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这些美食已被入选!河北的这些“非遗”美食,你都吃过吗?

  

  part 1

盘点河北“非遗”美食!

这些美食的制作工艺精良、用法考究,

已被列为“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快看看你家乡有几种?

你又吃过几样?

【衡水:1种】

  

  故城县龙凤贡面

  

  龙凤贡面也称龙须凤尾贡面,因面条匀净细长、状似龙须,并曾作为宫廷贡品而得名。龙凤贡面起源于明朝,为故城镇齐氏始创。制作龙凤贡面最有名的是故城西南镇齐纪修所开的“齐福源”挂面坊。

【邯郸:4个】

  

  1、邯山区二毛烧鸡

  

  二毛烧鸡又名珍积成烧鸡,创始于清朝仁宗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直隶大名府城内,世代嫡传,采用百年老汤、祖方秘料传统加工工艺,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百年老字号名吃。

  

  大名县郭八火烧

  

  “郭八火烧”的主要特点是层多且薄、外表金黄油亮、呈现石榴籽状,吃起来皮酥里筋、焦香可口、味香诱人,风味独特。出炉的火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每张上有二十五层至三十层薄如纸的面皮组成。

  “郭八火烧”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创业人郭致忠,祖籍大名城西大韩道村人,曾在北京(原顺天府)学艺,清光绪二十一年(1887)年回到大名,以经营火烧为业。

  

  3、大名县五百居香肠

  

  “五百居”香肠肠色泽纯正,条杆均匀,香味醇厚,肥瘦适宜,甜咸兼备,软滑利口,食而不腻,越嚼越香,回味悠长,独具一格。且经久耐放,炎夏酷暑不腐不蛀。

  1956年,大名五百居香肠被评为“邯郸八大名小吃”。2003年,被评为“邯郸市地方十大名小吃”。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知名土特产”。

  

  4、魏县饸饹

  

  魏县南关申家榆面饸饹,始于隋朝,盛于唐朝,历经1400余年而不衰,是“梨乡三宝”(饸饹、煎饼、豆腐脑)之一,申家榆面饸饹以精细的荞麦面、小米面、豆面为主,配一些榆皮面,以一定的比列配制并加水和好后,用饸饹床子挤压而成,饸饹卤由鲜猪肉或羊肉酱炒而成,耐储存。

  申家榆面饸饹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被梨乡人称为“洘汤饸饹”,其意为“面起汤随,面落卤现”。从明朝开始至今代代传承,发展延续。

【张家口:2个】

  

  1、张家口张北县莜面

  

  莜麦系坝上高原耐旱农作物。莜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短,成熟后子实容易和外壳脱离,磨成粉后可食用,就叫莜面。敢叫裸燕麦面,这种植物的子实也叫莜麦。

  

  2、怀安县柴沟堡镇熏肉

  

  “柴沟堡熏肉”始创于19世纪初,迄今有200多年历史,被载入《全国食品大字典》。清乾隆年间,为柴沟堡人赵福全首创。

  后经郭玺总结前人创作熏肉经验,创出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他熏制的熟肉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肥不腻口,瘦不塞齿,味道香醇,鲜嫩适口,被人称赞。

【唐山:3个】

  

  1、乐亭县吊桥缸炉烧饼

  

  吊桥缸炉烧饼外形浑圆,色泽浅黄,外皮酥脆,内瓤层次分明,香酥怡人,肉馅配料独特,肥而不腻,正面贴满芝麻,背面光滑,制作精巧,且久放不疲、风干不硬,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烧烤、涮锅的上好佐餐和馈赠亲友的绝妙佳品。

  

  2、丰润区蜂蜜麻糖

  

  丰润七树庄麻糖始创于明朝万历四年(1577年),取其冀东人所爱吃的食品“软、硬排叉”之优点并借鉴京城“蜜饯”浇浆法精心研制而成。

  民国时期,由张家传人之一张凤舞创立“广盛号”。又由其后人张金海、张国荣将此传统工艺和字号传承至今。400多年来,七树庄“广盛号”蜂蜜麻糖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味、良好的信誉,名扬全国,誉达海外。

  

  3、乐亭县刘美烧鸡

  

  刘美烧鸡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一道名食,它那色、香、味、形四美合一的独特之处,特别是开创了我国烧鸡整形之先河(外形已获国家专利),彻底打破了过去烧鸡两爪两翅支楞、脖耷拉甚为不雅的难题,促进了我国烧鸡行业整鸡外形工艺的发展。

【秦皇岛:5种】

  

  1、抚宁白腐乳

  

  腐乳气香、味鲜、质酥,其香略似老酒,浓郁则过之,味鲜美而留芳齿颊,质酥软则入口即化。

  腐乳因其由黄豆制成,富含植物蛋白质,经过发酵后,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又产生了酵母等物质,故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腐乳又是一种烹饪佐料,红方的汁烧肉,肉味香冽,是抚宁传统的家乡名菜。

  

  2、抚宁县潘氏风干肠

  

  潘氏风干肠,是抚宁县潘官营村潘氏家族的家传特产,在潘氏家族中,这种熟食的加工和保存方法已经传承了整整二十代了。

  这门技艺是明朝万历年间潘氏老祖担任长城守军伙夫时,向“戚家军”中的义乌兵家属求教学成的,目前在潘氏家族中仍旧保留着传男不传女的习俗。

  

  3、海港区老二位饺子

  

  “老二位”饺子的制作方面的传承采取的就是师父带徒弟的制度,使这一技艺得以传承。最早擀饺子皮使用一根擀面杖,既费时,又费力。

  后来经过去大城市名店学习,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在面皮制作上采用两个细木棍,其优点是省时省力、皮薄厚均匀。

  

  4、卢龙县卢龙粉条

  

  卢龙传统粉丝的几十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具有色白条匀,味道纯正,柔而不脆的特点。

  如今虽然机械加工粉丝遍布全国,但传统的粉丝加工仍然像千余年来那样仰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还要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及感觉才能掌握。

  

  5、昌黎县赵家馆饺子

  

  久负盛誉的赵家馆饺子,是昌黎县传统的老字号风味食品,以圆笼蒸饺为主。

  其特点是:选料讲究、皮薄馅散、味道鲜美、香而不腻、水灵可口。形成了海鲜、素馅、肉馅、什锦四大系列,十三类品种。

【承德:3种】

  

  1、承德市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上乘宫廷菜肴之特色,下秉地方菜肴之精华,别具一格。其肴馔之繁多,技艺之高超,器皿之精致,场面之豪华,礼仪之讲究,耗资之巨大,是我国宴席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甚至在世界烹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2、平泉县“五奎园”改刀肉

  

  “五奎园”改刀肉是御膳房刘德才主厨主创,献给道光皇帝的御菜,于道光年间传入古镇八沟(今平泉),现在是平泉的传统名菜。

  据传刘德才老师傅年老体衰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榆州(今平泉),为了糊口在镇上开了一个小餐馆,经营改刀肉。刘师傅连续收了五个徒弟,把御膳改刀肉的做法传给了他们。五个徒弟同心协力办饭店,给饭店取名“五奎园”。

  

  3、隆化县一百家子拨御面

  

  在隆化县城北三十公里处有座古镇---张三营镇,清代,因这里只有百十户村民而被称为“一百家子”。张三营镇群山环抱,景色秀丽,以盛产“一百家子白荞面”而驰名中外,白荞面可制作多种别具风味的食品,其中属“拨面”最为上乘。

  据考证,乾隆二十七年重阳节(1763年),乾隆皇帝赴木兰围场狩猎驻跸张三营行宫,在品尝当地拨面师姜家兄弟的拨面后,龙心大悦,喻赞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并御封为“一百家子拨御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