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大城市综合医院由于分科过细,缺乏专业创伤救治团队,致使我国创伤总体救治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亟待建立并形成高效、规范的城市创伤救治体系。
2017年3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以下简称“创伤中心”)成立大会在医院科教楼三层多功能厅举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创伤中心主任姜保国,创伤中心副主任、急诊科副主任王传林、创伤中心副主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朱凤雪,及临床外科主任、副主任、副教授、住院医师和创伤中心专家成员参加了大会。北京市各级各类118家三级、二级、区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急诊、呼吸、心脏、神内、神外、肾内、妇产、放射、影像等科室专家和“中国创伤救治联盟”部分成员到场一起聆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创伤中心执行副主任王天兵主持了会议。
现状:中国交通创伤救治水平亟待提升
姜保国院长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各类创伤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每年因创伤就医患者数高达6200万人次,其中致死人数达70~80万。创伤尤其是严重创伤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需要多学科联合进行科学、规范的综合性救治。我国各大城市综合医院由于分科过细,缺乏专业创伤救治团队,致使我国创伤总体救治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亟待建立并形成高效、规范的城市创伤救治体系。如何提升有效的救治率,就需要在快速转运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联合的整体性救治措施。
对于医院来说,创伤的救治往往比较棘手。比如,交通伤患者多半是严重的多发性创伤,涉及多个科室,但很多医院还做不到第一时间调配多科室专家联合救治,因而可能错过救治的黄金时间。另外,目前存在的院前急救不规范、院前转运时间长、院前救治和医院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等问题,造成医院通常在没有任何预警的状态下,突然接诊严重创伤患者。
姜院长接着说: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没有设置专业的创伤科,严重创伤、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分散到各个专业学科,缺乏整体的救治流程及专业团队,导致多发伤的救治能力及效果远远低于一个整合专科的医疗水平。
尝试:“创伤一体化联合救治模式”成效显著
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的多名医生在姜保国主任的带领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严重创伤、多发伤、交通伤流行病学调查,创伤救治规范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团队先后获得了原卫计委卫生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教育部“创伤十三五规划项目”、北京市首发基金重点项目支持。在全国30余个城市及地区试点进行创伤规范及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2016年度的国家自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获得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指导中心认证成为“全国严重创伤救治培训基地”。2016年5月,经北京大学医学部批准并报北京大学备案,将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更名为北京大学创伤医学中心。
同时,为有效应对创伤救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旨在为严重创伤患者打通绿色生命通道,实施一体化联合救治模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16年3月成功组建创伤救治团队,并构建了一体化的严重创伤救治流程。以此为框架,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救治。
创伤救治团队主要包括骨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颌面外科,以及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医疗专家,为患者提供急诊复苏、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危重期的规范化护理等各个环节的全面救治。此模式运行9个月以来,共接诊ISS评分在16分以上的患者200多例,25分以上患者60余例,40分以上的患者20余例。在规范的严重创伤救治流程的指导下,实现了创伤救治整体能力的提高,有效的降低了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北京大学创伤医学中心抽样调查发现,通过在试点区域以综合医院创伤救治团队替代独立的创伤救治中心的新模式。使严重创伤患者(ISS评分≥16)的院内平均死亡率从项目开展前的33.82%下降至20.49%,追平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死亡率同比下降39.6%,同比成功多挽救了2000余例患者的生命。
建立:“创伤中心”让严重创伤病患有了落脚点
创伤一体化联合救治模式运行9个月来成绩显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给予了积极肯定,并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纳入北京市应急保障医院,同时与北京市红十字会空中救援中心签署了创伤患者空中转运合作协议。创伤救治团队的医疗服务半径将得到大幅延伸,同时必将承担更多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社会责任,但目前仅靠单纯创伤救治团队模式难以满足规范化创伤救治的需要,也缺乏严重创伤救治的长期运行机制。
创伤中心副主任王传林介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为独立临床学科,主要依托于医院创伤骨科及急诊外科,并整合原创伤救治团队中其他学科人员。该中心仅设置少量专职医生,其他医生为来自各个专科的兼职人员。创伤中心所诊治的患者限定于ISS评分大于16分,GCS评分小于12分,TI评分大于10分的多发伤(AIS两个部位以上)患者。创伤中心的职责是对此类患者进行初期的整体病情评估,实施损伤控制及ICU复苏。这些患者在创伤中心的急诊留观区或ICU区积极稳定生命体征,待病情稳定后,根据再次评估结果收住对应科室。
北京大学创伤医学中心通过多中心研究证实,强化院前与院内、院内急诊与各专科信息链接1年后,严重创伤患者“急救反应时间”缩短58.29%、“院前转运时间”缩短51.00%、“急诊施救时间”缩短48.90%,“呼叫会诊时间”由项目实施前的17.53分钟转变成院内专科救治团队已了解病情在急诊室等待患者。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后,救治体系各阶段救治时间均明显缩短,平均整体救治时间由项目实施前的87.52分钟降低至40.76分钟,同比缩短了53.43%,为创伤患者争取了宝贵的生命救治时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中心的成立,将以多学科的专家团队、规范化的救治流程和全方位精准护理的为更多严重创伤病患带来生的希望。同时,姜保国强调创伤救治中心的成立对于医院的学科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科室越分越细,医生过于专注于‘点’而忽视了‘面’,这并不利于患者的救治,也不利于医师的技术提升。而创伤救治中心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可以让参与其中的各科室的医师得到更全面的提升。“姜保国表示,创伤救治中心的成立对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推动学科发展以及医师个人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