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erious Talk Series | 来自西方的诱惑:为何中国设计师仍追求西方时尚机构关注?

在之前的上海时装周,《大都市Numéro》在LABELHOOD举行了一次随意但认真的对谈,一场不止于时装的“时尚论坛”。第一期,我们来谈谈“有来头”的中国设计师们,探索来自西方时尚机构的诱惑!

ON FASHION but NOT ABOUT CLOTHES

The Siren Call of the West: Why do Chinese designers continue to court the attention of the Western fashion establishment?

  来自西方的诱惑:为什么中国设计师仍在追求西方时尚机构的关注?

  

主持人/ Moderators

Numéro大都市》主编 Karchun Leung梁家俊

Vestoj》杂志主编 Anja Aronowsky Cronberg

嘉宾/ Guest speakers

时装评论人 唐霜

XU ZHI品牌创立者 陈序之

时装设计师 Steven Tai

  

  Karchun、唐霜、陈序之、Steven、Anja

Karchun大家好,我是梁家俊,《Numéro大都市》主编。Anja是 《Vestoj》杂志主编。我们在巴黎时常常有很多讨论。不是一定跟设计有关,反而是与fashion有关,另外层面的fashion,可能是在文化,或者是Political(政治) 的fashion。因为LABELHOOD有很多不同的年轻设计师。我们希望fashion不只是买东西,或浮于形式,还有更多不同的层面可以探索。于是有了这期访谈,也请和我们分享您的观点。前面我介绍为什么我们举办这系列对谈,我们想要从设计之外来分享一些时尚的其他方面。

Anja: 是的,当我和Karchun萌生举办对谈念头的时候,我们正在巴黎参加女装周。在看过那么多场的时装秀之后,都感觉心中稍有遗憾,尤其是在时装季你需要疲于赶场的时候,没有充裕的时间能让你细细回想“时尚”这两个字更为宽广的定义,是从文化角度而言也好,社会视角看到的也罢。因此我们决定在这三天中,每天就一个主题进行座谈。在接下来将会充满走秀、时尚和服装的日子里,每天我们会聊聊“时尚”本身,而不是聊那些衣服。这些访谈虽然出发点是正式的,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拘谨,畅所欲言。我想在开始之前,着重一点:这次我们齐聚一堂是为了好好地审视和思考“时尚”的内涵。

Karchun和我都是时装编辑,我们的杂志在某些地方非常相像,然而在一些方面也大相径庭。在我看来,《Numéro大都市》从版式和结构上更偏传统杂志,而《Vestoj》中刊登的文字会比传统杂志多很多。如果大家看一眼背景墙上贴的海报,其中一半来自《Numéro》一半来自《Vestoj》,就会察觉这两家杂志对于时尚摄影的不同理念。那么今天就顺着这个话题,聊聊我们口中的“西方”,比如说巴黎,或者更广泛地指欧洲和美国的时尚发源地…

Karchun:以及与中国设计师之间的关系。如今一批又一批的中国设计师正前往西方发展,我们想来聊一聊别人会如何看待他们,以及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回应。那么请让我来介绍今天的嘉宾:Steven Tai, 他是来自伦敦的加拿大籍设计师;陈序之,中国设计师,还有唐霜,她是位时装评论人。

Anja: 我们邀请来设计师初衷是请他们分享自己作为设计师的观点。他们对于这个访谈举足轻重,正因设计师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得以目睹眼前的时尚盛事。今天我们请来了Steven是因为中西关系这个话题上,他有着独到的经历和观点。Steven在国外长大,目前在中国发展自己的品牌;序之,有着中国背景,同时也在国外接受教育和文化的浸润;唐霜,也是常常在巴黎、伦敦和纽约间穿梭,对于欧、美、亚三地时尚的动向有着清晰的见解。我们今天的话题是“西方的诱惑”。我发现如今很多中国年轻设计师,比如在座各位,对于西方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巴黎已然是中国设计师们的聚集地。就这个话题,我们来探讨探讨,为什么哪怕现今中国坐拥稳健而巨大的市场,还是会出现这股“西方热”?

  

  Vestoj》杂志主编 Anja

Karchun: 事实是,中国设计师一直受到西方市场的高度关注,这也是我们想从这个话题切入的原因。Steven对我而言很耐人寻味的一点是他在我这里不是一位中国设计师。而序之肯定是土生土长的源自中国。这点不同非常有意思。

Steven: 所以这是区分我和序之的地方?我不是加拿大本土人,我们是如何不同的呢。

Karchun: 我自己也说不清。不过比起中国市场,你在西方或者日本,拥有更多的顾客。当我们界定一个人是否算中国设计师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有很多中国顾客。然而相比之下,你的中国买家没有那么多。

Xuzhi: Steven和我一起在伦敦圣马丁上学。我选择回到上海,创立自己的品牌,然后我把Steven也一路“拖”到了上海。

Steven:是的,序之把我 “弄”到了这儿来。在过去三年中,其实我在中国没有什么动作,我的品牌的“根”不在中国,我想这也是我给人感觉不是中国设计师的原因。

Anja:聊聊大家过去的经历。你们两位都在伦敦的圣马丁留学是吗?我注意到在过去三年,伦敦出现了很多中国学生。鉴于二位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能不能为我们分享一下当初选择出国的缘由,为什么不在上海,或者中国其他城市深造呢?

Xuzhi: 我个人觉得一方面是相较国外,本土没有那么多的课程或者研究资源,可以供中国学生深入学习时尚;另一方面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父母,他们给予我们很大程度上的经济援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国外四处有来自中的学生。

Anja: 所以你的言下之意是说最好的教育资源依旧在西方?

Xuzhi: 我能够体会到的西方的教育资源优势是在时尚、艺术方面,是这样的。

Steven:对于中国的时尚教育,我和序之感同身受。回溯到19世纪,当澳门回归中国,大量人迁移去向外面的世界,发掘更多机遇。我从澳门搬迁到加拿大后,在那里长大成人。可当我想从事时尚行业的时候,发现在加拿大机会寥寥。我在加拿大的大学参加了一些时尚的课程,可是在学习到一些常规的基础知识后,你会发现时尚的世界,对于一个圈外人而言,充满了吸引力。我想去伦敦,是因为在那里允许优秀的设计师们横空出世。

  

Xuzhi: 我回忆起了在国内参加过一个绘画班,课堂上,老师要求我们用统一的模版去画每个模特。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既定的模版在。这使得标准无处不在。

Anja: 我不清楚两位是否了解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变化。也许现在,已经有所进步,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或者据你们所知,是否中国教育在处于一个发展期?

TS: 在这点上,我想说说我的看法。首先,中国教育肯定是在持续发展,然而要达到成熟,得花上好几十年。因此,对于培养在座的年轻设计师们,中国的教育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尽管如此,我仍然坚持认为如果我们要发掘新生的时尚力量,我们是离不开本土的教育体系的。我们可以参照一下历史,看看日本,或者纽约发生了什么。在纽约,我们有帕森设计学院,那里的教育体系和伦敦院校的又是两回事。甚至在日本也有自成一派的系统。大家在教育方面都独树一帜。

Anja: 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有时这些教育机构也会“造罪”,让人觉得时尚有一条必经的标准。伦敦的圣马丁如此有名,让中国学生蜂拥而至,想要报名入学。

Karchun: 我认为这(倾向于西方留学)与教育体系有关。一方面老师会传授给你有关文化的知识,然后会有实习项目让去切身理解感悟不同的事物。而这些都依靠成熟的教育体系。如果你在国内上课,但是要出国实习,是不切实际的。当然你可以这么做,不过大部分人并不会。有一个中国学生来问我能不能帮他得到在Thom Browne的实习机会。是的,这不是没可能,但是操作起来特别复杂。但如果你在西方就读,学校会与其他品牌进行沟通,提供实习的机会,并将其纳入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来。

Anja: 在过去的3年间,我发现西方与来自中国设计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频繁了。每当我遇到一位设计师,我会很快得知他们就读与圣马丁学院,以致于当我看到你设计的衣服时,脑海里迅速会蹦出这个印象。我在想这种几乎标准了的学院联系会影响你的品牌在中国顾客心中的形象吗?

Steven: 我想是的,这是肯定的,不是吗?

TS: 我想和大家讲一个以前发生的真事。记得是在07,或者08年,那时还没有像今天那么多毕业于圣马丁的设计师。那一年的中国设计师之星,是邱昊。他的名字印满了中国的各大时尚杂志,这些杂志给了他“第一位毕业与圣马丁的中国学生”这一头衔。所以大家看,学校是有意义的,大家尊崇这一背景。这个头衔让他火了一整年。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圣马丁毕业,水涨船高,含金量有所降低,但是也足以看出学校背景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不是吗?

Karchun:这就像标签一样。尤其当你谈论新世代的设计师们时,通常你会关注他是哪里人,在哪里读书,得过什么奖之类的。这些在中国非常重要。

Xuzhi: 我认为学校也代表了你真实经历过的教育和体验,你和你的学校是相通的,业内人都知道圣马丁,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认可你。

  

Anja: 两位都有在巴黎和上海做过Showroom,你们认为买手会在意你们是在中国还是欧洲读的书,还是说不怎么介意?

Xuzhi: 我觉得买手是不在乎这个问题的。

TS我认为买手关注的只有一件事:这件衣服好不好卖,还有价格。

Anja: 在中国会不会被更频繁地问道“你在哪里上学的”?

Steven:在最开始的两年里,当进行品牌专访的时候,是会有很多问题围绕你个人经历。

TS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序之。从我们刚刚的谈话中,我感到中国的设计师举步维艰。试想一下,你身处于西方顶尖的教育体系之下,之后你获得了在西方时尚体系内的实习机会。然后你回到中国来打开当地市场。你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难题,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现实环境。价格不同,顾客不同,体系不同,处处皆不同。我想象,那些本土的消费者会期望你拿出与平时不同的设计,去体现你的品牌植根于中国文化。但是一直受西方价值、教育熏陶的你,要如何满足顾客的期望?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这的确是一道摆在中国年轻设计师面前的难题。

Xuzhi: 驱动我的创意的那些情感的元素,其实都是非常亚洲的。我们认为亚洲女性,有种内敛的美,她们很谦逊,哪怕是强势能干的女性,也充满了柔和的美感。这种亚洲品质是我的设计想要去表达的。我想用当代的手法去让大家体会这一点。

TS我可能在这个话题上有些执着。首先我觉得“当代”这一概念也是西方所有的。为什么我会聊起教育体系,这是因为创作的灵感是一回事,如何把灵感体现在一件衣服上是另外一回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时尚学院,因为在学校会有老师指导我们该如何去做。我想在日本,亚洲元素是通过印花技艺体现的。我们都知道川久保玲是一位杰出的印花设计师,拥有独具一格的设计手法。所有师从川久保玲的设计师们都继承了这种特殊的剪裁手法。他们的这种黑暗系的风格与现存的西方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区分。你认为中国还在寻找这种与西方形成区别的设计角度吗?

Xuzhi: 是的,当然在寻找。我想提一下我的一位设计师朋友 MS MIN (刘旻) 。她的设计理念是关于平衡,我认为这个理念就非常的中国。不知道英文中如何解释,用中文我们称其为“中庸文化”,指的是介于边界之间。这种理念就是与传统的中国文化息息相关,你不会剑走偏锋,搞极端主义,而是选择在寻找一种平衡。

Anja: 我觉得也很有必要提一下川久保玲, 她已经70多岁了。她的品牌已经经营了50多年。如果在时尚行业你工作了4050年,我自己的体验是在巴黎,一切已成定局,你无法大刀阔斧地做改变。而我从国外,到上海,感到很有吸引力的一点是,在这里,一切仍在发展之中,实际上是你们在创造着这个行业。许多的年轻设计师们在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开创自己的公司。能够亲眼目睹一个行业是如何被缔造的,乃至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份子,都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Xuzhi: 上海是非常开放和包容的。

Anja: 是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论坛应该在这里举办。我们的VESTOJ期刊一年更新一次,没有广告,没有时装大片。我们的文章里也不关注社会名流,或提供购物指南。它更多关注的是行业的分析。我注意到像这么一本与主流杂志格格不入的刊物,要让大家感兴趣看一看,读读里面的内容,乃至买下一本,需要花普通杂志所需的2-3倍的时间。逆流而上,的确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

Xuzhi: 不过你有没有考虑过在出了7到8期后更新杂志内容? 因为市场变化太快了,我感觉在上海大家都在不断地改变,比如每一个季节,会考虑有新的展出形式,新的产品上市,来应对迅速变化的市场。

Anja:你说的没错,不过在我自己设想中,区别是我不是一名设计师。我在谈论的是要不要符合时尚行业的发行潮流。然而对我而言,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抵抗什么,因为时尚的权威和惯性已经非常强势了。哪怕你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你也已经在向权威宣战。不过,我在上海,感受不到压迫性的权威和条例存在。所以大家的角色就不一样了。

  

Karchun: 但是首先,设计师和媒体人是非常不同的。当你作为媒体时,你与你的读者密切联结。既要与众不同,又要博得读者垂青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当然,也许你可以做到,但是需要时间。然后对品牌而言,要面对一群胃口在不断变化的消费者,会是一件非常容易令人受挫和挑战的事情。当你拥有更全面的系列设计的时候,你也会获得更多的忠实客户。对你而言,目睹各种变化应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为你的设计也是一直在变。但是对她而言,她的读者群是相对固定的,因此硬是把把两者横向对比是很困难的。

Anja: 让我们回到原先讨论的话题,聊聊中国和国际媒体对你们的反映。你们是如何看国内媒体对于你们年轻设计师的态度的?作为设计师,需要去思考如何博取并维持市场关注。你们觉得吸引媒体关注是一件简单的事吗?能不能聊聊在这方面的经历体会?

Steven:我曾经创作过一系列短片关于不同的设计系列。在欧洲,大家会关注并且喜欢。但是他们不会逢人提及这部短片,这不是真正让他们感到激动的东西。但是我来上海做展出时,中国媒体会围上来,他们是真心地觉得很有趣。比起欧洲,他们能够体会并且欣赏其中的情感和幽默。我从来没有料想过这会发生,因为这部短片完全是关于我自己,符合我个人的口味而已。所以,我觉得或许我做的一些事情在一个不同的市场,和那里的人们建立起了共鸣。这是我自己的经历。

Xuzhi: 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中国媒体为了支持国产品牌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在欧洲,当有媒体接近,对你的品牌感兴趣时,他们会问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来了解你在做的事情。在国内,媒体会关注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的用户是谁?这些是更吸引他们的话题。而在西方,问题会更空泛些。

Steven: 我也察觉到会有人问“你的生意怎么样?”

TS中国这边会更加直接,开门见山。依我之见,我们总是有善于和媒体打交道的设计师,和一些发现向媒体表达自己的理念有困难的设计师。但是我感兴趣的是,你们二位是否认为在这里有一道鸿沟:我们都想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得到来自巴黎、纽月、米兰的认可。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所以设计师就此分为两类:一类是像MS.Min(刘旻),她的品牌始于中国,最初起步在淘宝。和国际媒体,国际机构,国际时装周没有任何关系。一开始,她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还有一种,是如Uma Wang那样的设计师。虽然她源自上海,但是她的品牌建立、发展于国外,然后再回到上海。所以我想请你们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哪一个你们觉得更重要:是国外的认可,还是本土的市场? 我们无法否认,中国的市场更庞大,进入更容易。

Xuzhi: 我认为这是关于认识你的顾客。知道你服务的客人是谁非常重要,不单单在中国如此。我发现这些年,伦敦和美国的很多地方都会有一个专为亚洲顾客服务的中心,其中很多顾客来自东南亚、日本。所以,不是说品牌的创始地决定一切,而是你的顾客,和品牌的差异点,决定了你的未来。

TS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我建议所有年轻设计师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问题,来帮助我们踏下建立品牌的第一步。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消费者的偏好、习惯与欧洲的、日本的顾客大相径庭,存在诸多不同。

Anja: 那么去了解顾客之间的不同之处应该会是很有趣的话题。所以在什么方面,国外顾客的诉求与国内顾客存在差异?

TS我觉得Tasha能够分享一些主意:)

Xuzhi: 差异会体现在很多方面。也许是颜色、版型等等。会有一些特定的风格不适合亚洲的顾客,反而在欧洲人身上很适合。就我自己品牌而言,玫瑰粉总是能打动亚洲市场芳心,但对西方市场不管用。而西方人喜欢的紫红色,亚洲人不喜欢。

Steven:其实那会带来很多挑战,因为的确我们的顾客中很多是亚洲人。我们必须确保那些西方模特穿的好看的衣服,在亚洲顾客的日常生活中也能有很好的穿戴效果。

TS没错,这也是为什么我强调制定一个策略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

Xuzhi:是的,对于企业而言,你需要去维持你的生意之后,再去开拓更大的市场。第一步总是要先稳定。

Steven:我们是会根据市场进行调整。我们会确保在进入不同国家的时候,入乡随俗,随机应变。在亚洲,所有的一切,比如身材比例都会不一样。我想我们是会做出相应调整的。

TS不过我不建议现阶段的年轻设计们去推出面向国际的系列设计。这是不可能的,堪比自杀式的行为。

  

Anja: 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就算中国的年轻设计师决定聚焦中国市场,似乎你们还是不得不在巴黎有个展厅,陈列自己的品牌。我发现很多中国买手会飞去巴黎购买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哪怕你们其实住在同一个城市。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好奇。对我而言,似乎这又再次验证了巴黎依然占据着显赫的地位。

Karchun: 我想问一件事情:序之,你的中国买手中,有多少的人会去巴黎购买你们的设计?

Xuzhi:具体的数量我不太清楚。但的确会有中国买手飞来巴黎看我的设计。有一些买手他们在巴黎下单,可能根本不去上海。另一部分买手还是会去上海时装周、或者其他时装周。

Anja: 所以这和买手预算是有关系的?

TS没错,像上海时装周是所有时尚品牌展出后的一个月开办的。巴黎仍然是时尚的贸易中心,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有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都在巴黎下单。哪怕是源自伦敦或者纽约的品牌,都全部在巴黎进行购买。

Anja:是啊,我回想起了在瑞典生活的那几年,那时我在Acne Paper工作。我记得那时尽管我自己是瑞典人,却并不了解瑞典的时尚业…

TS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下你的背景好吗。我想今天在现场的人之中,有不少Acne Paper的粉丝。Anja曾是Acne Paper的时装编辑。

Anja: 我注意到瑞典的时尚市场很小,品牌少,时尚杂志也很少。

TS你们有H&M,这可一点也不小。

Anja:哦,不,的确很小,瑞典是个小国家,你懂得。我想说的是,瑞典所有的品牌都渴望冲击国际市场,这点和我们今天讨论的情况很像。同样,所有的买家和媒体都蜂拥至巴黎。不过,我察觉到的与其说是顾客去巴黎买瑞典品牌,还不如说是他们想展示自己站在时尚行业的上游,想将瑞典、时尚、巴黎三种捆绑在一起。今天我们遇到的是不是类似的情况?

Xuzhi: “英国人在巴黎”也是一个例子。

我觉得有一个中心这挺方便的。你只需要在一个地点驻扎后,一切都会在一周之后接踵而来。

Steven:这也给了你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接触额机会。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

Anja: 的却如此,但是与此同时,对于刚创立的年轻品牌而言,从中国到巴黎,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TS但是如果你站在买手的角度看,对于他们也同样成本高昂。他们是不可能飞到全球各地买衣服的。所以我倒不认为这会是大问题。比方说,大部分的日本品牌比如Sacai, Yohji Yamamoto等在巴黎走秀开设Showroom,方便买手在那边购买,他们甚至连本国的时装周都不参加。

Karchun: 没错,你知道人们会去,他们会买时装周的单。

Anja: 我自己个人的设想是时尚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行业。要爬到顶尖,你必须要有手段,或者说投资。未来发展、巩固、维持你的品牌,你必须要有足够的金钱作为支撑。我的感觉是如果你有实力从上海也好,瑞典也好,东京也好,前往巴黎,这就向世人展示你是有资本撑腰的,对吗?因为如果你根基不够深,是不可能入驻巴黎的。

Xuzhi: 其实开创一个品牌对资本的要求没那么高。去打造自己的一个系列很困难,但是你去到这些地方后获得的机会是无价的,这会让你付出的成本有所回报。

Steven:存在感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一个标记一样告诉人们有一个品牌一年四季都会在这里。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品牌只有网上展厅,你也永远无法遇见这位设计师,只能点击鼠标按钮,那么你就无法确认,万一下单后,会不会真的发货。你必须亲眼看到设计师和他的作品,去不同的城市。对于品牌而言,不入驻巴黎反而会让其蒙受更高的代价。这是我的猜想。

TS我认为对于设计师而言,这是必需的投资。但是我想问的是你们如何让其达到一个平衡。因为你们想要获得国际声誉的同时,还要经营国内市场。我不知道,在什么时间点上你们必须要在两者中做出取舍?

Anja: 但是这意味着你必须做出牺牲,但也许你不用。

TS不,这个取舍是必须的。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中国版的Jonathan Anderson,你认为倘若没有在世界范围内的名声,在中国市场能够有出色的销量? 那是不可能的。他得到了国际媒体的关注后,声名鹊起,然后才走上了畅销之路。

Karchun: 我这边有些例子。如果我们真的去研究中国市场,那么拿美国市场做参考会简单些。因为两者的体量都非常庞大。而美国的设计师,相比之下,不怎么去巴黎。他们在自己本土建立品牌影响力,深耕于国内市场,会更加关注纽约时装周。不知道美国的情况能不能帮助解答这个问题?市场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成为能够为我们所用的案例。

  

观众提问

Audience A:请问一下序之,为什么你为品牌要取名叫「XU ZHI」这个发音比较难的名字呢?

TS我们之前讨论过这个问题!

Xuzhi: 大家都叫我Daniel平时,“序之”这个名字对我而言很有意义,是我爷爷给我取的。他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做过老师,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当我为品牌取名字的时候我首要的直觉就是XU ZHI

Anja: 也许选择一个中文名,对于西方人而言很难发音,但是它反映了你决心在哪里发展这个品牌。我不知道你是否也这么觉得,在我看来名字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在时尚圈中的地位。也许在未来中国的份量会更重。有很多中国人或者日本人读起来很费力的西方品牌名称,但是它们最终都成为了市场中大名鼎鼎的名称。目前在欧洲,中文名和中国设计师是很罕见的。还没有来自中国的大型商场。但是也许再过10年,都会成为现实。

TS是的,所有人都需要记住品牌。你可以直接用汉字标识你的品牌。我觉得 Sacai 是一个很好的名字,它的含义好像是“普遍的”。 我觉得“XU ZHI”这个名字没有问题。有另外一个牌子的中文名我看了一眼就再也记不起来了。我强烈建议设计师不要选用一个中西方人都很难记住的名字,不要把名字起的太复杂。

Steven: 你的名字里面包含有很多情感的含义。对我而言,面临的问题是我需要把我自己的名字放到品牌上吗?因为如果这么做了,我会下意识地思考:那是我的名字,我是谁,作为设计师我要如何把自己诠释到品牌中。

Audience B: 圣马丁毕业设计秀非常吸引我。但是当我看到那些衣服使用鱼皮做成的时候,我再想会不会有人买它们。我的问题是你们是如何做到兼顾追求梦想和盈利的呢?

Steven:我认为去卖东西这件事情本身就是需要动脑筋和创意的。这是个巨大的挑战。如果你打算卖掉它,那你的设计就是一件商品。

Xuzhi: 当我在为自己设计的时候,那是艺术;而当你在为某一位女性设计的时候,那就是门生意。

TS我认为这个问题在于你是将时尚视作艺术,还是商业化的行为。这是一道所有设计师都会扪心自问的终极问题。

Steven: 有时候我们需要商业化,站稳脚跟后,再开始为艺术变得超级疯狂,而那里面是没有商业成分的。

Anja: 谢谢各位的发言,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访谈。谢谢大家。

______________

特别鸣谢 |LABELHOOD

______________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