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为什么要“眨眼睛”、“抽鼻子”、“耸肩”……专家说可能是压力太大了!

  

  最近,杭州钱女士发现自家孩子有些反常——经常动不动用力地眨眼、动嘴巴,像极了做“鬼脸”。

  “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故意的,说了几句也没太在意,后来看他一直没改,怕养成习惯,我和他爸爸就有些担心了。”钱女士坦言,因为急于纠正,她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严厉要求他改掉这种“挤眉弄眼”的不雅行为。

  可能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观察了2个礼拜,钱女士发现孩子非但没改,好像愈发严重了。在医院工作的小姐妹的建议下,钱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神经内科处咨询,经诊断为抽动症。

每逢大考前夕,来看抽动症的孩子特别多!

  专家介绍

  

  姓 名:高峰

  职 称:主任医师

  职 务:神经内科主任

  专业特长:对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神经遗传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下午,周四上午(滨江院区)

  “抽动症这个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但家长不要总想着去纠正。”浙大儿院神经内科高峰主任的话让钱女士一知半解,及时指出来有什么错呢?

  其实抽动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疾病,属于肌肉抽动性疾病,在国内的发病率约在5%,病因尚不明确,但和神经递质(多巴胺)太过兴奋有关,而越是盯着或者提醒孩子,孩子就越不自在,不自主动作就会越频繁。

  可以确定的是,心理因素虽然不是抽动症的直接原因,但却能诱发或者加重病情。

  在高主任的追问下,钱女士终于坦白,儿子虽然才上小学一年级,学校课业并不繁重,课外的兴趣班却有一堆——英语、奥数、练琴、游泳,特别是游泳,每天都得坚持,“家里就一个孩子,长辈们期望也比较高”。

  近一年中,钱女士经常发现孩子表现出厌倦,也不止一次听到“妈妈,我今天能不能休息”的请求。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孩子开始不自认地眨眼睛……

  “每逢大考前夕,就诊人次就会相对多一些,也有患儿家长到门诊咨询,说是感觉孩子的病情严重了。”高峰主任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当家长给孩子的要求变高时,患抽动症的小朋友往往症状会更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看电视、用电脑,看到兴奋、恐惧的画面也会加重抽动症。因此,患抽动症的小朋友还要注意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近60%的抽动症患儿会并发多动症

  现在门诊一天,高峰主任多则能接诊到20多个抽动症患儿,约占了门诊量的1/3,以学龄期前后的男孩为主,男女比例约为2:1。症状不一定是眨眼、做“鬼脸”,还有点头、挤眉、耸肩、清嗓、发出怪声,甚至说脏话、感到身体某一部分难受等。

  高主任说,抽动症本身对孩子身体的危害并不大,主要是容易造成心理问题以及合并并发症。据悉,近60%的抽动症患儿会并发多动症。

  “抽动症如果症状轻,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行为矫正;如果比较严重,最好辅助药物治疗。”在高主任看来,多进行户外锻炼和参加适量兴趣活动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家人也要多和孩子沟通,鼓励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交流。

  内容来源:浙江在线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给我们点个赞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