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2016年美国成中药出口第一大市场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药贸易总额46.00亿美元,同比下降4.08%,为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出口额为34.26亿美元,同比下滑9.13%,较2015年同期4.95%的增幅,落差明显;进口额为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50%,差强人意。但是,2016年汇率波动较大,如果去除汇率因素的影响,2016年我国中药贸易同比仅微降2.88%。

  总体来看,各大类商品和重点市场的发展各有特点,进入底部区间的原因也各不相同,须区别看待和分析。

  中药类商品进出口呈四大特点

  出口陷入负增长

  2016年,中药材及饮片、提取物、中成药、保健品出口均陷入负增长,且出口量和出口额全部“双降”。其中,除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下降幅度为3%外,其他三类商品出口额的下降幅度均超过两位数,在中药类商品出口记录上实属罕见,底部区间特征明显。

  具体来看,占比最大的提取物2016年业绩欠佳,成为拉动中药出口整体下行的主要因素。提取物出口额占据中药出口总额的56.24%, 2016年其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0.93%,出口量也同比下降了14.29%。植物精油类出口骤降是整个提取物出口“深蹲”的关键原因,大宗精油类产品如桂油、柠檬油、茴香油、薄荷油、香茅油等出口额下跌幅度均接近甚至超过50%。

  中药材及饮片全年出口额为10.25亿美元,降幅由去年同期的18.28%收窄为3.13%,如果排除汇率因素影响,中药材及饮片全年出口同比增长2.98%。中药材饮片的回暖主要原因是出口价格的增长,去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价格同比增长19.11%,其出口正朝着调结构、重质量的方向稳步迈进。

  中成药作为我国中医药代表,2016年出口不容乐观,全年出口额为2.25亿美元,同比下降13.94%,较2015年同期4.65%的增幅落差悬殊。作为中成药出口的主要市场,中国香港、美国出现领跌,尤其是中国香港,出口额同比下滑超过20%。

  保健品2016年出口额为2.4亿美元,同比下滑13.22%,出口数量5.77万吨,同比下降8.94%,出口价格4.32美元/公斤,同比下滑4.71%,是除中成药之外又一类量、价、额齐跌的产品。

  进口成功逆转

  2016年,中药类商品进口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50%,成功实现了“大逆转”,再次迈入正增长时代。具体到品种类别,除中药材及饮片外,其余三类产品进口均同比大幅增长,增幅超过两位数。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提取物进口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7.84%,进口数量3.12万吨,同比增长31.11%,究其原因,主要是甘草酸粉及其植物质着色料及制品等产品做出了巨大贡献,如甘草酸粉2016年进口额同比增长32.03%,而植物质着色料及制品的同比增长则高达47.32%。

  2016年中成药进口为3.21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0.57%,其进口数量同比增长63.80%,但其价格同比下降32.50%,呈现量增价跌的态势;保健品则与此相反,进口价格呈现跨越式攀升,攀升幅度高达70.58%,而进口数量则出现30.35%的降幅,全年进口额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9%。

  中药材及饮片延续了低迷的态势,进口额1.39亿美元,同比下跌15.84%。大宗品种进口价格的下降是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如甘草进口价格同比下滑27.69%,鹿茸进口价格同比下滑17.60%,与其相似的还有红豆杉、人参、茯苓、白术等品种。

  美成中药出口第一大市场

  2016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至185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依旧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我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中药出口额达到19.76亿美元,同比下滑10.85%,占我国中药出口额的57.69%。其中,日本、中国香港、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是主要目标市场,占对亚洲地区出口总额的40%。

  从具体国别来看,美国取代中国香港和日本,跻身为我国中药出口的第一市场,2016年我国对美出口额5.26亿美元,同比微降2.69%,占我国中药出口的15.34%,对美国出口的中药产品主要是植物提取物,占比达到79.77%。

  日本成为中药出口的第二市场,全年表现突出,2016年出口额为5.05亿美元,同比增长6.62%,占我国中药出口的14.74%。我国对日本中药出口数量、金额和价格全线增长,日本是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重点出口市场,日本市场的回暖也有望带动整个中药出口逐渐回暖。

  连续多年稳居魁首的中国香港滑落至第三的位置,2016年我对其中药出口额为5.04亿美元,同比下滑9.73%,占比为14.73%。中国香港霸主地位易主原因是其转口贸易大户的地位遭到严重冲击,中药贸易的分流再加上整体国际环境的低迷,使其2016年总体业绩欠佳。

  另外,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排名前十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传统市场下滑严重,降幅分别为41.66%、36.58%和20.11%。

  中药各品类进出口概况

  虽然中药贸易整体表现不佳,但各有成因,以下对梳理,查找原因中药四类产品的情况进行梳理。

  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跌价升

  2016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10.25亿美元,同比微降3.13%,较2015年同期18.24%的降幅有明显好转,除去汇率因素的影响,中药材及饮片的出口已经实现“大逆转”,成功由负转正。其中,出口数量14.57万吨,同比下降18.68%,出口均价7.03美元/千克,同比大幅增长19.11%,量跌价升是2016年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的主要特点。

  中药材及饮片出口的前10大品种分别为:人参、枸杞、茯苓、地黄、党参、半夏、川芎、菊花、白术和当归。其中,仅白术、当归出口额小幅下降,其他大类均保持了稳定增长。

  人参是表现非常抢眼的品种,2016年人参出口量同比增长79.81%,达2045.54吨,出口额同比增长25.23%,达1.46亿美元。人参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日本,占出口总额的57.11%。茯苓和半夏2016年的出口也颇受关注:如茯苓出口量同比增长43.62%,达6189.69吨,出口额同比增长58.62%,达3662.22万美元;半夏2016年出口量为3025吨,同比增长240.19%,出口额为3430.33万美元,同比增长117.23%。

  亚洲地区仍然为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主要市场,其出口量占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总量的85.46%。从具体国别来看,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美国、德国、新加坡、越南、意大利为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前十大市场。

  香港虽保住了其第一大市场的宝座,但其所占份额已由2015年同期的42.56%缩减至36.00%,2016年我国对香港出口中药材及饮片5.25万吨,同比下降31.25%;出口额3.20亿美元,同比下跌5.87%。日本是第二大市场,2016年成绩斐然,我国对日本出口1.91万吨,同比增长7.00%,出口额达到2.51亿美元,同比增长19.92%;出口价格同比上涨12.08%。香港作为中药材及饮片转口贸易的集结地,其地位日渐式微,而日本市场的向好,为中药材及饮片的出口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另外,传统东南亚市场表现平平,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甚至出现了严重下滑,值得警醒。

  精油类产品出口断崖式下跌

  2016年,提取物出口结束了高速增长态势,陷入下滑通道。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提取物出口19.27亿美元,同比下降10.93%,出口量8.31万吨,同比减少14.29%。

  在出口品种方面,排名前十的热点品种为甜菊叶提取物、桉叶油、薄荷醇、甘草提取物、万寿菊提取物、辣椒色素、越橘提取物、芦丁提取物、桂油、柠檬油,其总出口额将近9亿美元,占提取物出口的近50%。其中,甜菊叶提取物、出口额突破2亿美元,桉叶油、薄荷醇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

  由于市场需求的调整以及海关监管日趋规范,2016年精油类产品的出口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如桂油出口额同比下滑62.40%;柠檬油出口额同比下滑47.09%;茴香油出口额同比下滑43.08%;薄荷油同比下滑55.28%等。同样出现拦腰式下跌的还有香茅油、白柠檬油、橙油等。精油类产品主要出口至东南亚市场,用作日化产品的添加剂,由于2016年整个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因此,该产品的使用量出现一定萎缩。对于整个提取物行业而言,如果除去精油类产品,其出口额保持了6%的正增长。由此可见,提取物出口的根基还是相对稳固,随着精油类产品出口的复苏,提取物出口将稳步回升。

  从国别市场看,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西班牙、德国、马来西亚、印度、法国为提取物出口前十大市场。美国的霸主地位依然稳固,2016年我国对美国提取物出口额为4.19亿美元,同比微降0.44%,出口产品主要是甜菊叶提取物、甘草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等膳食补充剂原料类产品。韩国市场在2016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从2015年第十大市场上位至第三大市场,出口额由7581.35万美元上升至9764.32万美元,同比增长25.29%。此外,排名前十的市场中,西班牙、德国、法国等也保持了稳定的正增长,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大幅下滑。

  中成药出口依旧低迷

  2016年,中成药出口徘徊在底部区间,全年出口额为2.25亿美元,同比下降13.94%,较2015年同期4.65%的增幅落差悬殊。不过,从全年数据来看,中成药出口额下半年降幅较上半年有了明显收窄,由27.93%缩减至13.94%,下跌态势有所缓解。

  具体到单品种,中成药出口额最大的为片仔癀,2016年出口额为3076.84万美元,同比下滑7.85%;排名第二的是清凉油,出口额为2565.44万美元,同比下降10.73%;含天然麝香的安宫牛黄丸表现较好,出现49.10%的同比增长,出口额达1039.29万美元。

  香港是中成药的主要出口市场,2016年呈现量、价、额齐跌的尴尬局势,且幅度都比较大,分别为3.64%、23.09%和20.18%,其市场占有率也由去年的45.99%萎缩至41.14%。在中成药出口的前10大市场中,仅有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保持了增长,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出口额同比增长39.14%,值得欣喜。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美国著名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身上的拔罐印记一度引发国际对中医的广泛关注。据悉,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医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各类中医药从业人员接近30万,中医医疗(含针灸)机构达8万多家,未来这些中医从业者或将以“以医带药”的方式,加快中成药在各国的准入,中成药的出口或许会呈现一翻新貌。

  保健品进出口冰火两重天

  目前,保健品在海关统计系统中比较特殊,有单独编码的保健品主要是鱼油、鱼肝油、蜂王浆、蜂花粉、卵磷脂、燕窝等,维生素以及矿物类制剂产品并未统计在内。另外,不少保健品是以食品的形式出口,也未纳入保健品项下。本文中有关保健品贸易的数据为不完全统计。

  2016年,保健品的出口出现量、价、额全面下滑,出口额仅为2.49亿美元,同比下滑13.22%。但是,其进口态势良好,进口1.9亿美元,同比增长18.99%。

  近年来我国企业加速了开拓国际市场的进度,不少企业已经成功在海外展开保健品企业收购行动。例如,2016年6月,新希望集团旗下的草根知本并购大利亚知名保健品企业Australian NaturalCare;10月,上海医药联合春华资本并购澳大利亚保健品企业Vitaco;12月,江苏艾兰得营养品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Aland Nutrition Europe B.V.,正式完成对英国两家营养保健品企业的全资收购。这些企业并购步伐的加快,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保健品的进口。

  此外,跨境电商的火热,也催生了保健品的进口,再加上新《食品安全法》同时明确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结合的管理办法,极大地激活现有保健品市场。

  ■编辑 慕欣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