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不要看到二维码就扫! | T Time

  

Paris Kuo

Editorial Director

编辑总监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推出开幕首展,主角是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的《4900种色彩》第7版这幅作品,许多民众看到这幅作品下意识就掏出手机来“扫一扫”⋯⋯

  呃,人家这真的不是二维码。想知道这是什么请往下看。

  

  热爱艺术的人奉里希特为大神,而中国民众对他也应该不陌生。2008年,中国美术馆首次以格哈德·里希特为主题,展出其在1963年至2007年间绘制的画作。也就是在2008这一年的伦敦苏富比,他的一幅名为《烛》的油画(Candle,1983年创作),以1050万欧元成交,使里希特成为在世德国画家中身价最高的一位。

  曾经有艺术书籍与学者试图将里希特归类,却发现他的作品在浪漫主义、照相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极简主义、构成主义和波普艺术之间任性游走,自成一派。有人说里希特的艺术,对于任何绘画传统,既不说“是”,也不说“不”,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又似走钢索般危险又平衡的关系。对此,里希特回应道:“没有风格或许能产生风格,回避情感恰好可以激发情感。”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出生于德国德累斯顿,从19岁起就开始在学院中钻研艺术。二战后的德国,产生了大量激进的乌托邦主义者,也造就了像里希特这样冷静自省的艺术家。他认为:“面对绘画的最初冲动,起源于对交流的需要。”他与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沟通的方式,就是不断创作。

  

  里希特这种不受外在风潮影响,与任何流派保持距离,不屑功利地消费某种文化与符号的纯粹性格,除了表现在他那介乎形象与抽象艺术之间、充满矛盾风格的作品之中。更可以在他那科隆别墅区的大房子中显现端倪,这个“没有一扇窗户”的艺术基地被邻居们称为“碉堡”。

  在他的王国中,里希特变幻着各种创作题材。他画过以美国飞机为主题的《野马梯队》,穿着德军制服的《鲁迪大叔》,失忆的《玛丽安妮》⋯⋯他接着画静静燃烧的蜡烛,模糊不清的肖像,如风流窜的线条。奇妙的是,在这些大相迳庭的作品中,似乎有条隐形的丝线将之串连,让人一望即知这是里希特,这很里希特。那条丝线是什么呢?他说:“所有能让我感兴趣的是那些灰色的区域、片段和连续的序列,是绘画的空间、重叠和内在的关联。如果我能找到任何方式抛弃作为结构承载的表现客体,我将立即开始创作抽象画。”

  

  

  1972年,里希特开始尝试“混色绘画”(Vermalungen),用无数厚重的线条结构底层的初始主题。4年后,里希特开始直接以《抽象绘画》(AbstraktesBild)为他的作品命名。然后,他仿佛长出了翅膀般开始恣意在各种媒材间飞翔,蜻蜓点水般自在运用照片、纸面、玻璃等材料,挥洒出壁画、水彩画、装置等。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项目,莫过于里希特2007年为德国科隆教堂的窗户创作的镶嵌画《4900种色彩》(4900Farben)。

  

  最近,《4900种色彩》第7版以首度公开亮相之姿,于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中呈现。这件作品由196块面板组成,每块面板中含有25个色彩方块,以11种核心样式排布在一起,它代表了里希特自1966年起通过大规模复制漆料生产商的工业比色表,对色域绘画所作的不懈探索。

  这是路易威登基金会的“Hors-les-murs”(墙外)项目之一,持续在东京、慕尼黑、威尼斯与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中,展示路易威登基金会尚未公开的馆藏,实现向世界传播艺术之美的愿望。在这个展览中,与《4900种色彩》第7版相望对话的作品,是里希特探研已久的题材“线条”。三幅来自路易威登基金会馆藏的《线条(920-1)》、《线条(921-2)》与《线条(921-5)》,是艺术家使用了计算机控制的图像处理流程重新演绎了他早年的抽象画作品。虽然不是传统的“画技”所构筑,但用里希特的说法是——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绘画。

  

创作于1982年的《蜡烛》

  

里希特为德国科隆教堂窗户创作的镶嵌画

  更多《尚流TATLER》》与你分享的艺术生活,请看: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