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国内ECMO第一人”率队救治急重症患者300余例

  他的团队救治了

  300余例重症患者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山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李斌飞

□ 林茹珠

ECMO是一门顶尖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它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在我省中山市,有一位医生,通过多年的努力,从一名普通的麻醉医生到ECMO技术团队“领头雁”,使许多传统技术诊断为死亡的患者在ECMO技术的急救下起死回生;他获得“国内ECMO第一人”的赞誉;从2001年至今,他的团队通过ECMO技术已救治300余例急重症患者;今年,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一科主任、主任医师李斌飞。

  

  1

  增强临床医生救治信心,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逾90%

李斌飞于1997年开始从事临床麻醉工作,他刻苦钻研临床难题,成功将ECMO(人工心肺)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多年来,他致力于将体外循环这一源于心脏外科的传统技术应用于临床危重急救领域,搭建ECMO绿色平台,挽救大量传统技术诊断为死亡的患者,在ECMO临床应用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促使ECMO 的临床应用得到持续发展。

据介绍,ECMO是一种支持性治疗手段,在患者心、肺功能衰竭的时候,可以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来避免身体其他重要器官因缺氧而导致不可逆的损害,给治疗基础疾病赢得机会和时间。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上已有将此项技术应用于治疗呼吸衰竭的案例,但经过上世纪末几十年的发展,在临床的应用,依然困难重重。

国内少数大型医疗中心开展此项技术,但实施起来并不乐观,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

李斌飞说,ECMO技术临床应用的艰难在于,使用此项技术的并发症、适应症等难以掌控,而且使用此技术的均是危重患者,与患者死亡率直接相关。但对于一些临床医生束手无策的危重患者,经过得当的ECMO治疗,能起死回生,的确令人振奋。

面对无助的患者和医生,在这个诱人的临床技术面前,李斌飞毅然选择力克难关。他从翻译国外相关ECMO技术资料开始,到引进相关设备技术,一步一步探索,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就扎扎实实自己钻研。

从2001 年他成功开展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例ECMO以来,中山市人民医院的ECMO 治疗团队,在他的领导下,创造了无数个大陆地区“第一”:2002 年第一例 ECMO成功治疗重症心肌炎,2003年中国第一届ECMO 研讨会,2005年第一例ECMO 治疗心梗后心脏骤停,第一例ECMO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

这些看似第一次成功的“偶然”,后续接连诞生很多“必然”。ECMO技术在中山市人民医院的临床实践,拯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让很多对危重患者束手无策的临床医生增强了信心,实现抢救成功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

李斌飞正在为病人进行术前麻醉 中山市人民医院 供图

李斌飞在临床实践成功的基础上,不断科研创新,研究总结ECMO的临床指征、病种适应症、操作技术、并发症和预后效果等等,形成系统的临床实践指南,硕果累累。他参与省市科研立项20项,主持市级科研立项2项,先后获中山市科研进步奖6次,受国内知名专家邀请参与我国第一部《ECMO——体外膜肺氧合》专业著作的编写,发表科研论文118篇,获得“国内ECMO第一人”的赞誉。

  2

  提供强劲技术支持,14个小时空中救援西藏深度昏迷患者

作为管理者,李斌飞管理的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集体,倡导以人为本的麻醉理念,先后成立多个麻醉学专业组,以更加精细的麻醉技术及人文关怀为患者服务。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率先在国内建立以麻醉科为核心,血管外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等组成的ECMO团队。他带领其ECMO团队,与多学科合作,先后将该技术应用于新生儿疾病、器官移植、禽流感治疗等领域,不断探索拓宽应用领域,开创众多新的病种适应症,挽救大量濒临死亡的患者生命,ECMO治疗技术保持国内领先。重症心肌炎、心跳骤停、心脏手术后低心排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救治效果得到国内同行认可。

据了解,ECMO技术是代表一个医院危重症急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ECMO技术在临床医学取得成功的同时,也预示着肩负急救医学的重任。

在李斌飞的倡导下,该院搭建ECMO绿色平台,将成熟的ECMO技术普惠大众,建立培训团队,与同行分享。从2004年第一次外出抢救以来,他的ECMO 团队先后走进广州、北京、湖南、湖北等内地20多个省市,逐步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区域性ECMO 城市间救助体系和生命连接通道。

在他的ECMO团队技术支持下,中山市人民医院作为首家在中国开展ECMO临床应用的医院,与深圳金鹿航空救援服务有限公司达成ECMO航空转运合作协议,在重症患者救治服务地域覆盖能力上实现巨大的飞跃,把自身的服务能力和触角延伸到海内外其他地区,将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从地面向空中延伸。去年8月30日,通过该空中通道,历经14小时,该院成功将一名深度昏迷的呼吸衰竭患者从西藏阿里转运至北京治疗,创造危重患者生命转运跨越最长距离、最长时间的纪录。

从医二十年, 李斌飞时刻想着他的患者。当看到不少患者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时,他积极想办法,用个人和朋友圈的力量,向社会群体发出倡议,协助成立中山市“慈爱基金”,寻求企业家和慈善人士筹措善款,帮扶医疗费用支付困难的患者。

面对荣誉,李斌飞说,他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仍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热爱他的专业和患者,默默做自己的事,很值得。

(作者单位:中山市人民医院宣教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