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育儿】小儿厌食食疗系列(四):脾虚肝旺

  如果家中有一个不爱吃饭的小孩,相信已经够很多家长头疼的。但如果ta还是个熊孩子,易发脾气,易怒,好动不停,眠差夜啼,到处捣乱不听指挥,那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呀,家长不仅头疼,心血都少一截.....中医认为这类小孩属于“脾虚肝旺”证。小儿有“三有余四不足”,“三有余”就是阳、肝、心有余,肝阳过旺,就会表现为:易怒、多动、面红,眼干,唇红等。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失条达,则可横乘脾土,所以肝木过旺的话,会降低脾胃运化的功能,导致消化异常,食欲下降。

  

  脾虚肝旺证的临床症状

  病因病机:小儿先天肝气过旺,或过食辛辣之品,或因家长过多训斥打骂、学习压力过大、所求不得引起肝郁不舒,郁而化火,以上诸因导致肝阳过旺,横逆犯脾,脾胃受损,运化功能失常,遂至厌食。

  主要表现:厌恶进食,性情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面红体瘦,好动不停,两肋疼痛,嗳气频繁、大便偏干,舌边红苔薄白。

  TIPS:中医认为情志上的“怒”为肝所主,即暴怒会伤肝,肝气(阳)过旺会导致易怒,所以广东有句俗语叫“毋伤肝”,专用于劝他人不要生气。

  

  独脚金猪横脷

  材料:独脚金6g,猪横脷200g,红萝卜1根,谷芽15g,蜜枣1个。

  方法:将猪横脷洗干净后焯水去腥,将红萝卜切块,然后与其他洗净的材料放入锅内,加水约1200ml,小火慢熬60-90分钟,完后加入盐少许调味即可。

  汤解:本汤具有健脾胃,清肝热的作用。汤中君药——独脚金,味甘、淡,凉,入脾肝经,能清热消积,是广东大妈常用的药膳材料;臣药——猪横脷,性味甘、平,入脾、肺经,其是猪的脾脏,能够健脾胃,助消化,养肺润燥,去肝火。佐药——红萝卜和谷芽,红萝卜能清热利湿、健胃消食、顺气生津、补中安五脏,谷芽可以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药材象牙丝和独脚金是黄金搭档,治疗脾虚肝旺证的小儿厌食病效果十分好,但是现在已经比较难找到象牙丝,很多药房都缺货,有货的药房又会卖的比较贵,如果大家有机会买到象牙丝,也可取3g加入本汤中一起熬制。

  

  枸杞玉竹牛肚汤

  材料:枸杞子10g,淡竹叶5g,玉竹20g,牛肚150克,蜜枣一个

  方法:将牛肚洗干净后焯水切块,然后与其他洗净的材料放入锅内,加水约1200ml,小火慢熬60-90分钟,完后加入盐少许调味即可。

  汤解:本汤具有开胃消食,润肠通便的作用。君药——牛肚,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可以补虚赢,健脾胃;臣药——枸杞子和淡竹叶,前者清肝养肝明目,后者能清热除烦定惊。佐药——玉竹,可以清热养阴润燥。

  本汤对于厌食病合并有眼干眼涩、口舌生疮,夜啼磨牙等症状的,效果会更好。

  

  

  最近有些家长会问,看了之前的一些文章,买不到鳄鱼肉和鹌鹑怎么办,能不能用瘦肉或鸡肉代替?其实当然是原配是比较好的,但是找不到也没有办法,放些瘦肉也比没有强。有些肉类是相通的。例如本文的猪横脷和牛肚,就可以互换组成新的汤剂。

  对于脾胃虚弱的小孩来说,其实鱼类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煮汤不适合使用鱼肉,怕有鱼刺,所以没有选择鱼类。但是平时进食鱼肉是很好的(咳嗽感冒时例外),鱼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常吃鱼的小孩,体格运动发育和智能精神发育都是比较快的,最后要提醒的就是:注意鱼刺!!!

  专家介绍

  

邓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善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擅长使用中医四大经典里的古方治疗儿科常见病和疑难疾病。从事中医儿科门诊工作10年余,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古方新用,中西医结合诊治患儿超过10万人次,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获得广大家长欢迎。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和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邓健医生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