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都爱的一种“笋”,竟然是条“虫”?

  

  春天到来气温回暖,土地上的生物发芽生长,论生命力,总能想到雨后春笋的“野蛮”。而这正值初夏交替之际,另一种笋也渐渐地多了起来,他们从滩涂里拔地而起,疯狂冒出,最终出现在商铺的冷藏柜里,出现在每一位长者小童手中的塑料碗里。这种笋,就是......

  

  

福建地区的滩涂,远望时显得神秘

  土笋其实并不是“笋”,而是野生于沿海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学名叫做“星虫”的一种环节软体动物。它含有胶质,身长二、三寸,其外形粗陋,颜色黑褐,粗者如食指,细者似稻茎,约有拇指长短,还拖着一条长有一二寸,细如火柴梗、伸缩自如的“尾巴”。

  

  外形虽不美,但味道十分棒

  土笋又名涂笋,据《闽小记》载:“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生于海滨,形似蚯蚓,即沙巽也。”《闽杂记》也载:“涂笋生于海滩沙穴中,今泉州海崖有产。”今安海产量最多。土笋冻呈灰白色,晶莹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弹性,和其它调料配食,风味尤佳,是厦门及泉州一带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土笋有两种常见的烹饪方式,一种是制作土笋汤,即是将洗净的土笋下到沸水锅里快煮,伴水捞出后洒上简单调料,就是一碗鲜甜的汤汁。而另外一种做法则是「土笋冻」,正宗的土笋冻讲究古法制作,柴火熬成的土笋汤散发出特有的鲜香气味,这是最原始的古早精味。这是用工业手法炮制出的土笋冻所不能比拟的。

  

  一碗碗的土笋冻,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在熬制时,土笋中特含的胶质完美地溶于汤水里,使得其中富含极高营养的胶原蛋白。捞出煮熟的土笋并分小碗装好拿去冷藏,使之冷却凝固,便形成了所谓的「土笋冻」。

  广东一带有钵仔糕,闽南一带则有土笋冻,泉州、厦门地区的人视之为街头美食的尊者,其历史悠久、曝光度高,是人们一来闽南就会联想到的美味。街头常有贩售的商铺,或零散或专卖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的眼前,虽说泉州安海的土笋最为正宗,但厦门的经济发达,足将土笋冻做大过广,所以游厦门者必能尝到此中滋味。

  

土笋冻占了店面的三分之二

  

专卖土笋冻的商铺

  滑滑的口感,带着丝丝凉意,携舌尖的清爽一同抵御初夏的炎热,摆在一旁的芥末酱和酱油、花生酱,徒然增添了土笋冻的美美滋味,10元三个的土笋冻,竟不是顾客的常量,欲求不满的他们,往往都是六个打底,一吃就是几碗,毕竟不是本地人,这种美味不是经常能吃到的。

  

简单一碗,即是捧在手心的美味

  

  

  收复台湾功臣:戚继光雕像

  有一种关于土笋冻的传说一直流传于泉州,传说郑成功在奉命攻打台湾之时,有段时间粮草紧缺,但他治军严明,绝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更不用说粮食了,于是将士们就到海边挖出大量土笋煮成汤喝。为了早日收复台湾,郑成功殚精竭虑,经常忘记吃饭。某日,他嫌重新加热土笋汤麻烦,便直接端起已凝成冻的土笋冻来吃,没想到味道更好。由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经后人不断改进,形成了广为人知的安海土笋冻。

  

抗倭英雄:戚继光雕像

  另一种说法的主人公也是一为将军。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我国东南沿海,戚继光率兵抗倭。因粮食紧缺,便下令捉滩涂上的跳跳鱼、小虾、小蟹、螺贝一起下锅煮汤,而在滩涂上拖螃蟹的时候无意间捉刀了一种海蚯蚓,士兵将之单独放进锅里煮汤。在戚继光最后用餐时,只剩下冰冻成块的海蚯蚓,他也只好拔剑取下一块品尝,没有想到这美味比鱼、蟹更鲜美,从此土笋冻便流传开来。

  

  土笋冻还可以蘸料吃

  而关于土笋冻的最早的书面记载,是清代周亮工所著的《闽小记》:“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其生于海滨,形类蚯蚓,终不识作何状。后阅宁波志,沙噀,块然一物如牛马肠脏,头长可五六寸许,胖软如水虫无首无目,无皮骨,但能蠕动,触之则缩,小如桃栗,徐复臃肿,其涎腥,杂五辣煮之,脆美为上味,乃知余所食者即沙噀也,闽人误呼为笋云,予姻有肥而无骨者,子以沙噀呼之,众初不解,后视此咸为匿笑,沙噀性大寒,多食能令人暴下,谢在杭作泥笋,乐清人呼为沙蒜。”

  

  还有蘸辣椒的吃法,但本地人很少这吃

  究竟哪种说法更为准确,现在已然无从考究,但从史籍记载中尚也能发现些支零破碎的相关,便也足够了。也由此可见,土笋在各地区的叫法不尽统一,有人说土丁冻,有人言土笋冻,甚至有“泥笋”、“沙蒜”者,其实都是同一样东西,因为在吃货心中,世间万物皆一般,宇宙众相都可吃。

文 | 食城记

图 | 源自网络

素材 | 百科网

文 | 食城记原创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就是一道素菜吗,怎么就被吹“上天”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