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突然都这样…父母吓坏了

  近日来在期末考试期间,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涌现出大量的“行为异常”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着各种不同的“奇怪”表现:有的不停的“眨眼睛”,有的不停的“缩鼻子“,也有“耸肩膀”、“说脏话”,还有的上课或睡觉时突然吼叫……

  在神经内科候诊区:“你孩子怎么了啊?”“最近突然喜欢眨眼睛,骂都骂不好,看了眼科又说没问题,你们家孩子呢?”“我们家也是最近总是扭脖子,我问他为什么要扭,他说反正扭一下舒服些,他自己也管不住自己……”“我家的孩子就是上课时,突然站起来叫一声”……家长们都急了,

这些孩子为什么突然会这样呢?

是不良习惯导致?

还是神经或心理出了什么问题呢?

这么多孩子都这样,难道还会传染吗?

  儿童神经专科医生说:这些孩子最后很多都被诊断为抽动障碍(即抽动症)!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抽动症?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生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行为症状。

  有哪些行为表现?

  1、 抽动常表现为眨眼、挤眉、翻眼、咬唇、张口、摇头等,有时候能受意志克制短暂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

  2、 症状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及部位可以改变。有时候,新的抽症状可以代替旧的抽动症状,或在原有抽动症状基础上又出现新的抽动症状;

  3、 抽动症状往往起伏波动,时好时坏,可以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些诱因而使抽动症状加重或减轻。

  4、 部分患儿对自己表现出的抽动症状深为苦恼,为避免别人嘲笑或家长指责,有时会在出现抽动或发声后,迅速做一另外动作企图掩饰,结果反而又出现一些复杂动作。

  这些情况科诱发或加重抽动的表现:

  常见加重抽动的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被人提醒、伴发感染等。

  医生怎样其他疾病相鉴别?

  该病还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风湿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癫痢、药源性抽动、心因性抽动及其他锥体外系疾病。确定是否是抽动症不能单纯依靠表象,首先病史要明确,结合头部磁共振成像(MRI)、视频视频脑电图(VEEG)、必要的血清学检查对鉴别诊断。

  该病是怎样引起的?会传染吗?

  该病的发生是遗传、免疫、神经递质异常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相关因素引起。常因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被人提醒、伴发感染等而诱发。最近病例明显增多,甚至成爆发趋势,这并不是相互传染,主要是因为学生临近考试,伴有这些易发因素的孩子因不堪重负,有的因疲劳过度,有的因害怕达不到自己或老师或父母的预期,导致压力大于孩子承受能力而引起疾病发作或原有症状加重。

  医生会怎样治疗?

  抽动主症的治疗方法与疾病程度密切相关,先了解疾病的分度:

  轻度(轻症)是指抽动症状轻,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等;

  中度是指抽动症状重,但对患儿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等影响较小;

  重度(重症)是指抽动症状重,并明显影响患儿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等

  1、 心理行为治疗室是改善轻症患儿抽动症状、干预共患病和改善社会功能重要手段。具体操作:

  1) 会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心理辅导,调适其心理状态,消除病耻感,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长、老师正确认识本病,不要过分关注患儿的抽动症状,合理安排患儿的日常生活,减轻学业负担。

  2) 心理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行为治疗,包括习惯逆转训练、暴露与反应预防、放松训练、自我监察、认知行为治疗等。

  3) 这些过程需要和孩子身边密切接触的人有耐心、有爱心、有计划的参与,不能操之过急。

  4) 共患病:约半数此类患儿伴有1种或1种以上心理行为障碍,被称为共患病。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自伤行为及品行障碍等。

  2、 对于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的中至重度患儿,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加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1) 药物治疗要有一定的疗程,适宜的剂量,不宜过早换药或停药。经过维持治疗阶段后,若病情完全控制,可考虑逐渐减停药物,减量期至少l~3个月。若症状再发或加重,则恢复用药或加大剂量。

  2) 部分家长担心药物会影响患儿“大脑发育”,药物副反应会影响学习,从而自行终止药物治疗,使疾病反复发作而影响预后。因此,须进行药物治疗相关信息的教育工作,纠正家长对药物治疗的偏见,提高治疗依从性。使家长认识到部分患儿需要药物治疗,作为慢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及规范化治疗,遵从医嘱定期复诊,症状消失时须继续坚持用药。

  3、 复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和经颅微电流刺激等神经调控疗法,可尝试用于药物难治性患儿的治疗。深部脑刺激疗效较确切,但属于有创侵人性治疗,主要适用于年长儿(12岁以上)或成人难治性的治疗。

  如何预防抽动症的发生?

  根据引起疾病的多种相关因素做好防范。首先要减少母孕期和出生时不利因素,做到优生优育,减少出生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以预防疾病发生。其次要积极提高婴幼儿和儿童期免疫力,减少感染性疾病发生。另外,应减少抽动症状发生的诱发因素,一些饮食如海鲜、食用色素和添加剂、富含色氨酸等食品可诱发抽动或使原有抽动症状加重。

  神经专家的提醒:抽动症的预防和有效治疗与家庭健康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密切相关

  神内一科主任杨理明教授建议如果孩子一旦确诊“抽动症”,请家长朋友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平时不要让患儿长时间学习任务过重、学习压力过大,或长时间接触电视、沉迷于电脑游戏等低频辐射电器,不宜观看惊险恐怖电视或刺激性影片……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轻松的积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应鼓励患儿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适应患病后的生活方式,千万不要使用极端手段,应积极配合治疗,争取让孩子的症状早日缓解或部分缓解!

  文章来源:湖南省儿童医院 神经一科

  文章作者:杨理明 主任医师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