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冒充田螺,孕妇误食致流产!2招教你识别福寿螺!

最近,有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公开自己旅行中在一家餐馆食用了一道"酱爆田螺”,实际上是福寿螺,导致寄生虫入侵脑部,经半年腰部穿刺和打虫药治疗后因药物和激素作用身体变形,被迫进行药物人流。

图片来源于微博截图

随后,这则微博让很多田螺爱好者紧张,我也吃过田螺,万一也是这种福寿螺的话,会不会有危险?还有网友拿自己食用的照片向博物杂志求证。

福寿螺威力这么大,到底能不能吃?它和大家平时食用的田螺海螺有什么区别?作为消费者又该怎样避免食用风险呢?

食用福寿螺易染寄生虫,没熟透是关键

绿松鼠了解到,福寿螺是外来入侵物种,是一种淡水螺,上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比起国内的田螺,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

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可能被感染,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福寿螺入侵地区.黑色三角是广州管圆线虫病例爆发区(图片来自博物杂志)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撰文称,淡水水产携带寄生虫并不稀奇,福寿螺携带寄生虫也很正常。但造成寄生虫病的关键并不是福寿螺,而是加工方式,主要就是生食或半生食。他解释说,在自然状态下,蛙、螺、鱼、虾是寄生虫常见的中间宿主,比如广东、广西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是肝吸虫病,就是吃淡水鱼生造成的,在顺德特别普遍。

和其他鱼虾类水产品有所不同,钟凯表示福寿螺感染寄生虫还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螺壳坚硬、厚实,螺口角质比较硬,导致汤汁很难进入螺肉。螺旋形构造也不利于热量传导,再加上福寿螺的个头大,不太容易烧透。此外,可能跟福寿螺的肉质比较老有关,煮的时间太长口感会变差,这也造成餐馆更倾向于少烧一会儿。

只要充分加热就能杀死寄生虫,因此福寿螺不是不能吃,但要保证完全烧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要点”非常明确,其中有一条就是烧熟煮透,这里是指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度。

福寿螺曾在北京、上海被禁售

其实,早在2006年北京就爆发过一起吃福寿螺感染寄生虫病的事件。

据当时人民日报报道,全市确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已达70例。而大部分患者都是在“蜀国演义”酒楼食用了“凉拌螺肉”和“麻辣福寿螺”之后,感染发病。经调查,该酒楼用福寿螺替换了原来的海螺,在加工工艺上存在问题,导致寄生虫没有被完全杀死。

这一事件导致民众对福寿螺产生警惕。当时,北京、上海都禁止了福寿螺的销售,西安也禁止餐馆烹饪半生的福寿螺。几年后,有媒体报道此项禁令放松。

2009年,北京对福寿螺的禁令已经略有放松

目前,成都市食药监局在针对网友提出宽窄巷子售卖福寿螺的投诉中回应,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食品流通领域和餐饮业销售福寿螺行为,但食用未煮熟煮透的福寿螺可能寄生虫感染,所以必须煮熟煮透。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福寿螺食用有风险,消费时谨慎选择。

截图来自成都市食药监

  福寿螺、田螺消费提示

  1.看外形区分福寿螺和普通。福寿螺和普通田螺外形有差别,福寿螺螺口大、螺塔矮,有纵纹。而田螺螺塔高、螺口小,尾部尖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福寿螺消费需谨慎。

区分福寿螺和普通田螺

  2.看肉色区分福寿螺和普通田螺。福寿螺的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且可能有粉色虫卵;而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

3.煮熟煮透,杀死寄生虫。不管是福寿螺还是普通田螺都可能感染寄生虫,所以在食用时确保煮熟煮透,即食物中心温度要达到70度,确保杀死寄生虫。

  4.见到福寿螺也不必惊慌。由于福寿螺繁殖能力很强,经常在墙壁上看到它的虫卵,虽然身为广州管圆线虫的宿主,但这种虫皮肤接触不会感染,只有吃生螺肉才会感染其中的寄生虫,所以不必惊慌。

  

福寿螺虫卵

部分资料来源饮食参考、博物杂志

编辑 / 张晓荣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