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Style 到 Travel,这是值得被时代铭记的出版物

  

  

编剧、剧作家 Phoebe Eaton 这样剖析西班牙伊维萨岛(Ibiza)的成长故事:一座地中海小岛的商业青春期,以及青春期后的隐隐阵痛。

特约撰稿人 Nancy Hass 这样描述印度南部 Chettinad 地区:人们依旧能从那些奇光异彩的家族宅邸中,一窥殖民扩张时期的兴旺,但财富、奢侈与荣耀,早已归顺于现实。

小说家、《T》美国版新任主编柳原汉雅(Hanya Yanagihara)这样定义日本轻井泽:当一座城镇实现了精神上的富有,它的全部快乐就将集中于耕耘表象的「新奇」与内在逻辑的「美好」。

诸如此类,是《T》推崇的旅行报道,也体现着《纽约时报》体系在旅行内容上的甄选角度和编辑水准。

  

  《The New York Times Travel Magazine 新视线》创刊号封面

  摄影 / 王小树

  

  《The New York Times Travel Magazine 新视线》创刊号封面

  摄影 / 范欣

今天,《纽约时报》全球范围内首本独立发行的旅行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Travel Magazine 新视线》(以下简称《NYTimes Travel》)正式发行了。它将以卓越的视角、罕见的耐心与绝佳的笔力,为中文世界的旅行者传递这样一个讯号:世界和故乡,都在这里。

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主编 Sadie Stein 在为《T》撰文时曾谈到,「浸泡在极简主义中的一代人越发相信,花钱、花时间就可以达到(休闲)这一目的,他们需要冠冕堂皇且合情合理的自由,远离世俗世界。」作为一种跨阶层的生活方式,旅游行为及其相关产业正在经历时代的重塑。但问题在于,重塑的方向是对的吗?

  

比如,没有目击者,一切就都不算数。当你终于抵达目的地,却没有在任何社交媒体「拍照打卡」或「实时定位」,这次旅行还有效吗?

又比如,读过海量的攻略,依然无法规划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线路。每一本攻略,都无非是前人足迹的修订增删。

  

  《在玻利维亚的群山中坠入幻境》,摄影 / Michael Benanav

《NYTimes Travel》就试图解决这样的问题。它不会停留于生产走马观花的旅行指南,而是以沉浸式阅读,带领读者充分感受作者的视角,并将自己的旅行愿景或旅行体验投射其中。编辑总监刘又绿强调说:「我们以内容为先,由行业专家去撰写旅行报道,确保内容的原创性、纯粹性、专业性。

一篇由古根海姆奖得主,美国作家 Heidi Julavits 为《NYTimes Travel》撰写的长文就是这种「原创、纯粹、专业」的例证。Julavits 将探寻犹他州大盐湖「螺旋防波堤」之旅凝结成了一篇纪实报道《世界末日的那一天,我愿意这样度过》,这个由上世纪 70 年代著名地景艺术实践家 Robert Smithson 亲自创作的防波堤,是常人「既难以抵达,又难以一见」的水下作品,或者说,一种不确定。

在驱车前往无人区的路上, Julavits 既与她身为「城市动物」的孩子们对话,又替年轻一代在「末日体验」上的缺失而隐隐担忧。经历过各种「泥关水难」,她终于得见螺旋形防洪堤,并与 Smithson 关于「美从来不需要我们」的领悟产生了共鸣。

  

  《塔纳岛:火山下的人生》,摄影 / 王小树

《NYTimes Travel》主编冯楚轩也是 Smithson 的共鸣者之一。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道:「Smithson 说过,时间会将隐喻变成现实,这句话最能够代表《NYTimes Travel》自由精神和人文主义的编辑哲学。」因此,在读者定位上,《NYTimes Travel》尤其尊重读者的品位,并相信读者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 这一点,与同样由他担任主编的《T》中文版一脉相承。

不同之处在于,《NYTimes Travel》是《纽约时报》旅行内容的集大成者。它首先是一种地理属性的延伸:在操作创刊号的过程中,刘又绿亲赴云南高黎贡山,沿科考路径徒步数天,为本土专题《动植物学家眼中的西南森林王国》收集第一手信息。这种在地感,是每一篇《NYTimes Travel》原创稿件得以成型的基础。

  

  《动植物学家眼中的西南森林王国》,摄影:杜兮

其次是它的文学性。《NYTimes Travel》沿袭了《纽约时报》的撰稿质量,没有陈词滥调的目的地,也拒绝流水账式的叙述。每篇版权合作稿件,都有专业译者把关;本土内容也将译成英文,接受《纽约时报》总部的建议。审读期间,纽约方对《动植物学家眼中的西南王国》的评价是,「充满智慧与诚挚,仿佛带领读者踏上了一趟真实的旅程,并带来了亲和、无门槛的知识获取」。

  

事实上,自杂志筹备伊始,版权编辑刘帅就进入了无时差的工作状态。从栏目的设置,到版权内容的衔接,再到文字与设计细节的考量 —— 得益于他事无巨细的磨合,才有了《NYTimes Travel》的顺利问世。

这是一个年轻、高效、精简,拥有差异化审美的编辑团队。在他们的建议下,《NYTimes Travel》构建出了值得反复阅读的本土内容。其中,聚焦中国乡村之美的栏目「乡野」与文化名人重访故乡的「山河」,就是他们独立于《纽约时报》传统栏目的新尝试。

  

  《消亡的浪漫 德式建筑群》,摄影 / 王恺

「乡野」将聚焦被忽略的中国村落,走访国内暗藏宝贵历史遗产的乡村,重新发现那些城市视野之外的民俗与风景;「山河」则将借助文化名人的记忆与感受,解读当代中国的个人成长史。创刊号就邀请了鲜少在国内杂志露面的陈冲女士作为封面人物,她与同为上海人的作家金宇澄先生一道,共同解析了作为「记忆结晶体」的上海,如何渗透了她的前半生,又如何存在于她的后半生。

我们看到的不是过去或是未来,我们站在时间的中间,」冯楚轩说,「这是我当初坚定不移地和《纽约时报》联合推出全球第一本独立旅行全媒体的因由。每个人的路途遥远而艰险,每个人心目中的目的地未必都能在地图上标注出来,这就是生活的本质。旅行在其间,丰富我们,洗刷疲惫,锐减不堪,重铸记忆。

世界与故乡,都在这里。当如是。

  

-

采访 / 撰文:川木

编辑:闭海

微信编辑:张权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