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最早的时候只能在厦门吃到
在合肥开了30年
卖的还是雷打不动的老招牌
这么多年也就涨了几毛钱
从市中心搬到城隍庙
它依然是合肥人经常想念起的味道
当合肥的高楼开始逐渐林立,城区在规划中不管被扩大;当地铁开始兴建,马路开始变宽;当房价开始上涨,人们抱怨压力越来越大。在合肥老城区的拐角处有一家店——江淮面包房,它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
其实江淮面包房最早起源于厦门,当时林爷爷的面点功夫在厦门也算是了得,后来88年他的儿子带着父亲的手艺,来了合肥。老店的地址就在江淮大剧院旁边,“江淮面包房”也因此得名。
开了30年的面包店
面包店从1988年开到现在,已经快30年了。小时候被妈妈牵着手去市府广场玩儿,总是会带点回家吃,最早3毛钱一个,一定要把塑料袋都塞满了,才心满意足。
江淮剧院旁边的它,搬家了
有几个朋友都说“这家店开了很久,久到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只知道自己开始记事的时候它就在了”。十几年前,它从市府广场搬来了城隍庙。
小时候人手一个的豆沙面包
他家最经典的,还是豆沙面包。刚出炉的面包,彼此黏连在一起,还未被分开,一个个被烤的金黄,飘着温热香甜的气味,女生和小孩最无法抵抗。这么多年,吃了不少连锁店,却依然没有找到能被替代的味道。
听老板说,他家的豆沙全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先碾磨出豆沙来,再放少量猪油加糖炒香,颜色深而浓,吃起来格外细腻,有沙沙的口感,那绝对是小时候最幸福的味道。
之后也增添了肉松的口味,更适合不那么爱甜食的人。但怎么说面包是刚出炉的好吃呢,放了一小会就有些掰扯不动了。为了保证不存货,除了现做现卖之外,面包只做当天能卖掉的量,去晚了说不定你的面包就被别人买走了。
新吃法:油炸面包
面包炸过就不如刚出炉的貌美了,但是香味上却丝毫不差。
馅除了有豆沙,叉烧的也很受欢迎。面包要发酵放冷后下锅炸。叉烧口味一般,虽然吃起来淀粉感重,肉少,偶尔才能吃到一两小块叉烧肉,不过1块钱一个,也就不苛求那么多了吧,还是豆沙的更深入人心。
眼花缭乱的各种糕点
蛋黄酥&紫薯酥
蛋黄酥和紫薯酥算是很敦实的,外皮酥脆而不硬,轻咬一口就能尝到内馅。
细软的豆沙搭着咸香的蛋黄,连掉下来的酥皮渣都不能放过,来一杯茶就是一个完美的下午。
紫薯的吃起来牙齿与内馅的碰撞感更强烈一些,豆沙有些盖住了紫薯本身的香甜。
芝麻条
这可是小时候最常吃的面包,表层铺满白芝麻,烤过之后微黄,一口下去嘴里充斥的都是芝麻的香味。
提篮酥
店里主打豆沙馅的糕点,各种形状看得眼睛要花。提篮酥里面是肉眼看得到的饱满豆沙馅,外皮要硬一些,有点考验牙口。
螺酥
白色的表皮酥软,外皮是螺纹状的有好几层,咬一口不小心会有小块的掉下来,馅也是豆沙的。
甘露酥
不规则的形状,拿到手里还没吃就知道它和店里其他的“妖艳贱货”不同,吃起来像桃酥一般,有些硬却酥松,同时又有隐约的蛋香。
榴莲酥
不爱榴莲的人还是想躲得远远的,但是同行的小伙伴看到简直两眼放光。酥皮薄而脆,内馅软糯,榴莲控们快抱紧!
板栗酥&绿豆酥
大众情人非这两个莫属,但是记得边上要放杯水,至于为什么,吃两口你就明白了。
看价目表你会发现十几年过去了,他家普遍也就涨了5毛1块。大多的价格都在1块5、2块左右,塑料袋塞满大概也就十来块钱。
有人说他家的味道不如从前了,但是豆沙却依然是童年里记忆中的那个甜腻的味道。其他的口味,见仁见智吧。
这间朴素的面包房,没有过多华丽的装饰,带着这座老城的温度温热着合肥人的记忆。也许年代久远,只是某些瞬间忽然闪现,也不曾想过就此忘记,拼了命去寻找,而它依然却坚守在这里。
江淮面包房
人均:8~20元
地址: 蒙城路与霍邱路交口(近城隍庙)
还有哪些你从小吃到大的点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