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侬小菜场跑过?”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好些上海阿姨早晨初次见面
就经常这样打招呼
上海话就是很有意思
不管菜场大小都叫作“小菜场”
不管侬买荤菜蔬菜还是鸡鸭鱼肉
放进菜篮里都成了“小菜”
以前上海还有一句话说
「菜篮子里看形式」
上海的形式好不好
看看百姓的菜篮子就知道了
今天头条菌就和你来聊聊
阿拉大上海的「小菜场」文化
上海宁喜欢用「小菜」取地名?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上海有好多地名都是各种小菜的名称
像外咸瓜街、面筋弄、火腿弄、豆市街等
光念名字就让人食指大动
头条菌内心OS:上海人是容易饿吗?
其实是因为在开埠之前
上海只是江苏松江府辖下的
一个海滨小县城
城外的农民和菜贩们每日挑菜进城
习惯选择临街门面房作为
卖菜卖瓜卖肉的场所
后来就形成了这些老地名
外咸瓜街
这条路所在的小东门地处十六铺的里边
在这小圈子里曾经几乎都是咸鱼行
由于当年卖咸鱼的都是宁波人
宁波话“咸鱼”发音为“咸瓜”
久而久之,这条路就叫“外咸瓜街”啦
火腿弄
火腿弄位于
黄浦区大东门里、复兴东路旁
因为过去集中制售腌腊食品而得名
大家晚上可别走这条路,看着容易饿
面筋弄
在中华路尚文路公交站附近
有一条饶有味道的面筋弄
因为以前弄堂口是卖油面筋的
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如今这个在地图上都几乎找不到的巷弄
却保留了大上海最市井生活的回忆
上海第一个菜场,侬晓得伐?
说了那么多
你知道上海滩最早的小菜场
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老上海人说起小菜场
都会想到虹口的三角地菜场
这是上海最早的现代化小菜场
19世纪后期
租界先后在苏州河北岸的虹口
修筑了文监师路、汉璧礼路、密勒路
(今塘沽路、汉阳路、峨嵋路)
这三条路相交处形成一块足有10亩的三角形土地
就被叫作了“三角地”
1890年,工部局在“三角地”
搭建了一个颇有规模的木结构室内菜场
作为固定交易场所的样板
这就是上海第一个菜场
虹口菜场
英文名称为 HONGKEW MARKET
但是上海人还是习惯把它叫作
“三角地小菜场”
后来菜场又被重建为
二层(部分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底层为蔬菜市场
二层为鱼肉副产品市场及罐头包装食品柜
三层规定为各种小吃点心店
品种齐全、什么都有
需要的东西一次性就能买齐
当年有文人在《沪江商业市景词》里
这样来描述三角地菜场
“
造成西式大楼房,聚作洋场作卖场。蔬果荤腥分位置,双梯上下万人忙。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这里始终是上海占地面积最大
经营品种最全,服务设施到位的室内菜市场
“三角地”也成为上海
著名地名和菜市场的代名词
现今,三角地变样了
1990年代后期被拆除后
建起了宝矿国际大厦
是北外滩临江甲级写字楼
在不远处的虹口港附近
还有一座叫作“老场坊1933”的
创意产业园区
这也是一幢和老上海人菜篮子有关的老建筑
原本是建成于1933年的上海工部局宰牲场
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大宰牲场
那些回忆里的小菜场,再也回不去了
一提到小菜场
总是充满了故事和回忆的
因为以前每天早晨到小菜场买菜
是时髦上海人的生活方式
地地道道的老上海人能掰着手指
数出好多个历史悠久的小菜场
那时候上海人和小菜场的关系
就是眼睛和鼻子的关系
天天要见面,天天要打交道
西摩路小菜场
在旧上海,陕西路称为西摩路
所以上海的老居民都称那条路上的菜场
为西摩路小菜场
它曾经是上海规模比较大、品牌比较响的小菜场
在这条路上还有很多上海老百姓比较习惯的东西
有皮鞋摊,修皮鞋,还有修阳伞
甚至还有一个花摊
紫霞路菜市场
这里是上海历时最长
规模最大的马路菜场
那时候菜场东边紧临黄浦江
有时新鲜水产到货了
伙计们推着黄鱼车经过
大声嚷嚷:“让开!让开!”
后面跟着一群想尝鲜的市民
因为这种鲜货只有在紫霞路才能买到
如今这里是一条宽敞干净的马路
巨鹿路菜场
1984年3月8日
巨鹿路菜场“顾客评议台”前
一位顾客正在填写“服务意见表”
由于表述意见中肯、点评到位
意外获得了菜场方奖励给她的一只活鸡
曹家街菜场
1984年11月17日
南市区副食品公司曹家街菜场
“三姑娘水产柜”的
陶丽珍、郑青花、常玉妹三位营业员
正在交流服务心得
当时,她们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的上海市民
永康路菜场
现在说起永康路
都赞它是文青出没的艺术街区
但以前却是个露天菜场
直到2009年隔壁使用面积达
2000平方米的复兴菜市场开门迎客
永康路上的嘉善露天菜从此正式退出"舞台"
结束了近50多年的历史使命
盆菜
那时候还特别流行“盆菜”
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
上海小菜场里开始的
把顾客要烧的几种小菜都搭配好了
放在一个盆里
品种数量都为顾客考虑好
这样买回去就可以烧了吃,相当方便
而且比自己选配还经济实惠
当年上海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拍摄了
一部上海小菜场供应盆菜的新闻纪录片
向全国推广
可见上海宁真是相当会生活
1985年4月22日
黄浦区宁海东路菜场的营业员在卖菜之余
还办起了“春季时令菜肴烧法吃法介绍会”
当年该菜场的盆装菜曾风靡申城
当买菜进入24小时无障碍的时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
网络生鲜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老菜场只能到记忆中去寻找
常被贴上“脏乱差”标签的传统菜市场
是否真的已经跟不上城市建设
“高大上”的步伐
从2005年起
上海用10年时间基本完成了
标准化菜市场1.0版的硬件改造
告别了马路菜场和不规范的小菜场
从2015年开始
“超市化管理模式和商场化购物环境”的2.0版新模式
也逐渐走入百姓的生活
清清爽爽的环境广受好评
传统菜场的另一种新替代品
则是生鲜超市
大批量进货、统一定价
还有食品安全溯源系统
让不少人纷纷投入它的怀抱
近年来上海更是涌现出
一大批自动售菜机
和普通饮料机一样
只需动动手指选择相应规格并支付
蔬菜就从取物口中掉出来
更是极大地减少市民的时间
方便了大家的买菜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
怀念那些年的小菜场
它们平淡无奇却蕴含了
这座城市的岁月积淀的脉脉温情
上海方言里有很多和小菜有关的俚语
看看你能看懂几句
1、拎到篮里侪是菜
2、耳朵忘记在陆稿荐
3、面孔红得像杜六房的酱汁肉
4、烂糊三鲜汤
5、蛤蚌炒螺蛳
6、阿(火)旺炒年糕,吃力不讨好
7、请你吃辣火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