第一次站在大型体育场巨大的舞台,老顾笑称“被吓到了!”“我一直很享受小型现场和观众互动的感觉,爵士乐很少有那么大型的现场,站在体育场里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那次演出后不久,顺子主动找到顾忠山,和他开始了长期音乐合作。类似的文化背景,共同对爵士乐的热爱,顺子带着顾忠山进一步走入了流行乐的世界。不同音乐类型之间的滋养,让顾忠山更好地在各种音乐类型之间游刃有余。

  

  在中国,爵士乐现在仍旧是一个年轻的,起步较晚的音乐类型。一切新的东西都需要发展的过程。“现在中国已经开始有一批自己的爵士音乐人,比如小川、夏佳以及今年刚17岁的阿布等,他们都非常优秀。因为网络,学习音乐越来越容易,很明显近几年中国爵士音乐人的水准在往上走,而且年龄越来越小。”从1997年开始,顾忠山在中国的20年中,算是爵士乐在中国的兴起发展至今“现场”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爵士乐在中国的种种发展浮沉,何尝不像一首即兴的、激情澎湃、充满魅力的曲子?

  TO问答时间

  TO:最初怎么想到成立红节奏乐队的?

  做这个乐队的初衷,是希望能成立一个既能在音乐上满足听众,又能让现场观众玩起来跳起来的Funk乐队。我个人很喜欢Funk音乐,也很喜欢给乐队中不同的器乐写一些编曲,所以很自然地就成立了红节奏这个大乐队。乐队里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外国人,大家都在中国生活,而且大家都想把Funk带到中国来,而“红”在中国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颜色,所以就起名为“红节奏”了。

  TO:红节奏乐队今年的新专辑《Proper up 正》里边有两首歌的名字很有趣,为什么起名叫“穿皮裤的勃拉姆斯”和“色狼的绝招”?

  “穿皮裤的勃拉姆斯”那首曲子的主体来自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我特别喜欢勃拉姆斯,尤其喜欢第四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于是就拿第四乐章的主旋律做了一些变化,尝试了古典乐式的编曲,但风格更偏Funk Rock一些。至于勃拉姆斯为什么要穿皮裤?我经常想如果勃拉姆斯活到今天他会写什么样的音乐呢?脑海中就浮现出了画面感:留着大胡子骑哈雷穿皮裤,像一个摇滚明星似的勃拉姆斯,所以干脆就叫“穿皮裤的勃拉姆斯”吧!至于色狼其实也没有什么绝招,我就是想到一种状态,一个觉得自己很帅很有自信又自认性感的男人如何表现自己,就像自然中雄性鸟类通过炸起夸张的羽毛来吸引雌性的感觉。

  TO:Chet Baker的传记片《生为蓝调》中Miles Davis 对Chet Baker说:“你需要经历生活再回来。”你对这句话怎么看?

  经历生活很重要,但不是说一定要经历完生活,才能做音乐。一边做音乐一边经历这样岂不更好?音乐的深度肯定和生活经历有关,无论是演奏还是作曲,内在都包含了你个人的整个过去,你的生活经历和技术共同积累下,才能表达出属于你的音乐深度。当然也有乐手不是这样,有的音乐家特别早熟,早熟到令你惊叹。我就见过一个12岁吹萨克斯的乐手,他音乐中那种打动你的情感都不知是从何而来,就像一个成年人在演奏,只能说他才华惊人。

  TO:你平时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我一直试图寻找一种平衡。我一边在做流行乐的巡演,一边继续做自己的音乐,还要在学校当老师,还要维持自己的乐队。这么多事情加在一起,不太容易掌握生活的平衡。理想的生活状态当然是杂事通通消失只剩下音乐,但又不可能,所以我还在慢慢找这个平衡点。

  TO:今年的创作和演出计划?

  主要是两个计划:我个人打算做一张三重奏的专辑,还会做红节奏乐队的巡回演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