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CA19-9假阴性”胰腺癌?

  虞先濬教授团队首先证实通过FUT-3检测即可准确找到“CA19-9假阴性”亚群。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虞先濬教授团队关于“CA19-9假阴性”胰腺癌人群鉴定的相关研究在外科学领域排名第一、被誉为“外科学圣经”的《外科学年鉴》(《Annuals of Surgery》)上发表。

  糖类抗原19-9(CA19-9)是目前公认的在胰腺癌的筛查、诊断、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中最为重要的肿瘤标志物。这一抗原最早被单克隆抗体116NS19-9识别,并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因此命名为CA19-9。

  CA19-9水平的变化可以提示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血清中的正常值范围一般认为0-37U/ml。胰腺癌发生后,其术前血清水平可达1000U/ml及以上,术后CA19-9值可下降至正常水平。随访中,胰腺癌复发时CA19-9多再度升高,因此这一标志物可用于提示肿瘤复发。

  但CA19-9也有一定的缺陷,Lewis抗原(岩藻糖基转移酶)是CA19-9合成的关键酶,Lewis抗原阴性的个体无法正常分泌CA19-9。Lewis抗原阴性的个体临床上称为“CA19-9假阴性”个体,患者可能已经罹患胰腺癌,但CA19-9指标却无法提示,不能起到鉴别诊断及预测预后的作用。

  “CA19-9假阴性”胰腺癌患者的生物学特性如何?何种标志物可用于“CA19-9假阴性”胰腺癌的诊断、监测与随访?这不仅是很多患者的疑问,也是胰腺肿瘤专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难题。

  虞先濬教授团队通过对682例胰腺癌患者的基因测序,首先证实通过FUT-3检测即可准确找到“CA19-9假阴性”亚群;再进一步分析了该人群的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发现对于“CA19-9假阴性”的胰腺癌患者,可以利用糖类抗原CA125+CEA(癌胚抗原)鉴定此类肿瘤的恶性特征,并能准确预测这些患者的不良预后,提示该组人群因为具有很强的侵袭转移能力,所以适合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筛选。

  该研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目前临床上面对假阴性CA19-9患者诊断和预测的窘境,指导了进一步治疗策略的制定,研究结果2017年发表于外科学顶级杂志《Annals of Surgery》。

  该项研究优化了CA19-9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针对不同亚群的个体化治疗新策略,指导临床从原先单一的手术切除,逐步走向基于筛选和分型的有选择的个体化手术综合治疗 (新辅助治疗+根治性手术+术后辅助治疗),对提高胰腺癌手术综合治疗的疗效具有深远的意义。这项研究结果的发表反映了我院胰腺肿瘤研究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