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鸟长耳朵的,这只猫头鹰是怎么回事?

原标题:没见过鸟长耳朵的,这只猫头鹰是怎么回事?

说到鸮[xiāo],恐怕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但如果换种说法呢?“猫头鹰”,相信所有人都会恍然大悟。常在夜间出没,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的鸮类,多长得眼大脸圆,有些种类还在头部有一对由羽毛构成的耳簇。而它们将耳簇竖起来的时候,实在是神cosplay广大铲屎官耳熟能详的喵老爷了。

各种猫头鹰。上排左起:仓鸮、雕鸮、花彩角鸮、东部鸣角鸮;下排左起:大雕鸮、墨西哥西点林鸮、眼镜鸮、长耳鸮。图片:Brad Wilson / Audubon

鸮形目鸟类长相奇特,行为隐秘,不仅令今天的人们对它产生兴趣,在过去也为当时的人们所认识。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一对大型青铜鸮形立尊,是殷墟有史以来发掘出的最为精美的铜器之一,被称作“妇好”鸮尊,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一件鸟形铜尊。“妇好”鸮尊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头顶具有一对高耸的龙形耳羽,与今天的主角——长耳鸮Asio otus),在形象上颇有几分神似。

一对“妇好”鸮尊。图片:atmuseum

今日主角。图片:胖哥野鸟摄影

少见的“撞名”

耳鸮属Asio源自拉丁文,意为“有耳羽簇的鸮类”,种本名otus也源自拉丁文,是指“有耳羽簇的小型鸮类”。巧合的是,种本名otus恰好也正是角鸮属(Otus)的属名。在鸟类当中,如长耳鸮这样,种本名跟另一属属名撞车的例子并不多见。

如果把长耳鸮的属名种名倒过来,我们就得到了Otus asio,东部鸣角鸮的曾用名。还好现在鸣角鸮已经独立成属(Megascops)了。图片:wikipedia

长耳鸮分布广泛,见于欧亚大陆、北非和北美,论分布范围,在所有鸮类里仅次于同属的短耳鸮A. flammeus)。长耳鸮体长35~40 cm,体重200~435 g,翼展90~110 cm,体型上也略小于短耳鸮。

短耳鸮,同样有耳簇,就是短。图片:Wikimedia Commons

身披静音服

身被羽毛,是鸟类的一大显著特征。而许多夜行性鸮类的羽毛就更有特点,在飞行中具备神奇的降噪功能。早在一百多年前,人类就已开始了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和解释。1904年,德国科学家Mascha指出:鸮类的飞羽具有“梳齿”状的前缘,而在飞羽表面还具有绒毛状结构。1934年,英国科学家Graham又发现:飞羽的后缘具有类似“刘海”状的毛边结构。上述三个特征的集合,在其他鸟类中还没有发现。

飞翔的长耳鸮,分解动作。图片:Koobassoff / DeviantArt

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三个特征的确与鸮类的静音飞行有关:

前缘的“梳齿”形态,有利于稳定飞行时经过翅膀表面的空气流动,从而减少噪声。

长耳鸮翅膀前缘的“梳齿”结构。图片:wildaboutbritain.co.uk

飞羽后缘的“刘海”状毛边结构,有助于使相邻的飞羽在飞行运动中较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平滑边界层,避免空气流动的间断,从而减少边界层产生的噪音。

长耳鸮的翼展,飞羽后缘有毛边结构。图片:Joana Bruno / Domestika

而飞羽表面的绒毛状结构,是因为羽枝具有较长的远端羽小枝,这些绒毛状结构可以帮助在飞羽表面形成显著的多孔结构,而多孔结构被公认为具有良好的吸声功能。同时,这些绒毛状结构还被认为可以改善翼面的空气动力特征,有利于鸮类采用振翅幅度相对较小,且频次较低的飞行模式,这一特质也被认为可以减少飞行噪声。

飞羽表面的绒毛状结构,(a)为俯视图,(b)为仰视图,(c)为侧视图,比例尺分别为:(a)1mm,(b)200μm,(c)100μm。图片:H. Wagner /Interface Focus(2017)

总之,夜行性的鸮类已经演化出静音飞行的高超本领,既有利于发挥自身敏锐的听力,在黑夜里发现与定位猎物,也可以保证悄无声息地接近、突袭它们。

鸟、田鼠和蝙蝠

鸮类通常是整个囫囵吞下食物,而消化不了的毛发、骨骼会在消化道内形成食茧(食丸),再吐出来。通过收集分析食茧里的内容物,鉴定种类,就可以了解它们的食性。国外的研究表明,长耳鸮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尤其是田鼠类为食,也会捕食少量的鸟类、蝙蝠,甚至蛙类。不同的地方生活的长耳鸮,在偏好的食物上会有区别。

护住猎物的长耳鸮。图片:Cezary Korkosz / The Owl Pages

我国分布的33种鸮类当中,长耳鸮的食性可算是研究得最多的一种,也有些有趣的发现。在台湾越冬的长耳鸮食谱里,鸟类的比重可以占到67%。而对在山东曲阜孔庙高大柏树上越冬的长耳鸮进行的研究(1982-1984年)则发现,它们几乎全部以鼠类为食,在食茧里仅发现少量蝙蝠的残骸。而在甘肃民勤,这里的长耳鸮也几乎全部捕食鼠类,其余仅有1.01%的猎物比例为鸟类。2004-2012年间对北京地区越冬长耳鸮的长期研究最有意思,研究人员发现这里的长耳鸮取食大量的蝙蝠,跟取食鼠类的比例相当,这是首次在温带地区生活的鸮类当中发现大量取食蝙蝠的现象。同时发现,随着捕食蝙蝠和鼠类的比例逐渐减小,取食鸟类的比例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捕鼠喂娃的长耳鸮。图片来源见水印

长长的耳簇,让它们更像树桩

接近海平面到海拔2750m的适宜环境里,都有过长耳鸮的分布记录,但它们在英国主要生活在海拔150m以下。跟喜欢开阔环境的短耳鸮不同,它们偏好邻近开阔草地、农田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在茂密的灌丛林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白天,它们藏身在密林中靠近主干的树枝上,依靠斑驳的羽色跟周围环境巧妙融合。而它们长长的耳簇也被认为是一种伪装手段。受到惊扰时,长耳鸮会竖起耳簇,全身僵直。此时,耳簇可以起到破坏圆形头部曲线的作用,使得长耳鸮看起来更像是截枯树桩。

数数,有多少假树桩?图片:胖哥野鸟摄影

说不定,耳簇也有其它作用。绘图:翼狼Elang

长耳鸮的繁殖期可从2月延续到7月,不同地方的起止时间有所不同。在英国和我国东北地区,繁殖期通常开始于3月,多在3月中旬至4月底之间产卵。它们偏好利用树上喜鹊或乌鸦的旧巢,也会使用人工巢箱,偶尔会在树洞里或地面上直接产卵孵化。英国的研究发现:在针叶林中,巢的高度平均为7.5 m;在阔叶林中稍矮一些,约为5 m。我国东北地区的长耳鸮巢,平均高度则约为11 m。

阔叶树上的长耳鸮巢高度较低。图片:YouTube(UP: george konstantinou)

冬季,长耳鸮常会形成大小不等的群体,白天集中在某处停栖,也常会利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树木。北京天坛公园里就曾有过较大数量的越冬集群。而塞尔维亚北部基金达(Kikinda)的城市广场周边树上,在冬天会集聚起超过750只的群体,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长耳鸮越冬集群

向南飞,南山有谷堆

我国分布的33种鸮类中的大部分都是其分布内的留鸟,长耳鸮则算是其中迁徙行为较突出的种类。通常而言,生活在北方的长耳鸮会南迁越冬,而分布靠南的种群则是当地的留鸟。如1984-1989年间,在山东长岛共环志了1017只长耳鸮,其中有1只于1985年11月14日环志的个体,1987年1月3日在安徽金寨被重捕回收,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828 km。在北美地区,繁殖于加拿大北部的种群会南迁到美国及墨西哥越冬。有1只个体曾创造了从加拿大萨克其万飞到墨西哥瓦哈卡,行程约4000 km的纪录。

长耳鸮第四个亚种及分布地,黄色仅夏季分布,绿色全年分布,蓝色为越冬地。图片:Mother Nature Network

同时,以小型兽类为主食的长耳鸮,也会受到猎物周期性种群波动的影响,并产生相对应的移动。例如在芬兰北部一块面积47平方千米的研究区域内,长耳鸮的繁殖对在年际间会有0至19对这样的显著变化。北美则有长耳鸮在不同的年份,选择相距超过450km的繁殖地生儿育女。

长耳鸮:我的天坛

北京冬天的天坛公园可能曾是全中国最容易见到长耳鸮的地方,而如今,在那里已经很难再见到它们的踪影。前文提及的研究显示,自2004年冬季开始观察记录以来,来这里越冬的长耳鸮数量逐年下降,从最初的18只减少到了3只(2012冬季)。研究人员认为:周边绿地的休整和变化导致鼠类数量的减少,使得长耳鸮不得不转而捕食蝙蝠;而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又导致适合蝙蝠聚集冬眠的场所变得越来越少;蝙蝠数量的下降,使得长耳鸮捕食时又转向数量更多的鸟类……天坛越冬的长耳鸮面临着食物来源日渐萎缩的不利局面,它们的数量逐年减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长耳鸮,你去了哪里?图片:胖哥野鸟摄影

我们仍未知道曾在天坛越冬的长耳鸮,是如何搜索、捕食冬眠中的蝙蝠的。而随着它们不再回来,这也许将永远成为不解之谜。希望这些长耳鸮已经找到了其他的安身之处。但在高速发展的当下,这样的地方还剩下了多少呢?

鸦雀有生

微信号:Parrotbills_Robbi

Robbi在这里,分享他关于鸟兽、自然、科学、生物多样性保育的见解。长按二维码关注他!

如果你入手了实体物种日历,一定发现了,本周是“耳朵周”!各种高萌耳朵即将登场,尽请关注。

今天的第二篇文章,接着聊离我们最近的、曾经在天坛越冬的长耳鸮。内有视频,别错过。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鸱鸮科 恐鸮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不知道实体物种日历?

“阅读原文”看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