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晓峰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西北风
我们这里的夏天,最常吃的饭有两种,捞面条和蛤蟆蝌蚪。捞面条现在还是家常便饭,咱就不说它了。蛤蟆蝌蚪听起来怪里怪气的,乍一听还真不知道是一种吃食呢。其实,它有更大众化的名字——面鱼儿。蛤蟆蝌蚪是我们封丘人的叫法,我觉得更形象些。它的样子,大头,拖一个细尾巴,像极了小蛤蟆——蝌蚪;究其实质,就是一种面疙瘩。蛤蟆蝌蚪这个名字还是起得蛮贴切的,至少比面鱼更贴切。
蛤蟆蝌蚪是一种极简单极平常的美食,是穷人家的美食。小时候小麦不够吃,物以稀为贵吧,我们把小麦面粉叫好面;把玉米、高粱叫杂粮,玉米面叫黄面、高粱面叫黑面,都是跟着颜色叫的。杂粮产量高,而且缴公粮缴得少,家家户户都常吃杂粮。黄面蒸出的馍口感不好,跟吃沙土一样,而且吃多了烧心(胃泛酸)。到了夏天,把黄面做成蛤蟆蝌蚪就好多了,至少可以克服掉那两样短处。
蛤蟆蝌蚪的做法是:把黄面加进水搅成糊状,越均匀越好;烧上一锅水,待水煮沸后,把面糊用勺子盛到有圆孔的蓖子上,用勺子底儿把面糊通过那些圆孔下到沸水中。下到锅里的面疙瘩,头大尾巴长,就像一群蝌蚪在水里游。最好两个人合作,一个人下面糊,另一个人搅动锅里的蛤蟆蝌蚪,不让它们粘到一起。煮上两分钟,要把熟了的蛤蟆蝌蚪用漏勺盛到一个有新鲜凉水的盆子里“降温”。过了凉水的蛤蟆蝌蚪,盛到碗里,炒韭菜、鸡蛋作卤,加上蒜汁、陈醋、荆芥,搅拌匀了,吃起来分外利口。如果再有黄瓜丝、笋丝掺着,就更美了。
那时看一个妇女会不会做饭,从三个方面看,蒸馍、擀面条,再有就是做蛤蟆蝌蚪。这三样东西里面都有学问,就拿做蛤蟆蝌蚪来说吧。搅面糊搅不匀,下出来的蛤蟆蝌蚪会有生面;面疙瘩在水里煮时间长了,就煮烂了;时间短了,又不熟。这靠经验,也靠灵性。现在很多地方也有卖蛤蟆蝌蚪的,不过现在都不说这个名字了,都叫它面鱼儿。名字变了,似乎也没有原来那样好吃了。虽说现在都是好面做的。调料也放得五味俱全,按说要比黄面做的好吃多了,但我却觉得远不如儿时的好吃。
征稿|封丘零距离
现正式向广大读者征稿
征稿方向:反映咱封丘人生活的文章、照片、漫画、音频、视频等形式均可。文章最好有配图。优秀文章可以入选《封丘文艺》期刊,一经录用出版后赠送纸质杂志一本。投稿邮箱:125893595@qq.com或加小编微信:xiaow360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