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 | 热评医疗焦点 共促健康中国(上)

  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富民强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不过改善民生健康并不容易,确切的说还是一场“持久战”,能否打好这场战役还关乎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两会期间医学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带着提案各抒己见,就医疗、医药和大健康等热门话题发表看法,如老龄化趋势的加重、饮食健康的失衡、医患关系的不和谐,以及慢性病患病率的走高、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和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虽然很多话题难觅新意,却关系着医患双方甚至全社会的根本利益,即使在两会结束后仍长时间占据着搜索头条。为此,记者走访了几位在两会上发言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跟大家一起分享“有意思”的提案。

  努力提高我国老年医学学科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 范利

  我国正面临着快速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未富先老、慢病高发已成常态,医疗服务需求日趋庞大。2015年我国老年人已达2.12亿人,预计2020年将达2.55亿。“老而缺医”的状况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年医学人才严重缺乏,还在于老年医学学科地位弱化,导致老年医学人才在院校招生、在校教育、毕业培训、继续教育、职称晋升等系列环节上环环脱节、处处薄弱,最终后果是急需的大量合格的老年医疗服务人员严重不足,加重专业发展萎缩,职业发展困难,产业发展黯淡,形成恶性循环。

  尽管2011年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老年医学”列为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但是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发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中把老年医学列在临床医学内科学(二级学科)下属的亚专科(三级学科),大大弱化了老年医学的学科地位,这不仅影响院校专业设置,也影响老年医院建设和老年科室设置,还在一定程度上拖后了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进程。

  提升老年医学学科地位势在必行,一方面适应老年医学学科特点和医学学科建设发展趋势,与我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原则相契合,长远看也符合国家健康战略规划要求。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提升老年医学学科地位,能够提供破解中国老年医疗困境的思路。殷切盼望国家重视高等医学院校和中等职业医疗卫生学校增设老年医学专业学位,也呼吁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修改201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尽快把老年医学恢复到“二级学科”的本来定位。

  老年医学的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做更多的努力和尝试:集合各方资源,建立国家级老年医学专科医疗机构建设模式;明确老年病专科医院和老年病专科建设与管理基本要求并以此为标准尽快规范各地老年病医院和老年病科建设;逐渐形成以老年医院或老年病科为中心,联合下游中长期照护基地如社区老年中心、养老院等,构成区域老年医疗服务网。

  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防治中的特色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 吴以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战略地位,使中医药蕴藏的原始性创新的战略资源转变为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优势,从而对我国社会与经济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维护人民健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医药法》指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应当遵守《中医药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病防治。

  世卫组织统计表明,慢性病发病率与当地防治体系的完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慢病防治体系逐步完善,慢病防治能力明显提升,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慢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以心血管病为例,患病率持续上升(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2.9亿),成为我国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2015年发表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指出,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估计我国约有1.14亿糖尿病患者及4.93亿糖尿病前期人群。北京协和医学院新近调查发现,85.6%的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病,57.0%的老年人至少有2种慢病,29.1%的老年人患有3种及以上慢病。慢性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导致人民负担日渐加重,进一步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已刻不容缓。

  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具有特色优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可以在慢病防治体系的预防、早期防治、急性期防治、康复治疗等多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从目前医疗行业的整体现状来看,中医药在医疗卫生体系慢病防治中发挥的作用并不乐观。中华中医药学会最近一项调研发现,在作为农村中医药“服务龙头”的县级中医院里,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只有41.6%,中医在县级中医院里反倒成了“少数派”,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这种状况应当尽快得到改善。

  聚力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郭玉芬

  老百姓看病就医是我国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广、最基础的医疗机构当属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的基层医疗机构,如能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强化县级医院重点、薄弱学科建设,必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近年来,甘肃省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力推行城乡居民分级诊疗,取得了一些成效。受益于党中央和省政府的关怀和资金支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县级医院和乡镇医院扎实开展分级诊疗,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并且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乡村和社区基本药物也全部实施零差价销售。

  不过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导致群众期待享受优质资源的愿望与现实不符,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学科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建设工作较薄弱;设施设备陈旧,医疗技术开展受限;历史欠账较多,政府投入相对不足。

  现实需求与实际困难并存的今天,迫切需要将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作为国家医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化部署、可持续推进、具体落到实处。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突破,补足短板,形成合力。重大工程推进项目包括硬件、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主要包括完善体系、信息化建设、必须的设施设备等。如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的投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建立化解县医院债务机制等;软件主要包括学科建设、人才使用和培养、绿色通道的建立等。如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对口支援队伍向中西部地区扩大,适当放宽中西部地区县级医院医师准入条件等。

  记者:Dave Lin 编辑:徐蕾

《全科医学论坛》2017年3月刊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