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志中
他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原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眼科学系原主任。
从医41年,在眼底外科和老年黄斑变性治疗领域有突出成绩,曾无数次挽救了患者被判“死刑”的眼球。
作为医者,虽享誉海内外,却始终不忘初心。不仅经常为那些家境贫寒的患者尽力减轻经济负担,除正常门诊外,每个非门诊工作日还会增加额外门诊,每次一个多小时,一出就是15年。
多年来为中国贫困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的防盲治盲工作不懈努力。在全国30多家地市级医院设立防盲协作体系,制定符合国际标准化筛查和诊疗流程,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糖尿病眼病防治模式。
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眼外伤数据库,并首次发现并实现了眼球的脉络膜的人工分层,并将这项技术应用于难以治愈的老年黄斑变性疾病,经他手使数百名老年患者恢复视力,这是里程碑式的实践成果,让中国的眼科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总为贫困患者“代言”
每个工作日的早上,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一楼121房间里,你都会看见他。他在专注地为患者看病,这是他的额外门诊,每次一个多小时,一年上千人次,一出就是16年。
马志中通过自学与医学结缘,被乡亲们推荐当了赤脚医生,后又被推荐到沈阳医学院医疗系学习,工作、读研、师从中国角膜移植术创始人宋琛教授,十几年后,马志中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眼科专家。
虽然成为了知名的大专家,但马志中始终忘不了母亲临终时拉着他的手所说的话:“你将来要当了大夫,千万别忘了咱们庄稼人看病的难处啊!”。在从医生涯中,马志中始终拥有“医者”应该拥有一颗仁慈的心,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扎在泥土里,对贫困患者总是关照有加。
有一次,马志中的故交原沈阳军区一位师长找他看病,费尽周折才住上院。到病房后,他却发现,里面早已住进一个跟他同时看门诊的小男孩。后来排手术,小男孩又排在了他前面。
师长琢磨,这孩子如此优先,来头不小啊!实在沉不住气了,他就问了马志中。真相大白后他才知道,小男孩家里条件差,治病已经花了三万多,现在只能住火车站。马志中二话没说,当即就开了急诊住院单,当天就住进了医院。师长竖起大拇指:“马志中,我服了你,就为这小男孩,你这朋友我没交错!”
对于那些家境贫寒,或者经多次手术之后负担较重的病人,马志中还会让他们直接到他的额外门诊找他看病或者复诊,药费能减免则减免,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作为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医生,我深知农村医疗现状。”
“我们为病人看一次病,对他,可就是一辈子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想起他家徒四壁,倾囊而出,来找我看病,就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责任感涌上心头。”
创建全国性防盲治盲网络
马志中多年致力于中国贫困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的防盲治盲工作。2007年,他获得国际眼科理事会(ICO)主持的一个防盲项目全球招标资助,建立示范性的糖尿病眼病中心,以降低由糖尿病所致的视觉损害和失明。
经过对中国整体医疗水平现状、地域特点、人口分布等情况的思考,他与同仁们确立了在偏远、贫困、不发达地区发展协作医院,建立全国性的糖尿病防盲治盲网络的战略思想,至今已在河北、山东、河南、吉林、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浙江、辽宁等省市区设立近30个协作点,建立了市级医院设立防盲协作体系,制订符合国际标准化筛查和诊疗流程,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糖尿病眼病防治模式做出了贡献,该成就获得国际眼科学界普遍认可。
眼球”生死“的“判官”
马志中不仅是位医生,还是位“判官”。“眼睛是人体最经得住折腾的器官。”马志中说,但眼睛受伤或患病可能让人的下半生走进黑暗,因此,摘除眼球永远不是马志中的第一选项。
大学刚毕业返乡途中遭遇车祸的姑娘小许,左眼晶状体和视网膜都遭受了严重的破裂伤,眼球被当地医院的大夫判了“死刑”。如果想“死缓”,大夫对女孩母亲说,只有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马志中最后再试试了。
经过马大夫的妙手回春,不仅原本可能被摘除的眼球保了下来,而且视力还恢复到了0.1。小许这样的年轻人今后还有漫长的人生路要走,对她来说,能否保住眼球、拥有视力,意义不言而喻。 一位患者家属在感谢信中激动地写道:“马大夫是神!对于我父亲而言,后面是万丈深渊,前面是光芒万丈,马教授用他的医德、医术让父亲迈向前方!”
41年来,心慈手软的“判官”马志中,无数次将患者眼球的“死刑”改判为“死缓”。
建立中国眼外伤登记网络
作为发展中国家,眼外伤依然是中国玻璃体视网膜外科的主要对象之一。眼外伤是可以预防的。其发生和社会的经济和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预防工作应是全社会和政府的行为。身为一个眼外伤专家,我能为此做些什么?1989年,马志中着手建立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眼外伤数据库。在浩繁的眼外伤资料中,马志中探寻着手术方法的改进。正是这份执着,让马志中收获了成功。
那是2002年的一天,马志中遇到两个特别严重的眼外伤患者,原本认为只是一层组织的脉络膜被劈成了两层。血管密布的脉络膜,竟然可以分层!这是眼科界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马志中通过不断尝试,最终实现了脉络膜的人工分层,并将这层脉络膜应用于当时难以治愈老年黄斑变性疾病,短短8年间,经他手使数百名老年患者恢复视力。
这项里程碑式的实践成果,也让中国的眼科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07年,美国眼科年会,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专业水平最高的眼科学术会议,马志中的这项临床研究成果获“最佳论文奖”。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也授予他“2011年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2009年初,在世界眼外伤学会的支持下,中国眼外伤登记网(www.cneir.com)终于正式建立起来了。这个网络的建立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
科研育人样样不落
作为学眼科科带头人,马志中一直坚持一定要临床与科研兼顾。临床是发展的基础,但科研水平的提高则是学科快速发展的动力。马志中将大量精力投入科学研究领域,承担多个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经费累计超过千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眼超显微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后自发性再生研究”,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重点课题“不完全视神经损伤的再生及视神经软膜切开减压术临床研究”,“视神经损伤机制,临床救治及修复再生研究”。
迄今为止,他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外知名杂志发表十余篇SCI论文,并出版多部专著。曾于1996年和1998年两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身为教学医院的一名教授,马志中一刻也不敢忘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1999年马志中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博士35人,硕士27名,博士后2人。同时,马志中还定期开展教学查房,举办新任教师的讲演训练提高其讲课水平。参加并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及国家级项目学习班,与外院、外地医师分享先进技术及医疗经验。在他和科室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大学眼科中心眼科眼外伤组的医疗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看着患者带着对黑暗的恐惧而来,伴随着光明的喜悦而去,是我最大的安慰!有人把眼科医生比喻成‘光明使者’,而我愿成为给患者撒播希望种子的人,让他们不在绝望的黑暗中沉沦!”马志中在这直径约23毫米的眼球上辛勤耕作了41年,为上万名眼病患者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看完这位“光明使者”的事迹,是不是也像健康北京一样想给他点赞呢?
机会来啦!
马志中正式参加了本月“中国好人”的评选,是“敬业奉献”类第43号候选人。
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扫描下图二维码下载“文明中国”手机客户端即可进行投票。
编辑:ly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