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学堂】这两天火爆朋友圈的“福寿螺”,你需知道的还有很多

  

  自从微博中曝光"一女子误食福寿螺后导致流产"之后,“福寿螺”事件依然持续发酵。

  越来越多的吃货网友产生恐慌:“我前几天吃的田螺不会是福寿螺吧?!”

  

你不是我本命-: “想到毕业那晚跟同学去吃大排档,点了田螺,刚吃得时候感觉有很多像沙子一样的东西,吐出来一看,全是那种小小的螺,我就在想怎么跟我在家里吃的不一样,就叫同学不要吃,可惜没有听,依旧吃得很欢,她们还想打包,我强力拒绝了”

  

  

  回忆专用小马甲:“以前吃田螺,我五分钟吮一盘,恨不得把盘子啃了。现在福寿螺这破事一出,点一盘螺我吸了半个多小时,一个一个的辨别。彼此信任没了,爱得很累”

  

  

  小敏-ET:“ 看到这个消息后,回去看了以前的图片,还真有福寿螺(允悲)”

  

  以上为网友评论,吃货们的担忧显而易见,小编看了许多评论和视频后,也感觉头皮发麻,毕竟曾经那么爱吃螺,然而这个“福寿螺”真的到了如同毒药的地步了吗?

  "福寿螺"相关事件

  四川

  

图为微博截图

  近日,有网友称在成都宽窄巷子附近买“爆炒田螺”,吃完之后感觉身体不舒服。她将经历和图片发到微博,相关专业人士认为她吃到了“福寿螺”,而非田螺。随后,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介入调查。昨日,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了调查结果。

  1

  食品药品监管局:宽窄巷子餐饮摊位排查,约谈两家餐饮店负责人

  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消息,称对宽窄巷子的餐饮摊位销售炒福寿螺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经排查,有两家店销售福寿螺。两家店有效证照齐全,进货票据齐全,均无活福寿螺存放。商家现场已对发现的5盒福寿螺进行了自行销毁,并自行停止销售。食药监执法人员对两家餐饮店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对其提出要求:一是采购的原材料必须履行进货查验义务,保存相关票据。二是销售的食品必须煮熟煮透。三是食品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法律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加强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2

  福寿螺不属于禁售食品

  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关于福寿螺的消费提醒: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食品流通领域和餐饮业销售福寿螺行为

  网友:就算法律不禁售福寿螺,但把福寿螺称为田螺卖违不违法呢?

  网友:煮熟可以吃,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你不能把福寿螺假冒田螺啊!你可以标出来是福寿螺看人家点不点啊

  3

  寄生虫病的关键不是福寿螺,是加工方式

  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官方微博采用食品科学家的说法,称在自然状态下,蛙、螺、鱼、虾是寄生虫常见的中间宿主,但造成寄生虫病的关键并不是福寿螺,而是加工方式,主要就是生食或半生食。其实寄生虫的生命力是很有限的,怕冷,更怕热,只要充分加热,没有杀不死的寄生虫,包括虫卵也是。

  有专家表示:淡水水产携带寄生虫并不稀奇,福寿螺携带寄生虫也很正常,但造成寄生虫病的关键并不是福寿螺,而是加工方式,主要是生食或半生食。而由于福寿螺的螺壳坚硬、厚实,螺口有硬的角质盖子,汤汁很难进入螺肉,螺内的螺旋形构造像迷宫一样,不利于热量的传导。它的个头本来也比较大,因此不太容易烧透。

  这似乎和吃小龙虾必须煮熟,不然容易感染寄生虫是一个道理。

  "福寿螺"相关调查

  浙江

  有网友说在下沙江边见到过粉红色福寿螺卵,于是,记者到下沙几家农贸市场和经营海鲜的餐馆走访了一圈,并没有发现福寿螺的身影。

  1

  下沙市场餐馆未见福寿螺

  记者来到下沙综合农贸市场,到各海鲜河鲜摊档转了一圈,只看见有田螺。摊主告诉记者,福寿螺有毒,吃不得,所以市场里没有人进福寿螺来卖。一位正在买菜的胡阿姨说,以前福寿螺都是喂猪的,没人会吃这种螺。在高沙农贸市场,记者也没有发现福寿螺。随后,记者走访下沙几家主打河海鲜的餐厅,店员均回答,从未卖过福寿螺。在高沙美食街,几家餐厅表示田螺是有的,但是福寿螺是什么从没听说过。

  2

  不小心吃了福寿螺,会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吗?

  记者咨询了下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汤卫华汤卫华认为,因食用福寿螺导致广州管圆线虫病,是可预防可发现可治疗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如广州管圆线虫病、肝吸虫病、肺吸虫病及姜片吸虫病都是通过生吃水产品感染的。因此,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尽量不要生吃或进食未煮熟的鱼、虾、螺类。”

  同时,汤卫华说,食物加工中的交叉感染也会导致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因此,食品加工企业、酒楼、餐馆及个人在加工食品时,一定要生、熟食分开处理,避免加工生鲜食品时的砧板、刀具在加工熟食时造成交叉感染。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器具应经清洗消毒后再次使用。

  "福寿螺"相关科普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就误食易产生寄生虫病的相关饮食注意事项做了科普:

图片可能造成不适,请在非饮食情况下观看!

小编先去吐一会儿~

  

  

  

  

  

  

总之,不仅减肥要管住嘴,吃饭也要管住嘴!

祝大家身体健康!

来源 | 成都食药监、成都商报、民生社会、人民日报微博、钱江晚报

  本期编辑:杨慧婷

  

  

  联系我们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