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 | 从儿童到老人,听不清该怎么治?

  搜狐健康 文/周亦川

  2017年3月3日是第十八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防聋治聋,精准服务”。据我国残疾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听力言语残疾居我国五大残疾之首,我国大陆近13亿人口中听力语言障碍的总人数约2780万,患病率达2.18%, 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3‰,随着年龄增长,永久性听力障碍可持续增加,5岁前听力障碍发病率上升到2.7‰,青春期则高达3.5‰。老年人患病比例高达73.58%,余者为中青年。随着我国大面积地步入老龄化社会,听力语言障碍的患病情况将进一步加剧,会给社会带来更重的负担。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张华介绍,在我国,主要的致聋原因为:年龄因素、遗传因素、中耳炎、噪声、高烧和疾病,耳毒性药物等。在众多的耳聋患者中,绝大多数属于感音神经性聋,目前尚无肯定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但可以通过佩带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术来改善听力。预防和康复是当今防聋治聋的主要措施,提高全民的听力保健意识,精准服务就成为工作重心之一。

  张华指出,听力障碍人士或者耳疾患者,通过一系列精准服务,基本上可以恢复正常的交流和工作生活:

  如果有遗传性听力问题家族史,在结婚前可以通过专业咨询指导,尽量避免下一代出现听力问题;有家族史者在怀孕的16-22周,也可以通过特殊检查,看看肚子里的宝宝有没有耳朵问题。

  新生儿诞生后三天内可以通过听力筛查初步检查有没有听力问题;筛查即便是有问题,多数也是外耳道有些分泌物导致的,不要紧张,但出生后42天一定要复筛一次。如果复筛不过,则3个月以内必须到专门的听力诊断中心予以确诊。

  如果是传导性听力损失,绝大部分可以通过观察、药物、甚至手术治愈;如果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都可以帮助您正常听声音。千万不要忘了,再好的设备也不能代替康复训练,而康复不仅仅是学习发音,而是学习和身心的全面培养。

  青年人喜欢使用手机听音乐、爱放鞭炮,一定要保护好耳朵,因为噪声聋是不容易治疗的。听音乐音量不要超过60%,每次不要超过一小时;

  年纪大了,耳朵背了,这是人生的规律,没有必要隐瞒,使用助听器几乎都可以正常地交流。但是这需要验配师精准调试和指导;如果助听器不管用、有的朋友没有耳廓、有的朋友戴上助听器头脑发胀,精准的医学也有办法解决。

  因此,找到精准的医生护士、听力师和验配师,通过精准的检测技术,精准的干预治疗手段,最终达到精准的康复……这些都让听力障碍仅仅成为人生的小插曲。

  张华强调,人即使患病,也是“正常人”,一样可以上班、旅游、交朋友、开心、进步。虽然一些疾患确实不能被治愈,但经过科学的干预与康复,这些疾病的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尤其是听力损失,使用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90%的人可以达到这一目标。

  年轻人听力不好却不愿治疗,这样下去的结果就是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包括上更好的学校,找更好的工作,结识更好的朋友;有些老年人会觉得带了助听器,会给人年老耳背的印象——张华说,如果你由于听不清楚导致反应迟钝,这样反而会造成朋友、家人的疏远,因此,无论哪个年龄段,如果发现听不清楚,一定要积极治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