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教授健康足科普系列(2)

  ——常见足病防治要点

  李茜,解放军306医院,康复医学科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 左天宇 编辑

  足病中常见有:踇外翻,跖骨痛,足跟痛,平足症,高弓足,副舟骨痛等,足病患者男女就诊比例大致3:7。各年龄段的常见足病如下:

  儿童:平足症,副舟骨痛,内翻足,马蹄内翻足,走路内八字或外八字,脑瘫导致的尖足(用足尖走路,足跟不落地),先天性足畸形等。

  青年: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马蹄内翻足及内翻足,偶有跟痛症、跖痛症等,由趾甲畸形引起的嵌甲,甲沟炎等。

  中老年:踇外翻及踇外翻引起的骑跨趾、跖痛症等;足跟痛常见跖腱膜炎,其次是跟腱周围炎,跟腱炎等;足趾畸形,如锤状趾、槌状趾等;骨赘突起引起的鸡眼、足底神经卡压等;足部骨性关节炎,如跖趾骨性关节炎、足背隆突、跖骨头坏死、距下关节炎、踝关节炎、籽骨炎等,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踇外翻、锤状趾、跖痛症等;足部的软组织疾患,如腱鞘炎或腱鞘囊肿、滑膜炎或滑囊炎等。

  另外,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病、由痛风引起的足病,以及运动损伤或意外事故损伤所致的足病也很常见。

  有人说,足很像身体的地基,踝关节是一楼、膝关节是二楼、髋关节是三楼、腰部是四楼,因足病或足痛而走路不稳会导致踝关节痛、膝关节痛、髋关节痛和下腰痛。足病中很多是遗传造成的。如果长辈的足自小就有问题,一定要注意孩子是否有相同的症状,发现任何症状,应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足病咨询,不要错过最佳治疗矫正期。

  有些人认为足病只是痛而已,不会危及生命,所以不在意不重视,多数患者采取少走路,多休息来解决病痛。部分患者选择去医院就医,但遗憾的是国内专业的足部医生很少,多由骨科和康复医学科医生兼任。近年来,国内有些大医院开设了足病门诊,足病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开展足病的健康教育,目的是提醒人们关注足病,了解足病,提高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下面介绍常见足病的防治要点:

  1.外翻(1)病因:多因遗传或穿鞋不当导致,平足会加重踇外翻。(2)症状:踇外翻会让脚掌变宽,外翻处顶鞋发炎疼痛难忍,因其负重改变,常会导致跖骨痛。(3)治疗:轻度的可通过换鞋,顺趾垫,矫形鞋垫配合得到很好的改善,正常生活完全没有问题。重度的需要手术治疗。

  2.跖骨痛(1)病因:随年龄增长的退行性改变,即足部肌肉韧带骨骼力量下降,不足以维持横弓,或因长期穿高跟鞋导致,或因高足弓,足掌过于负重导致。(2)症状:前足掌胼胝并疼痛、跖骨痛,跖骨痛后身体本能保护引发锤状指,爪状趾。(3)治疗:首选矫形鞋垫,次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会出现疼痛转移,趾僵硬等后遗症。

  3.平足(1)病因:多为遗传,部分为随年龄增长的退行性改变。(2)症状:足弓低平,足外翻。平足或高弓足导致踝关节力线不正,造成踝关节不稳致习惯性崴脚。走路时足部疲劳、疼痛,同时因身体力线改变还可引起踝关节痛、膝关节痛、髋关节痛和下腰痛。(3)治疗:首选矫形鞋垫,次选手术

  4.高足弓(1)病因:多为遗传。(2)症状:足弓高,足内翻,常表现足跟痛或跖骨痛,高弓足导致跖骨痛(前脚掌痛),本能保护形成锤状趾畸形。同时因身体力线改变造成踝关节痛、膝关节痛、髋关节痛和下腰痛。(3)治疗:首选矫形鞋垫,次选手术治疗。

  5.足跟痛(1)病因: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炎等。(2)症状:跖腱膜炎引起足跟痛症状:晚上起夜、早晨起来最痛,久坐起身也痛。足跟脂肪垫炎引起足跟痛症状:每走一步都痛,足跟骨触地的感觉。(3)治疗:跖腱膜炎可选用理疗、冲击波治疗、矫形鞋垫治疗,疼痛症状明显者可局部封闭治疗,极少用手术治疗。足跟脂肪垫炎可选用理疗,并穿减震很好的厚底鞋,特殊硅胶跟骨垫,矫形鞋垫等。

  6.副舟骨疼(1)病因:遗传。副舟骨是舟骨结节部第二化骨中心的先天异常,在舟骨结节处形成一个独立的副骨。平足会加重其疼痛。(2)症状:足内侧隆起,久站或行走较长时,足底内侧疼痛,突出的副舟骨每走一步都痛。(3)治疗:首选矫形鞋垫治疗,次选手术。

  7.运动损伤(1)病因:训练水平不够,身体素质差,动作不正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态不佳,缺乏适应环境的训练,以及教学、竞赛工作组织不当等。(2)症状:足踝扭伤、韧带拉伤、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等。运动损伤的部位与运动项目及专项技术特点有关。运动损伤中急性多于慢性,急性损伤会因治疗不当、不及时或过早参加训练等原因可转化为慢性损伤。(3)治疗:轻度运动损伤先采用理疗和康复训练等,骨折、韧带撕裂等严重损伤可针对损伤情况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康复阶段注意合理安排理疗和训练,防止“停训综合症”和再次受伤。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