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杀手——骨质疏松(二)

通过第一章节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骨质疏松有了大致的了解,其发病率高,危害不容忽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促进骨矿化类、抗骨吸收类和增加骨合成类三大类药物。

  由小药娃一一道来:

1- 骨矿化类

骨矿化类看似不易理解,其实这类药物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众所知周,补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常见药物,在医院、药店都可以获得,包括钙片、液体钙等,均可以有效的补充钙剂。可是大家知道吗,补钙的过程中联合使用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含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以及抑制骨吸收,起到协同的作用。即如果钙剂和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合用,可使补钙事倍功半!

2- 抑制骨吸收药物

上述补充钙剂是“开源”,那么抑制骨吸收药物即为“节流”。这类药物包括二磷酸盐,即阿仑膦酸钠、帕米磷酸钠、依替膦酸二钠等,其中阿仑膦酸钠是当前治疗骨质疏松一线用药。阿仑膦酸钠可与矿化的骨基质结合,有效降低骨转换、增加骨密度,可有效的缓解疼痛,还可预防骨折。其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一般可以耐受。

3- 降钙素

降钙素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重建的双重作用,且可抑制中枢缓解疼痛,对伴有骨痛的骨质疏松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比较少。临床上常用的是通过人工合成的鲑鱼降钙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单独使用降钙素可引起低血钙和甲状腺功能亢进,致骨吸收和骨丢失增加,因此降钙素可与钙剂合用。

  4- 其他药物

其他药物包含雌激素、骨合成促进剂等。雌激素对维持女性骨量和骨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补充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可有效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但是雌激素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风险,因此不作为一线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宝葫芦娃”微信公众号现已开通留言功能,您可以在每日推送的药学科普文章下进行留言评论,写出您想了解的药学知识和对“宝葫芦娃”的建议,“宝葫芦娃”会根据留言内容发布更多更适合公众的药学科普文章,更好地为每一个忠实粉丝服务,快快行动吧!

  “宝葫芦娃”已经等不及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