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病理学专家吴勇军荣膺“湘潭市医卫名家”称号

  10月14日上午,湘潭市召开2016年人才工作会议,58位优秀人才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奖励。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病理科主任、知名病理学专家吴勇军荣膺“湘潭市医卫名家”(第二批共4人)称号,光荣受奖。这是对吴勇军从事病理诊断工作20余年的充分肯定。

  得了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这是每个患者急切需要知道的答案。放射影像学、检验、超声、甚至PET等诊断无论多么准确,谁都不敢打包票。要想确诊,还须在显微镜下直接看到癌细胞方能算数。如果说影像学是给肿瘤定位,那么病理学检查就相当于定性,业内人士称其为“医生的医生”,是临床上的“病理包公”。

  吴勇军就是这样一位“病理包公”。他从事病理诊断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组织学、细胞学及尸检诊断经验,尤其擅长肿瘤病理诊断。吴勇军每年诊断上万病人,会诊疑难病例数百例,小到手术台旁的快速病理报告,大到新发传染病的尸体解剖,肿瘤诊断和医疗事故鉴定,都取决于他的一纸“判决”。

  9年前,大学生小谢陷入了痛苦的深渊,20岁的她,发现颈部肿块,在省城某大医院诊断为淋巴瘤。她绝望、恐惧、无助……整日惶恐不安。 后来,一位朋友建议她去找找权威病理专家吴勇军教授,明确肿瘤类型。吴勇军仔细阅片后,确认不是淋巴瘤,而是坏死性淋巴结炎,无需处理,随访观察就行,小谢喜出望外。5年过去,小谢如今已在一家效益很好的单位上班。

  吴勇军所在的病理科的走廓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心理学测试图。记者好奇地询问,这些图案与病理有什么关联?吴勇军指着一张“林海雪原和鹿”的图案,考考我们在图案中发现了几只鹿。同行3人,结论都不一样。吴勇军说,他的工作就是在显微镜下缤纷的世界辨别良恶、分清是非,远比这测试图复杂。就是同一种病的图像,也不完全一样。而不同疾病却可以表现为相似的图像,对这些细微的形态差异,需要结合临床,依靠病史,甚至流行病知识综合判定。

  “对生命的敬畏和悲悯,让我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担心因诊断不准,延误病情,也害怕因诊断失误,让病人失去一条腿、一个胃,失去一个家庭的幸福。”多年的病理诊断生涯,使吴勇军既有镜下微观的精细,又有开阔的宏观思维。在他看来,他每天面对的不只是切片,而是切片背后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他精益求精,不敢丝毫懈怠。

  正值壮年的法官米福(化名)因头顶肿瘤手术,术后病理诊断皮肤鳞癌,已做2个疗程放疗,头发都快掉光了。单位领导出于关心,将他的病理切片请吴勇军明察,确诊为毛发上皮瘤。这是一种少见的皮肤附属器官良性肿瘤,他建议马上停止放疗。如今,米福健康状况良好,长着一头茂密的头发。他满怀感激地说,“是吴教授镜下留情”。

  病理科面对的是所有的临床科室,每个病理医生面对的是5000个以上的病种、10000个以上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时刻在良恶性之间徘徊。吴勇军时常一个人在显微镜前一呆就是10多个小时,与显微镜下形形色色的细胞孤独地对话。当今的医疗仪器设备,可以用高、精、尖来概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仪器设备能够完全代替病理医师的一双眼睛。最终的读片还是需要人来判断,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训练判断力,必须多看病例切片,1万例是“入门”目标,要练就“一眼准”的功夫,须5万例作铺垫。吴勇军从医20多年,过目的切片就达10多万张,练就了一双捕捉疾病的火眼金睛,为诸多患者拔开复杂疑难诊断的迷雾,“平反”纠正了一些错误诊断。

  湘潭岳塘区45岁的颜女士因左肘部、腋窝淋巴结肿大在某医院检查,诊断淋巴瘤,即将准备化疗。家属怀疑诊断结果,找到吴勇军会诊。认真阅片后,吴勇军否定了淋巴瘤的诊断,断定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猫抓病。问及家里是否养猫,是不是被猫抓过,颜女士回忆,1个月前她确实被猫搔抓过,当时仅浅浅的伤痕,没在意,几天伤口就好了,没想到竟得了这种病。

  最能体现吴勇军病理诊断水准的,莫过于术中冰冻病理诊断,这是病理诊断中风险最大的一种。如骨肿瘤手术,取出肿块后,要求病理医生在30分钟之内发出报告,没有真本领是难以胜任的。本是良性的,误诊为恶性,患者可能被截肢,该有多大的肉体和精神痛苦!而且,快速冰冻切片易产生冰晶,细胞在冰冻状态下,容易出现各种假象,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作出准确诊断,难度可想而知。吴勇军却总是在这紧要关头,勇于担当,凭借过硬的病理切片诊断水平,“一眼”定乾坤。(段斌)

  

  人物名片

  吴勇军,博士,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学组委员,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常委,湖南省病理学会常务委员,湘潭市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湘潭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南“新世纪121人才工程”、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培养人选,湘潭市医卫名家。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