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Ti6到Ti7赛季 模拟V社新积分制度下中国战队的得失
图片略长(出自Newbee官博),请拖动至最下方观看。
一、积分规则(来源:V社dota2官网):
我们赞助的锦标赛有两个级别:甲级和乙级。甲级锦标赛的总奖金必须超过50万美元,而我们还将额外赞助50万美元奖金。乙级锦标赛的总奖金必须超过15万美元,而我们还将额外赞助15万美元奖金。为了保持赛事的基准线,支持全球不同地区的战队,甲级和乙级锦标赛的参赛队伍里,六大赛区(北美、南美、东南亚、中国、欧洲和独联体)都必须有至少一支从预选赛晋级的战队。而且,都必须有线下决赛,让不同地区的战队可以同台竞技。我们会直接管理甲级和乙级锦标赛的日程,避免时间上发生冲突。
排位积分的计算是根据锦标赛的总奖金,以及其级别,其中甲级锦标赛的奖金系数更高。每项锦标赛的总积分也会根据在一年中所处的时间有所变化,越接近国际邀请赛的锦标赛奖励的积分也越高。排位积分会根据锦标赛中的名次进行结算,每名选手都会累积。原来的阵容锁定期依然存在,在允许的时期更换队伍不会失去已获得的排位积分。此外,为了方便战队招募新成员,或是在阵容锁定期进行必要的阵容调整,每支战队只会计算积分最高的3名选手,作为队伍的有效排位积分。
二、赛制解读
1、以Ti6到Ti7之间的国际赛事为例,完全符合标准的只有KievMajor即基辅特锦赛。原因在于南美地区有竞争实力的队伍的匮乏。但考虑到南美地区比赛目前才刚刚上路,故把大多数国际赛事都暂定为甲级或乙级锦标赛。以赛事奖金这唯一标准将国际比赛划分一下(数据来源:http://wiki.teamliquid.net/dota2):
甲级:
第六届国际邀请赛Ti6(上一年的Ti成绩,尤其是冠军一定会获得巨额积分)
2016年波士顿秋季特锦赛($3,000,000)
2017年基辅冬季特锦赛($3,000,000)
第二届DOTA2亚洲邀请赛DAC($611,997)
WCA2016年世界电子竞技大赛($589,252)
*2017莫斯科地震核心杯($500,000)
乙级:
Sli群星联赛第三赛季($300,000)
2016MDL国际邀请赛($250,000)
ESLOne云顶站($250,000)
*2017马尼拉大师赛($250,000)
ChinaTop国家杯电竞大赛($229,904)
*银河战役DOTA2锦标赛($150,000)
准乙级:
DOTA2深渊联赛第五赛季(奖金未达标,$139,860)
NABeat dota2 邀请赛(奖金未达标,$100,000)
TheSummit 6 巅峰联赛(奖金未达标,$100,000)
*Sli国际邀请赛第二赛季(奖金未达标,$100,000)
*2017年索泰杯大师赛(奖金未达标,$100,000)
*TheSummit 7 巅峰联赛(奖金未达标,$100,000)
注2:*标记为临近Ti的比赛积分奖励越高
2、甲级联赛:从赛事划分来看,除去上一年的Ti邀请赛,甲级联赛可能会有几个具有丰富的赛事举办或承办经验的团队来操作,如有完美的DAC,震中杯的毛子,做了两次Major的PGL等。而和SL合作的imbaTV,也是进能提高奖金升级到甲级联赛,退能维持现状做几个乙级联赛。这些对观众而言都是福利。不过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预选赛的安排,毕竟要做好六个赛区的预选赛以及安排相应的线下赛,付出的成本会大大增加,我觉得这将会成为新的积分联赛中最大的一个难题。
3、乙级联赛:从目前而言主要由一些独立的联赛,以及一些老牌的联赛组成,具体大家都可以从上面的表中读出。乙级联赛的积分和甲级联赛差多少这一点我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打个比方,如果甲级联赛与乙级联赛冠军,积分差过多,这样直接会导致失去鲨鱼队伍的吸引力,而让整个比赛变得乏善可陈;相反如果积分相差不大,那么队伍可能会面临疲于奔命,想战略放弃部分比赛但又怕失去积分,曝光率太高有时也不是好事情。这一部分就是需要V社非常慎重考虑的问题。
4、乙级以下比赛:这部分比赛会大大减少,原因很明显,V社的补贴,以及有可能放出制作精良的饰品卖给玩家获利。
总结:对于中国区而言,个人以为从赛制这方面,中国区在这一块是获利的。完美近两年的投入还是有目共睹的,以及电竞泡沫越吹越大导致阿里、国家体育总局的种种比赛,我相信如果没有 V社干涉,中国举办的甲级联赛可能会远大于其余地区,这也是变相的帮助中国队伍获得更多积分的机会(中国举办,预选名额多,参赛队伍多,冲击更高的名次)。
三、队伍模拟:
1、Newbee:
甲级联赛加分寥寥无几,Ti6第二轮,两届Major一轮游,WCA没参加,仅剩一个DAC第三。不过相对的在乙级联赛的表现就非常不错了。
2、IG:
完全和Newbee相反的邀请理由,DAC的第一和一个Major的第三,震中杯还能捞点分,靠着在甲级联赛中赚取的积分,填平了自己在乙级联赛中很少有作为的坑。当然从IG和Newbee的邀请之路来看就可以发现甲级联赛和乙级联赛的权重比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参数了。如果甲级联赛分数过重,Newbee的邀请名额可就不是板上钉钉的了,反之亦然。为什么会这样请看下面分析的IGV、Ehome、Dango。
3、IGV:
提IGV只因一个比赛,WCA,你可以说这个比赛很烂,明星队伍也少,组织的也不怎么样,时间还拖得很长,但是它有两个决定性优点:奖金高,政府背景。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前者决定了它未来很有可能成为甲级联赛,那么这一部分积分就不可被忽略;而政府背景则会让这个比赛的稳定性提高,意味着这个比赛不太会不办。只要有一个好的组织者介入,这个赛事是可以好好打造成一个品牌的,不过可能WCA自己也不在乎这些。在积分规则下,IGV因为这个冠军可能可以加很多分。如果乙级联赛加分少的话,IGV通过这个制度是完全有机会威胁到Newbee的。
4、Ehome、Dango:
在这个积分规则之下Ehome这种队伍会成为非常有争议的存在。超级大腿带一些没积分或积分很少的弱鸡,同理还有Dango。这几个Ti冠军理所当然会获得一个很高的起点分,这就意味着后Ti阶段甲乙级联赛的直邀。并且在Ti6之后的一些乙级比赛中他们也是获得过一些成绩的,换言之他们的积分还在累积。这时候若这几个人在转会期分道扬镳,那么如何处理这些溢出分值选手所在的队伍就会成为一个难题。如果仅仅按纸面意思最高三人积分系统来决定今后的Ti直邀,我甚至有理由怀疑Ti7的邀请机会IG=Newbee=Dango>Ehome(Dango有妖精)。但如果上一届Ti冠军没有巨额保底分数,那么打一年没啥成绩(参考Ti5的Newbee),纯粹靠一个光环被邀请,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难以服众的。毕竟积分规则是你自己定的,结果临门一脚又不看积分了。
5、LGD系、VG系等:
整合队伍养鲨鱼势在必行。不然平分战力关键时候拉癞皮狗来充数真的是把自己做宝搞。5个普通学生打不出成绩没积分打Ti预选,5个优等生打出成绩有积分妥妥被邀请,当中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如果说某些俱乐部要拆东墙补西墙,5个拆分出3个和2个带burden进Ti,这个就看看笑笑好了,会不会有风险积分不够不说,即使都进去了,一个高顺位和两个低顺位,你让队员怎么选?我以为积分制度保护的是真正的明星选手,而那些打不出成绩的癞皮狗养着就是打预选赛的命。
6、各种二三线队伍:
其实总的来说对这些队伍影响不大不小,毕竟在现有的体制下,平时也就是训练打打小比赛,以及各类大比赛的预选赛。而之后的积分联赛也不外如是,陪跑一整年然后准备Ti预选。不过好消息是如果是wings那样的话,上升通道应该会比之前好不少,一旦打出来一两个比赛,接下去可能会有滚雪球的机会(参考DAC打出来的IG)。而且乙级及以上比赛必须有地区预选赛的话,比之前不少比赛直邀或只允许部分队伍打预选的情况好不少。
7、假腿:
这算是这个制度中比较争议的一个了,按照V社官方的解释是:
原来的阵容锁定期依然存在,在允许的时期更换队伍不会失去已获得的排位积分。此外,为了方便战队招募新成员,或是在阵容锁定期进行必要的阵容调整,每支战队只会计算积分最高的3名选手,作为队伍的有效排位积分。
允许换队员时,分数维持不变,而锁定期换队员并未重点说明。这就意味着锁定期换阵容队员积分有可能被砍,具体怎么砍,砍多少,这都是V社一家的话语权。
不过从这次Ti中国区海选预选可以看到,假腿选手所在的临时阵容,竞争力大打折扣,即使是天梯快9000的中国队长也淹死在了海选。如果按新的积分规则通过用3+2或4+1的形式,的确有可能让假腿选手更方便进Ti,但这都取决于假腿哥的实力是大于本来的那名职业选手这个前提下(毕竟请假腿再出山默认也是为了补强)。如若一支队伍已经有很大可能可以受到直邀,那么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和能力必定是值得肯定的,那么再这种情况下还会赌一把邀请假腿哥么?今年表现相对较好的Newbee和IG就是最好的例子,保持阵容的稳定稳稳拿下Ti邀请。而那些需要通过预选出现的队伍,假腿不假腿又有什么区别呢,反正都是积分不到,拉个人出来拼一把,拉谁不是拉呢?
总结:积分制度不能彻底根绝假腿选手,不过更稳定的队伍一定获利最多。滚雪球使稳定有进取心的队伍进入一个不断获得积分、提升排名、更多比赛被直邀、获得不错名次的循环。癞皮狗队伍则接受要么打预选的命运,或者整合补强成为鲨鱼队,不然直邀只会越来越远。而ACE霸着选手合同这件事可能被打破,毕竟只要不违反正常的劳务合同,积分赛V社掌权架空了ACE封杀战队不让参赛的可能。
四、未来走向:
以新兴战队Team拥有队员ABCDE,Ti结束后转会窗口关闭前组建完毕,到下一个转会期前为例:
1、在若干甲乙级联赛取得不俗名次,世界范围内取积分最高三人总排名前4。这样的队伍通常不会考虑补强或更换阵容,将以相同阵容继续比赛。而这样的队伍将会获得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比赛邀请,意味着比预选队伍更容易获得好名次。
2、在若干甲乙级联赛取得过的去的名次,世界范围内取积分最高三人总排名前8。这样的队伍可能会考虑补强,但核心体系不变,变换1-2个人后看下一阶段的效果。
3、在若干甲乙级联赛没取得什么好名次甚至预选赛未游出。这样的队伍大多会考虑变换阵容,可施行有限的操作:
a、挖角3人及以上来大换血,这种最常见的就是换队名还赞助商,核心本质并没有变化。
b、找1、2个高积分被踢选手,补强自己队伍,可参照Ehome、Dango。此种做法的主要问题在于这种选手有多大流出的可能。正如之前分析,高积分队伍必然意味着稳定和不错的化学反应,拆掉目前已经有的好牌而去冒险,这种几率本来就非常低了,wings可以算是那么多年来唯一的特例了。或许如果没有ACE这么一搅合,而是V社要推行的积分制度,wings可能直接打之后的甲乙级联赛而不需要面临解散的命运了。
c、找其他选手(假腿、赖皮、东南亚)补强。这种方法除了赌一手化学反应外完全没其他好处。尤其是Ti临近,积分高的互相抱团取暖,毕竟之前几个转会期该磨合好的积分已经叠加起来准备冲击Ti了。而积分有机会直邀的也不一定愿意舍弃还不错的阵容和成绩,毕竟靠近Ti的比赛成绩系数加成更多。而挖角东南亚,其实也仅限于那些打不出成绩的选手,今年LFY也就能挖挖阿福,你看他们能动的了无脸和TNC么?
在一个转会期后,Team会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但大致规律逃不出上面所写的。
总结:大腿互相抱团取暖的可能性增加,而且要越早抱获利越多。癞皮狗生存空间被压缩,养废物越久等于海选预选越靠近。假腿哥无法彻底杜绝,但早就已经不能拯救西恩了。看好中国队养一些怪物出来,适时揭竿而起架空联盟。只要能打高奖金积分赛,工资对于真正有实力的选手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注3:积分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在V社,一切都是不负责任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