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周刊2017第①期】随笔丨乡愁里的味道

  

  

  「胃就像个口袋,开口的方向便是故乡」

  

  哆啦Q梦

  

  前几天,出差长沙。在的士上和司机师傅聊嗨了,聊着聊着就聊到长沙最著名的小吃——臭豆腐。

  司机是个年轻的“老长沙”,带着如同唱歌一般的口音,略微激动地向我讲述着,在他记忆里最最好吃的臭豆腐是什么样的味道。

  

  那是一位家道殷实的老奶奶,每天都会在家门前那条三米来宽的小巷口卖臭豆腐。只要奶奶一开卖,那种臭得像茅厕一样的臭味立马“熏”遍了小巷,久久不能散去。奶奶一天只卖500片臭豆腐,每人只准买4片,不准多买,不准插队,违者就要挨奶奶的敲竹筷。可即便是这样,老奶奶的臭豆腐还是每天都卖得精光,排队的人永远都是老长老长……

  这一定是位极爱自己家乡的司机师傅,望着他眼睛里放着的光,映衬着车水马龙的城市灯火,我想,于他,那位老奶奶的臭豆腐或许就是故乡的味道……

  而于我,身居异乡的他乡人,在我的“乡愁味蕾排行榜”中,故乡小尤溪的美食,排行第一的当属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板鸭。

  

  听婆婆说,板鸭要农历十一月中下旬开始做,天气热,鸭肉容易腐烂,还没等做好,就坏掉了。最好吃的板鸭要用肥嫩的、3-5斤的水鸭来做,将水鸭宰杀洗净之后,去掉内脏,用3根30-40cm长、1cm宽的竹条将整只鸭子撑开、撑平,竹条是要穿过水鸭的两个鼻孔的,这样鸭头、鸭脖也被固定住了,然后抹上调味料,腌制几个小时之后,放到早已调好味的卤汁里浸泡1-2天,再在鸭脖上系上一条带子,就可以挂在土灶台上方自然风干了。

  

  我相信,老家农村老房子的厨房里,大锅土灶冒出来的各种蒸汽、饮烟,一定是为板鸭注入了美味的“催化剂”。大概7-10天,鸭肉里的水份、油脂蒸发得差不多了,还要将鸭子放在炭火上,用半明火烤上半小时左右,板鸭才算做好了。

  做好的板鸭还是可以继续挂着风干,吃前放到锅里隔水蒸上20分钟左右,再砍出来摆盘上桌,这时板鸭红褐色的皮已经只剩薄薄一层,还泛着油光,肉质变得又韧又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咸、香、鲜、辣,伴着腊肉一样浓郁的香气……我这个非“食肉动物”也顾不得什么“淑女”形象、个人卫生,来!直接上手吧!

  

  记得儿时,妈妈问我年夜饭想吃什么?“随便,有板鸭就行。”然而,年夜饭时,我和老弟总是吃一两块“意思”一下,目的就是好吃的东西要留到最后吃(小孩的世界,大人不懂)。等到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再也受不了诱惑的我和老弟,“嘴指挥脑袋”,将饭桌上的板鸭一块一块“叼”到电视机前,配着饮料(可乐最好),看着电视,即便是被辣得哈哧哈哧,那也是爽到不行,欲罢不能!

  

  如今,上班一族的过年假期,总是寥寥几天,感觉板鸭还没吃够就要回来上班了,老爸老妈总会提前晾几只板鸭让我带着。虽然某宝上已经能买到真空包装的版本,但怎么也不是过年在家吃的那种味道。

  板鸭的腊味已成为我对故乡最浓郁的一份思念,或许那扰人肚肠又挥之不去的一股香气,就是乡愁里的味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