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凉面有多好吃?杜甫竟然想献给皇帝!

  

  黄庭坚有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我原本以为这“汤饼”是什么稀奇之物,待我一查,竟是咱们经常吃的面条,其中缘由,且听我细细道来。

  人为什么会吃面条?这得从人类发现发明食物的历史说起。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麦子、谷物的粉食才成为可能。有了面粉和米粉之后,怎么把其做得好吃,又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那时候,有的人把面粉、米粉炒炒吃,叫吃炒面。

  有的聪明人把面粉、米粉加水和成团,再捏成片放在汤中煮,叫吃汤饼,实际上是吃面片;还有手巧的人,把面团搓成长条放进汤里煮,这样虽还叫吃汤饼,实际上就是吃面条。

  中国人吃汤饼的历史,是从东汉开始的,但一直到了宋代,汤饼才正式被称作面条。《东京梦华录》里记载,汴京的面条已有好多种了。古籍中第一次出现关于挂面的记载,是元朝忽思慧的《饮膳正要》。

  自面条正式问世到如今,其制作技术与吃法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发展,并且种类繁多,风味万千;像什么捞面、卤面、焖面、炒面、拌面、煨面、汤面等,多达百种。另外在不同的地区,也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面条,如北京炸酱面、河北杂面、上海阳春面、陕西臊子面、扬州裙带面及小刀面等等。

  今天,食朝君要说的便是一碗凉面。你说这天气炎热,吃什么都没胃口,要是来上一碗凉面,清凉爽口,岂不快哉?

  其实,唐朝时期吃的汤饼主要有三种,一是馎饦,一是水引,一是冷淘。馎饦就是“不托”,也就是现在的面片。原来在唐代以前,人们做面片是不用刀的,需要把面团“托于掌上”。

  后来唐人发明了一种叫做“刀机”的做面工具,省时省力,面团就不用托在手上了,因此人们把面片叫做“不托”。后来有好事者在两个字前面加上饭字旁,于是成了馎饦。

  水引跟馎饦差不多,不过水引比馎饦细点。《齐民要术》记载:“挼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

  东汉许慎在《说文》中写道:“挼,摧也,挤也。”箸就是筷子;铛是一种平底浅锅。就是说做水引时,先将面团拉成像筷子粗细的条,切成一尺长的段,盘子里盛水浸着,下锅时就在锅上面用手将面段捺扁成韭菜叶子厚薄的扁面条,趁着沸水下锅煮熟。

  冷淘,就是今日我们所吃的凉面,在大诗人杜甫曾写有《槐叶冷淘》一诗中有着这样的记载:“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敷……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诗人所说的“槐叶凉面”,是指用鲜嫩的槐叶汁和面后而制成的碧绿面条,绿色本身就是冷色调,再加上煮熟的面条过水而淘,自然会更给人以“凉”的感觉。

  在这首诗的末尾有这样一句:“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大意是说:我想着把这份凉面送到皇宫,请皇上吃一吃。皇上您虽然不缺这一口,可是我觉着尝一尝还是应该的,略表一点心意。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唐朝公务员实行工作餐制度。《唐六典》记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啥意思呢,就是每年夏天,早朝结束之后,国家会给九品以上的官员们提供一份槐叶冷淘面。

  因为槐叶味凉苦,用其汁和面作冷淘,食用后可使人去热降火,防止中暑。所谓“夏天吃苦”是也。

  唐朝晚期,陕西潼关西面有个野狐泉,野狐泉旁边有一家冷淘店,冷淘店有一手艺相当高的面点师傅,是一位老妇人,擅长“水花冷淘”。具体做法是切以吴刀,淘以洛酒,潦叶于铛耳中,过投于汤中”。

  就是说,等水开了水花沸腾的快要溢出锅外,然后下面。这位老妇人刀工极佳,“其疾徐鸣掌趂之不及”。就是说,老人手法极快,还没等顾客们巴掌鼓完面就端上来了。因此,“富贵人家子弟纷纷携金而往,前来就食”,可见生意有多好了!

  跟古代的冷淘相比,现如今的凉面做法已经简化了,但不妨碍其美味。用醋、酱油、芝麻酱等调和成汁,稍加搅拌即可。冷却过后的面条筋道有弹性,配合酱汁食用,既入味又开胃。

  配上新鲜制作的什锦菜,呼噜呼噜吃完,感觉夏日的热气都消退了不少。相信我,这样一个昏昏欲睡的夏日,吃上这样一碗打败夏日的清爽凉面 ,绝对是很过瘾的事!

22元/份

  夏日燥热,跟我吃上一碗凉面,可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